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0例脑电地形图(BEAM)进行检查,并与40例无脑部疾病、无酗酒史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脑电地形图异常率为25%,伴随脑电图(EEG)轻度异常率22.5%。为研究酒精中毒患者大脑损害程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0例我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作脑电地形图检查分析,分别对正常组与异常组进行对照,选择100病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分别1-5年时间不等,临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症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的精神分裂症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74例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脑电地形图(BEAM)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占33.8%的患者,脑电地形图出现阳性结果,这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电生理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证实了脑电地形图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桐  温天明 《华西医学》1997,12(4):448-449
对78例糖尿病进行了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结果表明BEAM异常率为60.3%较对照组BEAM异常率8%明显增高,并与糖尿病得的血糖和果糖胺水平增高有明显相关性,且78例患者BEAM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这与糖尿病代谢紊乱及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103例神经衰弱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平 《中国康复》2006,21(2):95-95
神经衰弱患者103例,男51例,女52例;年龄11-51岁,平均31岁;病程1个月-5年,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5版,TCD-9)和美国精神疾病怫会诊断统计手册标准,临床表现为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手脚发热或颤抖及情绪激动或改变等一系列植物神经症状等。103例患者均采用TM3500型脑电地形图诊断系统按国际10%-20%标准导联,高频滤波30Hz,低频滤波1.0Hz,分析时间300s,采样点512个,于过度换气前后分别取脑电样本转换成α、β、σ、θ4个频带的平均功率谱图,同时观察原始脑电图。  相似文献   

6.
108例脑血管病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0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BEAM,男79例,女29例,平均年龄59.14±8.88岁.于发病1~7天内检查,部分病例在病后30~40天复查.全部病例经头CT扫描证实,其中脑出血62例,脑梗塞46例.其BEAM阳性率明显优于常规EEG(经卡方检验表明BEAM阳性率明显高于EEG,脑出血P<0.01、脑梗塞P<0.05).对缺血性脑梗塞早期的发现,有时先于头颅CT扫描,弥补了头颅CT扫描不能显示大脑功能变化的不足,两者结合能提高临床早期诊断阳性率,也可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氯氮平抗精神病作用强、起效快、锥体外系副作用少,但此药可引起脑电地形图(BEAM)的改变。通过对5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氯氮平治疗后BEAM的改变情况做一分析,发现BEAM的异常情况与氯氮平的疗效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孙文娟  候玉枝 《临床医学》1990,10(4):168-168
我院小儿科自1989年9月~1989年10月先后对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病脑)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发现 BEAM 对病脑的诊断,观察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判定有很大帮助。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0例。住院病人16例,门诊  相似文献   

10.
11.
杨晓玲 《护理学报》2007,14(7):58-59
分析2005年1月-2007年3月9例产前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产妇分娩中存在的问题有:不易沟通;不合作;角色转换困难、产后母性意识缺乏;原有的精神障碍症状加重;产后尿潴留,生活不能自理.通过分析精神障碍产妇分娩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特殊困难,采取减少心理应激、增加安全感、亲人陪伴分娩、心理诱导、协助哺乳、注意新生儿安全、镇痛护理、严密观察产后精神症状等护理措施,9例精神障碍的产妇均自然分娩且母子平安.  相似文献   

12.
吴艳琼 《中国康复》1992,7(3):136-137
作者对22例患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进行了1年随访,发现这些病人预后不同,提示气功作为导致精神疾病的原因,对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亲属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18名病人陪护亲属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测试,采用WJ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干预前,218名病人亲属的SCL-90的阳性症状均分和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高于常模(P〈0.01);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创伤应激障碍病人的亲属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其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麻痹性痴呆均以精神症状为首发,多表现为精神病性症状、类躁狂、抑郁、类神经症、人格的改变及进行性痴呆等不典型症状群,本研究显示误诊率高达71.4%,误诊例次率以精神分裂症最高(47.3%),其次为躁狂症或躁狂状态(37.5%)。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改善精神症状,青霉素驱梅能阻止病情进展使病情得到缓解,两者缺一不可。结论: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麻痹性痴呆均以精神症状为首发且症状不典型而易被误诊,早期鉴别诊断十分重要,抗精神病药物和青霉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15.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eople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re at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such as depression,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uicidality, psychosis,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These conditions can negatively impact the patient’s treatment options, adherence to treatment, and eventual health outcome. Unfortunately, these conditions often go undetected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ease unrecognized. Primary care providers for people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need to screen and manage these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for improve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家庭支持状况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0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家庭支持状况的调查,采用逐步聚类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精神病患者家庭中,对患者比较支持者占22%,一般支持者占54%,支持较差者占24%.影响支持的首要因素为家庭认为患者有无危险性,其后依次为家庭对患者病情了解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态度,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患者在家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特点,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男性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方式、次数、疾病的类别和病期、刑期、罪型、既往自杀史、自杀原因等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自杀方式为撞头撞墙16例次、吞服异物7例次、咬手咬舌5例次、割腕割脖3例次、自缢3例次。其中抑郁症16例,占52%;反应性精神病(拘禁性精神障碍)6例,占19%;精神分裂症3例,占9%;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占9%;其他3例,占9%。刑期5年以下6例,占19%;5~10年7例,占23%;10年以上11例,占36%;无期徒刑2例,占6%;死刑缓期执行5例,占16%。暴力型罪18例,占58%;财产型罪6例,占19%;运输贩卖毒品罪2例,占7%;性型罪2例,占7%;其他3例占9%。入院前,在监狱服刑期间有割腕自杀史6例次、刺腹自杀史4例次、吞服异物史5例次、撞头撞墙撞玻璃史6例次、触电源史2例次、藏药史1例次、咬手史1例次、自缢史1例次。结论服刑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具有冲动性、威协性、情绪性,做好风险的评估,细心观察、重点防范,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做好心理护理,可有效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方法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对148 例符合ICD-10 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普遍存在,涉及多个维度。各维度影响达中度以上的分别为家庭关系(51%)、家庭娱乐活动(50%)、家庭日常活动(45%)、经济负担(43%)、家庭成员心理健康(36%)、家庭成员身体健康(32%)。年轻、自费及无个人收入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更重。结论提示需制定综合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效减轻照顾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危机干预预防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再次自杀的作用。方法将2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按原来的服药要求进行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危机干预治疗。入院时及出院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有自杀观念和再次自杀的人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危机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治疗依从性,消除自杀观念,预防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患者再次自杀。  相似文献   

20.
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识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又分为术后意识障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术后反应性精神病。随着肝移植患者的日益增多,肝移植术后精神障碍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此类患者往往因精神异常不配合治疗,而影响肝移植围术期的处理,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且易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导致移植失败。本文就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