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12例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所致的瞳孔阻滞,旨在探讨其病因、病程及虹膜周边切除术对预防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作用。 1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眼于术后6天到14个月发生瞳孔阻滞。患者均有浅前房,虹膜膨隆,人工晶体与虹膜相贴,致房角阻塞。眼  相似文献   

2.
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3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3例自内障分别为外伤性,并发性,老年性(青光眼术后)。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同期人工晶体植入后2~3周因前房纤维蛋白渗出阻塞瞳孔,虹膜与周边晶体囊膜粘连,导致瞳孔阻滞,眼压升高。3例均经YAG激光或周边虹膜切除治愈。讨论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者等于1987年10月至1991年9月对223例人工晶体植入眼及无晶体眼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者施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或更换人工晶体。全部患者的晶体后囊膜已破裂并无足够的支撑力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其中109例施行了开袢式(open-loop)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14例施行了经巩膜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据一些学者报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开袢式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前房角的损伤,引起青光眼及进行性角膜内皮细胞减少等。而经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且比经虹膜缝线固定法有其优点如下;(1)虹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后,瞳孔散大受影响,而经巩膜  相似文献   

4.
一期后房型限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如意外地发生后囊膜破裂、晶体小带撕裂或玻璃体脱出以及某些外伤性白内障或晶体脱位术后仍可植入后房型眼内人工晶体,但为使人工晶体安全稳固地到位,常需固定术[‘-‘]。1991年以来,我们应用本文介绍的单线固定技术,为24例外伤性白内障、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及外伤性晶体脱位患者做了巩膜一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3~48岁。24眼中23眼有程度不等的玻璃体脱出。虹膜完整18眼,虹膜缺损6眼。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1眼。Th期值入…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综述了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由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刺激及机械性损伤眼内组织,虹膜睫状体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色素播散,人工晶体表面出现各种类型的细胞及沉着物。渗出到房水中的巨噬细胞附着于人工晶体表面成为细胞反应的主体。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久即在其表面形成蛋白膜,最后变成坚实的纤维膜。由于术后炎症,昌体上皮增生或虹膜基质及肌纤维肉芽增生而引起虹膜后粘连和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997年5月至2000年8月收住青光眼病区的恶性青光眼病人16例,其中14例发生在小梁切除术后,1例发生了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1例直接发生恶性青光眼,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先后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有14例加后房型折又形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所有16例恶性青光眼病人均治愈,眼压得到有效控制,前房恢复正常深度,视力提高,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可作为恶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前房型人工晶体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36例36只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均植入双侧“S”型弹性袢,术后观察平均5.5个月,患者无主诉眼痛发生,强调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常规行虹膜周边切除,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植入路径短,操作在虹膜前,可见度广,操作简单容易,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失败的补救措施,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21例外伤性白内障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手术后无晶体眼10例,作了Ⅱ期植入,后房型6例,前房型4例;其中11例作了Ⅰ期植入,后房型9例,前房型2例.89.5%的患者获得0.5以上的矫正视力.重点描述了如何处理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虹膜粘连,虹膜根部离断,无晶体眼等。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前后的房角镜观察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杨丽霞,高建华据文献报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发生房角结构的改变,如虹膜周边前粘连、色素层受损、房角色素沉着等,甚至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我们从1994年2月始对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36例病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植入人工晶体位置观察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宋维贤  杨文利  周军 《眼科》1999,8(1):17-19
目的:了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在眼内确切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超高频超声波-超声生物显微对40例前房型,后房型和睫状沟缝线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位置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房型人工晶体位置对称,襻与房角间无直接接触,但亦可见1例人工晶体襻将周边虹膜推顶,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最为理想;睫状沟缝合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置大多缝合固定位置在睫状沟后,且位置多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由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刺激及机械性损伤眼内组织,虹膜睫状体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色素播散,人工晶体表面出现各种类型的细胞及沉着物。渗出到房水中的巨噬细胞附着于人工晶体表面成为细胞反应的主体。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久即在其表面形成蛋白膜,最后变成坚实的纤维膜。由于术后炎症,晶体上皮增生或虹膜基质及肌纤维肉芽增生而引起虹膜后粘连和瞳孔变形。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概括了预防和处理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措施及今后尚需探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1例植入较大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引起恶性青光眼病例。