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以上文字可看出古代先贤早已认识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8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日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直至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将《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早就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为后世预防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有现实指导意义。1 防病观形成的历史根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段文字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医疗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疾病的发生上。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早见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内经》“治未病”思想是非常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今天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临床实用价值。进入21,世纪,我国正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加之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及疾病普改变,  相似文献   

5.
对于疾病的预防问题,中医学是高度重视的,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由于如此,所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体现,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是广义的概念,除了治疗外还包括预防、诊断、康复等。  相似文献   

7.
<正>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之人,治未病之脏”的思想,对“养生学”、“临床医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中风一证,亦应本着这一原则,在预防上狠下功夫。金代朱丹溪曰:“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元代罗天益指出:“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明代张三锡和《证治汇补》一书,均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  相似文献   

8.
张红星 《国医论坛》1995,10(4):21-22
1立足未病先访凡是老年病必须重视“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索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来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全优涓而穿并,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立足未病先防,首先要摄生防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中包括注意四时阴阳变化,顺时调养.起居有党,饮食有节;调杨清志,保持良好的闲神状态;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动流相宜.同时,还应注意在人体生长发有五旺盛时期,注重祆生防病,一方面要积极用炼,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湖南中医杂志》2021,(3):172-172
中医基础理论中所提到的“未病先防”就是预防和治未病,古人看重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明显的体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灵枢.逆顺》中也提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10.
《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系统阐述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理论,并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重要预防医学思想。《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内经》提出,主要通过重视养生、防邪入侵与药物预防来做到未病先防,为预防医学奠定了基础。 1.重视养生:养生又称摄生,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在《灵枢·逆顺》篇中还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12.
正《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养生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当今社会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持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内经》的养生观《内经》的养生观主要表现在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也说:"上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难经》“治未病”思想是张仲景预防医学观的理论基础《内经》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一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成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  相似文献   

14.
张利民 《新中医》2012,(7):179-180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的一颗璀璨明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实为中医学预防思想之先河。 1中医学对“治未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病,历来讲“辨证论治”。但《内经》“上工治未病,如何解释呢?”“未病”指没有病,没病也就无证状,无证如何辨和治呢?原来上工治未病是指防病说曲,所以内经又说:“若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古籍上也可见到治未病的历史记载,如“扁鹊”见“齐桓公”即知其病,  相似文献   

16.
梅国强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F003-F003
道友张介眉教授,以其新作《三十六计与中医学》见示于余,余粗阅书名,不以为然。盖三十六计,兵法之谋略也;中医学,活人之术也,二者何干?静而思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渭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兵法耶?抑或医术耶?因而恍然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民间养生保健方法在“治未病”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主张,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秉承《内经》的旨意,也积极提倡“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元代医家朱震亨《丹溪心法》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篇,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生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之,徒劳而已。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有“治未病”之说。“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了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二是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