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结肠癌及其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在110例结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的表达,分析IDO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DO在结肠癌原发灶的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相似,其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和5年生存率无关.在无转移的区域淋巴结中,IDO主要表达于树突样细胞,区域淋巴结强表达IDO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31.8%).结论:在结肠癌细胞转移到区域淋巴结前,区域淋巴结中IDO的表达已使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为肿瘤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肿瘤细胞是否表达IDO并不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E—cad)和β连环素(β—cat)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β—cat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3.46%和4.94%.原发灶中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高中分化病例.转移灶中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灶(45.68%比28.40%,P〈O.01),尤其是管状腺癌;原发灶中β—cat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E—cad的表达强度在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管状腺癌和高中分化病例。[结论]低表达E—cad和β—cat及异位表达β—cat的结肠癌细胞可能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更易于发生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主要针对淋巴结转移灶,但转移灶中肿瘤细胞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异质性是影响化疗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有关食管鳞癌MDR的研究多限于肿瘤原发灶,其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MDR是否存在异质性鲜见报道。本研究探讨MDR相关蛋白在食管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及意义。方法:对54例食管胸段鳞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灶分别进行MDR相关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LRP)、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甘酸合成酶(T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同一患者MDR相关蛋白在肿瘤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和耐药的差异,分析其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肿瘤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LRP、P-gp、TS、TOPO-Ⅱ、GST-π表达和耐药不一致率分别为63.0%和26.9%、42.6%和22.2%、48.1%和25.9%、50.0%和29.6%、18.5%和1.9%。LRP在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其余4种蛋白在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没有差异,GST-π在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均表达。MDR相关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食管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存在MDR的异质性现象。对淋巴结转移灶检测MDR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指导食管鳞癌术后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与肺癌的关系,为使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CAR的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患者CAR mRNA及CAR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CAR表达,癌旁组织中可见少量的CAR表达。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CAR阳性表达比率分别为43%和70%,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同时,腺癌中CAR的表达也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RT-PCR和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   结论   肺癌中CAR过表达,在腺癌中尤为明显,提示CAR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这可能对基因治疗肺癌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谦  潘毅  李君文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0):1150-1153
目的:初步探讨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与人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设计腺病毒载体对肺癌进行基因治疗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2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65例,腺癌47例)组织中CAR的表达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SPSS10.0软件)分析CAR的表达在鳞状细胞癌、腺癌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有否差异。结果:正常肺组织中仅有少量CAR的表达。两类型肺癌分别与癌旁组织CAR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鳞状细胞癌中CAR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提高34.75%,在腺癌中CAR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提高38.30%。其中,鳞状细胞癌的CAR阳性率为43.08%,腺癌的阳性率为70.21%,两类型肺癌间CAR表达的阳性率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AR的表达在肺鳞状细胞癌不同组织学分级中(Ⅰ~Ⅲ级)的差别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我们发现在肺腺癌中所包含的细支气管肺泡癌部分几乎都有CAR的表达。结论:肺癌组织(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AR的表达普遍提高,提示CAR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并且与肺腺癌的形成及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为进一步实现用腺病毒载体对肺癌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HER2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40例,其中淋巴结转移94例.采集胃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方法检测3种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40例胃癌原发灶组织中HER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HER2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HER2蛋白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94例淋巴结转移灶和对应的胃癌原发灶中HER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HER2表达一致率为89.4%,两类标本HER2表达状态具有一致性(Z=6.386,P<0.001).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HER2的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患者在不能获取原发病灶的情况下,检测转移灶中HER-2可能为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nm23-H1(non—metastatic cloneNo.23)、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2例鼻咽癌患者自身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nm23-H1、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nm23-H1阳性表达率(17/22,77.3%)低于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8/22,81.8%),但未见显著性(P〉0.05);MMP-9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癌细胞阳性表达率(19/22,86.4%)高于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3/22,59.1%),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灶与转移灶中nm23-H1呈正相关,转移癌组织中nm23-H1和MMP-9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个重要因素。MMP-9在鼻咽癌组织其表达强度可能与鼻咽癌病期进展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转移性淋巴结COX-2和P-gp及Survivin表达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OX-2、P-gp及Survivin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45例伴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手术标本的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进行COX-2、P-gp、Survivin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OX-2、P-gp及Survivin在原发灶中强表达率分别为48.9%、64.4%和62.2%;3种蛋白在转移灶中强表达率分别为71.1%、80.0%和66.7%。COX-2、P-gp在转移灶中的表达高于原发灶(χ2分别为5.556和4.455,P分别为0.018和0.035);COX-2、P-gp在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s分别为0.392 8和0.652 4,P分别为0.008和<0.000 1)。在原发灶中,COX-2与Survivin间表达强度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s=0.688 6,P<0.000 1);在转移灶中,COX-2与P-gp之间表达强度具有正相关性(rs=0.319 9,P=0.032)。结论: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P-gp及Survivin的检测反映出肿瘤在转移过程中的异质性,对肿瘤多药耐药性的...  相似文献   

9.