女,74岁。右眼有弱视病史。1988年2月,左眼顺利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并植入7mm视区部分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前左眼轴长21.7mm,手术时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第5天,左眼前房变浅,眼压42mmHg,虹膜缺损看不清,诊断为人工晶体性瞳孔阻滞,并试图用氩激光虹膜切除,但未能切开虹膜,故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兔眼虹膜和睫状体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探讨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方法青紫蓝兔27只,分为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组;晶体囊外摘除组;正常对照组。术后1、7、14天分别切取每个眼球的虹膜和睫状体,光镜观察虹膜、睫状体及晶体囊膜的病理变化,计数炎性细胞。采用SAS软件包,对统计资料做方差分析。结果眼内炎症反应的早期为急性炎症和渗出性改变,中期为亚急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后期炎症趋向慢性化,出现纤维化改变,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各类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高于单纯晶体囊外摘除组(P<0.01)。结论术后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除了巨噬细胞,还可见多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提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能发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恶性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手术方式、术后视力、眼压情况。结果 17例患者(17眼)中,12眼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其中6眼于术后0.5月~10个月病情复发,经分别或联合行激光后囊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甚至房水引流管植入、睫状体光凝术后才得以缓解。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未见病情复发。患者的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得到控制。结论 单纯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早期或药物治疗能部分缓解的恶性青光眼有效;对弥漫性房角关闭、周边虹膜前粘连的顽固病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为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几乎没有瞳孔阻滞的危险,但少数病例因术后炎症、虹膜粘连等仍然发生瞳孔阻滞.为了预防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从1991年9月至1994年9月在不做虹膜周边切除,术后球旁注射5-Fu、地塞米松的情况下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9例(41眼),未发生1例瞳孔阻滞性青光眼,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39例(41眼)中男32例,女7例.右眼23眼,左眼18眼.年龄最小7岁,最大80岁,平均60.5岁.老年性白内障18眼,外伤性白内障19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自发性晶体全脱位1眼.术后视力<0.1者8眼,0.1~0.2者4眼,≥0.5者16眼,≥1.0者12眼,年幼患聋哑症无法检查者1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式: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8眼;白内障囊内摘除联合巩膜缝线固定术3眼;37例(39眼)为Ⅰ期植入,2眼为Ⅱ期植入.人工晶体均为襻前倾10°的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曾有报道白内障术后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致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或恶性青光眼。Van Buskirk业已证明用氩激光作虹膜切除术对人工晶体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Epstein等曾提出用钕-YAG激光治疗无晶体性或人工晶体性恶性青光眼。本文作者同意他们的治疗方法。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8岁。1981年8月,右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并植入一Binkhorst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选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后囊不存在时,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抑或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方法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6例(86只眼),其中前房型人工晶体(新型弹性开放襻)植入56例,Ⅰ期植入29例,Ⅱ期植入27例;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大C型襻,两根缝线睫状沟固定)30例,Ⅰ期植入14例,Ⅱ期植入16例。结果术后随访1~42个月。矫正视力≥0.5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40例,占71.4%;缝线固定组27例,占90.0%。矫正视力≥1.0者,前房型人工晶体组22例,占39.3%;缝线固定组14例,占46.7%。结论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和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均不失为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但前房型人工晶体适用于年龄较大、眼前段(角膜、虹膜和前房角)条件较好,而眼后段(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差者;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则适用于年龄较小、眼前段条件较差而眼后段条件较好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进展和经验的积累,使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适应症不断扩大,以前列为禁忌症的,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现在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接受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但是,对伴有悬韧带损伤的外伤性半脱位白内障,由于担心术中玻璃体脱出及人工晶体脱位,是否要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遇到的一例外伤性半脱位白内障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16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炎性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患儿,年龄为3~8岁。均未行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经药物治疗,并在眼压开始控制一周后成功地进行了YAG激光虹膜切除术。眼压未能控制的3只眼进行了必要的小梁切除术。其中2眼有不可逆的青光眼性视力损害。 16例中,14例采用聚丙烯支架的人工晶  相似文献   

20.
3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辽宁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吕绍成,苏红霞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较前房型和虹膜夹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明显优点,但仍有不少情况下无法按常规施行该手术。如:晶体取内摘除术后,预期醒外手术中后囊膜的破裂或晶体小带大范围的松解,以及一些外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