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市生活饮用水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某市生活饮用水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和小鼠肝原代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分别对某市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有机浓集物的诱变性进行检测。结果出厂水和末梢管网水的Ames试验于试样浓度为3.0L/皿时才表现为阳性结果,而肝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在水样量为0.1L时就出现明显的阳性结果(与阴性对照比较,P<0.01),后者的浓度比前者低30倍。水源水的Ames试验于试样浓度为6.0L/皿时仍表现为阴性结果,而原代肝细胞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在水样量为0.5L时就出现明显的阳性结果。结论Ames试验只检测出氯化消毒后饮用水的致突变阳性,而单细胞凝胶电泳能同时检测出水源水和氯化消毒后饮用水的致突变阳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消毒方法对自来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不同消毒方法对自来水中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的影响 ,为合理选择水处理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采用液氯、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的水厂各 1家 ,于消毒前、后采水样各 1份以 10 ,2 0和 30 L/皿浓度进行 TA98- S9的 Ames试验。结果 液氯和二氧化氯消毒水样 MR值上升 ,液氯消毒后水样在 2 0和 30 L/皿时 MR>2且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r=0 .987,P<0 .0 5 ) ;二氧化氯消毒后水样在 10~ 30 L/皿时 MR>2 ,且有剂量 -反应关系 (r=0 .992 ,P<0 .0 5 ) ;臭氧消毒前后各剂量组 MR均 >2 ,无剂量 -反应关系 ,MR值消毒后较消毒前有所下降。结论 二氧化氯消毒能增强水样的有机浓集物的致变性 ,其次为液氯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贮水箱提供的自来水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Ames试验观察了不同类型贮水设备对所贮存自来水的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来源的供水经不同贮水设备提供的水样,其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呈现一定的差异。大型水泥贮水箱提供的水与出厂水一样,致突变性最强;涂有机玻璃及环氧树脂内衬的水箱和有机玻璃钢板水箱供水的致突变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提出了一套以Ames试验为指标,与硅胶柱层和HPLC化学技术相结合,从饮用水中分离有机致突变活动活性组份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从哈尔滨市饮用水中分离出有机活性组份Y-E-2,其在水中含量为16μg/L,重量比活性为588rev/mg(TA98菌株)和1687rev./mg(TA100菌株)。 相似文献
5.
饮水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饮水有机物浓集流速及加氯量对致突变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饮水有机物浓集流速控制在每分钟2倍树脂柱床体积时,可获得最佳致突变效果。当加氯量≥20mg/L时,对TA98±S9和TA100—S9菌株有致突变活性,≤2mg/L时对TA98±S9和TA100±S9菌株无致突变活性。为最大限度减少致突变效应,在净水过程中保证流行病学安全前提下,减少加氯量和加氯次数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介绍了在Ames致突变试验指引下,研究、拟定分离某市自来水中非挥发性致突变组分方法。方法由大孔树脂XAD-2吸附浓集,选择性有机溶剂洗脱。溶解度分组,凝胶色谱LH-20分离,以及硅胶分组等方法组成。最后从某市饮水中分离出一个比活性为585回变菌落数/皿(TA98),水中浓度约为40μg/L的重要致突变组分A-A。测试了它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分布、元素组成、光谱、色谱等数据)研究它与重要氧化剂、还原剂反应对活性影响。根据分离结果,提出一个简易检测某市饮水中致突变活性大小的化学方法。该方法经一年验证,证明其对饮水中致突变性及原水中污染程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开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及我系统的近几年研究均证实氯化消毒后的饮用水有致突变/致癌作用。人们曾试图去除这些微量有机污染物,但尚未获得良策。鉴于这些有机物中有一些是低沸点挥发成分,加热可以去除,人们又多饮开水,因此我们作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庆林源地下水(厂内水与厂外水)相应的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及其净化效果。方法经吸附处理后的有机浓集物进行Ames试验的非代谢活化平板掺入法实验(-S9)和代谢活化平板掺入法实验(+S9)。净化处理采用颗粒活性炭过滤。结果净化前:在-S9的条件下,2种水样对TA98均有诱变性,以厂内水为强,对TA100仅有轻微的致突变作用;在+S9的的条件下,2种水样均使TA98菌株诱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复突变菌落数之比(MR)〉2的最低剂量为1L/皿,对TA100菌株为阴性结果。净化后:在-S9条件下,厂内、厂外水基本都呈阴性结果,只有在最高剂量下MR值才大于2;加S9后,厂内、厂外水都呈阴性结果。结论在厂内水和厂外水中,存在有致突变性的直接致突变物和间接致突变物。净化处理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2008年1月份对武汉市长江、汉江(水厂的)水源水及其出厂水和末稍水中的有机浓缩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方法采用Ames试验。结果各水样中的致突变物主要为移码突变型,汉江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大于长江水,有明显的差别。各水样中的碱基移码型的直接致突变物高于间接致突变物。结论长江、汉江水源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出厂水和末稍水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2019年不同水文期X市汉江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强度水平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常规水处理工艺与管网输送对此趋势的影响。方法应用XAD-2大孔树脂富集汉江流域X城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的有机物,经洗脱、浓缩、干燥制得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干品,运用Ames试验检测并比较各水样中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在0.5~4.0 L/皿的测试浓度范围内,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的NOCs对TA98(±S9)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MR值>2),在加S9后致突变性降低(MR值降低);其余水样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平水期出厂水、末梢水的NOCs仅对TA98(-S9)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在加S9后致突变性降低;其余水样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丰水期时,除汉江出厂水外,其他水样对TA98(±S9)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各水文期各水样NOCs对TA100(±S9)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出现阳性结果时的最低水样量为1.0 L/皿。结论2019年X市的汉江供水水体(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Ames试验呈阳性时的水质属于中度污染。致突变性强度依次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源水经自来水厂消毒处理后,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增强,但经过管网后有所降低。水样中非挥发性有机致突变物的作用类型主要为移码突变型。 相似文献
13.