口腔鳞癌组织中Kail基因、NF-kappaB/p50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Kail基因、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进程巾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Kail基因、NF—kappaB/p50在67例口腔鳞癌、28例淋巴结转移灶及23例口腔黏膜白斑、12例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ail基因、NF—kappaB/p5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口腔黏膜100%、0%;口腔黏膜白斑(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86.9%、4.4%;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59.0%、12.8%;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原发灶28.6%、57.1%;淋巴结转移灶7.14%、82.1%。有转移的原发灶组较无转移组中Kail基因的表达明显减低,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又比相对应的原发灶组中的表达进一步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9,P=0.0138;Χ^2=4.3826,P=0.0363)。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相比较,NF—kappaB/p50在细胞质、胞核中的表达明显增高(Χ^2=14.8787,P=0.0001);而其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进一步增高(Χ^2=4.1388,P=0.0419)。Kail/CD82、NF—kappaB/p50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345,P=0.0000)。二者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块的大小、癌组织浸润的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Kail基因表达下调、NF—kappaB的表达增高很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转移,Kail基因的表达减低可能与NF—kappa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在原发性胃癌、癌旁及其对应转移灶中表达情况,及与胃癌临床参数特别是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SG101蛋白在67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及其中28例转移灶中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转移及非转移性胃癌原发灶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在所有67例原发灶与28例转移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TSG101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P〈0.05);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与其分化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灶(P〈0.05)。结论:TSG10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及转移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MicroRNAs是一类19~25 bp内源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靶向抑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本文旨在探讨miR-222与甲基结合结构域蛋白2(methyl-CpG binding domain protein 2,MBD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6月结肠癌患者手术标本76例,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2、MBD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76例结肠癌组织中miR-222阳性表达率为92.1%,与癌旁对照组28.9%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密度值检测发现,miR-222的表达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演进而增加,且结肠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miR-22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76例结肠癌组织中MB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9.7%,与癌旁对照组81.6%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密度值检测发现,MBD2的表达随着结肠癌临床分期的演进而下调,结肠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MBD2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22表达与MBD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表达的miR-222可通过靶向抑制MBD2的表达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miR-222及MBD2可成为结肠癌治疗、预后判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 (C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ung cancer. To optimize adenovirus vector-based gene therapy.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AR in 112 cases of lung cancer was examin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RESULTS :lhere is a little expression of CAR in normal lung tissue. Compared with paraneoplastic epithelial tissue of the lung, the expression of CAR is generally up-regulated in tumor tissues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 ference (P〈0.01). The positive rate of CAR expression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43.1%, and in adenocarcinoma 70.2%,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ates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mpared to the paraneoplastic tissues, the difference in CAR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35.4% f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38.3% for adenocarcinoma. But the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CAR was at a high level in the bronchioalveolar carcinomas as 80.4% were CAR positive.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pecially high expression of CAR in adenocarcinomas. CONCLUSION CAR is expressed in human lungs at a low level and up-regulated in the tumor tissues,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denocarcinoma and CAR.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basis for planning a regimen of gene therapy using an adenovirus vector,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WT1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结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WT1、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甲磺酸阿帕替疗效的关系。结果:WT1及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同时,WT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WT1、VEGF阳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优于阴性组(P<0.05)。结论:WT1、VEGF的高表达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共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WT1、VEGF阳性表达可作为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的生物学参考靶标,同时提示以WT1为靶点进行基因治疗,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缺失基因DLC-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60例肝癌中DLC-1的表达水平,观察评估DLC-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6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DLC-1高表达38例,癌旁组织高表达5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癌分期越高,DLC-1 mRNA表达越低(P=0.008)。有淋巴结转移者DLC-1 mRNA表达也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12)。结论:缺失基因DLC-1与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及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uo SP  Zhai YQ  Wang WL  Ma FC 《癌症》2002,21(6):582-589
背景与目的: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0q23,它的缺失和突变可能构成一个新的信号转导途径,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普遍相关,资料报道。肾细胞癌有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和突变。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本实验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5例正常肾组织和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的分布形式无明显差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呈PTEN蛋白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程度较强,肾小球无PTEN蛋白的表达。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不同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12.5%,呈PTEN蛋白阴性,17.5%呈弱阳性,70%呈阳性或强阳性,PTEN蛋白阴性,弱阳性和阳性的肾细胞癌,肾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0%,51.74%,10.71%,PTEN蛋白阴性和弱阳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与PTEN阳性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肾细胞癌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异常,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抑癌基因PTEN是肾细胞癌的一种新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7.
贾宗良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9):1098-1100
目的:阐明nm23基因产物在结肠癌中表达意义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53例结肠癌中nm23基因产物表达。结果:53例结肠癌病例中nm23基因表达阴性29例占54.7%,阳性24例占36.3%。29例阴性表达病例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3例占79.3%,5年生存率为31.0%(9/29)。低表达的37例均属于C2、D期。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占36例。提示nm23基因的低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局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系。而与肿瘤的大小、部位无关。结论:检测结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表达可预测肿瘤的转移、复发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组织HIF-1α和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肠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5例结肠癌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HIF-1α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4.2%,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C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3.7%,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而与肿瘤大小、患者性别、年龄无关。HIF-1α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结肠癌中HIF-1α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1和抑癌基因PTE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B7-H1和PTEN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结肠癌组织、20例腺瘤性息肉组织、28例慢性炎症组织中B7-H1和PTEN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7-H1分子在结肠癌组织、腺瘤性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6%(38/46)、20.0%(4/20)、21.4%(6/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未见相关(P〉0.05)。PTEN分子在结肠癌组织中、腺瘤性息肉及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4.3%(25/46)、75.0%(15/20)、78.6%(22/28),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癌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B7-H1和PTEN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未见负相关性,但临床数据提示二者的表达率呈相反趋势。结论:B7-H1高表达、PTEN低表达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