14.
15.
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以东湖为源水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对东湖源水不同水文期 (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 )的自来水中有机提取物所引起的Hela细胞DNA损伤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1)不同有机提取物剂量组 (5 0 ,10 0 ,2 0 0 ,4 0 0ml/2 5ml培养瓶 )引起Hela细胞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呈剂量 -反应关系 (P <0 0 5 )。 (2 )不同水文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DNA损伤作用不同 ,总趋势是平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结论 以东湖为源水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细胞DNA有断裂损伤作用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环境水质的监测以及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致癌及致突变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来水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及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对自来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检测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采集某市3个自来水厂出厂水(A、B、C)和对照水样(D),XAD-2树脂富集自来水样中的痕量有机物,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检测分析;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 es试验)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本次试验累计检出痕量有机物335种,其中EPA(美国环保署)优先污染物10余种,致癌、致畸、致突变20余种。A水厂出厂水在第一次Ames试验中TA98和TA100在不加S9时呈阳性(MR>2);A、B、C水厂出厂水在第二次试验中呈可疑阳性(±),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对照水样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GC/MS联用分析、Ames试验联合运用是研究水中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浊度的原水、自来水、加入不同浓度的活性炭处理后的自来水水样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进行了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 (UDS)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自来水、加活性炭 5、10、15mg L处理组以及各种浊度的原水水样有机提取物UDS试验均呈阳性结果 ,且每组随加入水样体积增高而出现CPM值上升。水样致突变性随浊度升高而增强 ,自来水致突变性高于原水 ,自来水加活性炭 2 0mg L处理后未检出程序外DNA合成。通过加强混凝沉淀、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等常规水处理工艺 ,可以降低或消除自来水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中氟化物的浓度水平,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价初步评估其对成人及儿童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度。方法 对2017年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中氟化物的浓度进行调查,并利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为0.13~0.35 mg/L,均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范围内,所致成人和儿童健康风险分别为1.32×10-9/a和1.59×10-9/a,均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度5×10-5/a。结论 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中氟化物浓度较低,应在各城区及时开展儿童龋齿患病率的监测,注意预防儿童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Meyer G Neubauer B Schepers B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2007,17(2):157-159
The crew of a container vessel detected an aromatic odor of the tap water that was produced on board. As the origin of the contamination was not obvious, water was taken at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 of the water supply of the vesse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occurrenc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by GC-MS. Thereby xylene and ethylbenzene were detected in nearly each sample. The highest xylene concentration was found in the sample from the fresh water tank. As xylene was used as solvent in the tank coating,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it was released by the coating. Consequently, the crew was advised to ventilate and clean the fresh water tanks. 相似文献
20.
Yu Jie Zhou Jie Luo Ya Yang Xuesong Yang Jing Ya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2017,27(3):179-190
Objective: Nonylphenol (NP) has provoked much environmental concern because of their weak estrogenic activities; however, few data are available on the environmental levels of the chemical in China. Method: Environmental or river samples were assayed for NP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echnique.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for NP measured in Xiangjiang River, ranging from 0.174 to 3.411 μg/L with a mean value of 1.73 μg/L, was lower than the Water Quality Criteria for NP of the US (6.6 μg/L); however, the NP concentration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er level compare to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ther civil cities. NP concentration in downstream water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both in midstream and upstream water. Tissue accumulation of NP was observed in aquatics. A ratio of mean concentration of NP in aquatic (chlamys farreri and hemiculter leucisculus) to that in river water was 241 and 1087, respectively. The presence of NP in tap water in two urban districts of Zunyi was common with a detectable rate reached 100.0%. Mean NP concentration in terminal tap water in Huichuan district was six times as high as Honghuagang district, which was above Standards for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for Phenols of China (2 μg/L). Conclusion: The pollution of NP in Xiangjiang River, tap water, and aquatic in Zunyi belongs to moderate or severe level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