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省 2 0 0 3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因素 ,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2 0 0 3年 1月~ 12月我省ADR监测中心收集的报告表 ,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 50岁年龄组的病例报告数最少 ,占报告总数的 2 0 % (48例 ) ;抗微生物药占 54 8% (12 99例 ) ,中药制剂占 12 7% (3 0 2例 ) ;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 3 7 9% (899例 )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约占 72 1% (170 9例 )。结论 ADR发生因素较多 ,应审慎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上报的21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致ADR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损害类型、上报人职业、既往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以医生呈报的数量最多,占总例数的71.43%;抗生素引起的ADR占61.90%;给药方式以静滴为主,占90.48%;所涉及的患者以住院病人居多,占61.90%。结论:控制注射途径给药,密切注视中草药注射液应用,都是今后ADR监测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12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24例ADR报告涉及药物4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首位,占70.42%,静脉给药产生ADR最多占73.24%,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不良反应的分类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其次分别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反应。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给药途径有关。应加强ADR蓝测工作,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9,自引:4,他引:8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中药制剂也较多。合并用药占26.0%;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17例(4.2%)。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朱定春  莫陵  范平平 《中国药业》2007,16(21):36-37
目的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2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224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159例(占70.98%),中成药制剂26例(占11.61%);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占总数的58.93%(132例),其次是消化系统损伤;较严重的ADR有4例,占1.79%;女性ADR高于男性,≥6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9.46%(178例)。结论ADR的发生原因诸多,表现多样,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集的147例ADR报告从年龄分布、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7例ADR报告中,药物以抗茵药物居多(占52.38%)。≥60岁的老年患者居高(占46.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占55.10%)。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占51.02%)。结论: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宪军  张晓兰 《首都医药》2009,16(16):56-57
目的探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10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3例ADR中,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引起ADR最多(占52.4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6.02%);在临床表现方面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2.72%)。结论加强临床ADR监测,掌握ADR发生规律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宁卉  周秋峰  庄洁 《药品评价》2013,(18):37-41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上报的24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ADR报告中.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但老年人多见,占41.8%;化学药共涉及11大类131种药物,抗感染药居首占化学药的52.6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全部ADR的28.62%;静脉滴注给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多,为69.83%。结论: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抗感染药物广泛应用及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是产生ADR的主要因素。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强化医务人员对ADR的认识.以期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75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各种因素对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及其特点,以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的我院门诊、住院患者ADR监测报告75例,对药物种类、抗茵药类别、涉及的系统/器官、给药途径及年龄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5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18.67%(14例);静滴给药引发的ADR居多,占总例数的82.67%(62例);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5.33%(3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49.33%(37例)。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结合ADR发生的特点,注重合理用药,把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我院21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5年收集到的218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8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ADR程度以轻度为主;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9例,很可能174例,可能15例;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51.38%;ADR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3.95%;报告来源于药师的占38.53%。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尼富苓 《首都医药》2009,16(16):60-6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11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ADR中,男性患者较多(占62.16%);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最多(占61.26%);引发ADR药品共57种,其中以抗病毒药及抗感染药居多;ADR涉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27.8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118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118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患者比例较高;经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占75.59%;以轻度不良反应为主,其中多数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94.51%);抗感染药的报告比例最高;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加强药品规范使用的管理,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发生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集的15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例ADR中,大于60岁患者较多(35.71%);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8.83%),其次为抗肿瘤药(17.53%)和中药制剂(14.9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主要的ADR类型为全身性损害,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严重ADR有8例(占5.19%)。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4.
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我院ADR报告基本情况和ADR发生情况。方法:统计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各途径收集的85例ADR报告表.对ADR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因果关系及收集途径进行分析。结果:85例ADR报告中50例为抗感染药和中药制剂,占全部报告表的58.82%,ADR表现以过敏反应发生比例最高,占65.63%.医护人员自愿报告的ADR病例大多数也为过敏反应。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降低漏报率,尤茸应多玲径收集过敏反应以外的药品不良反应.提高报表质量。  相似文献   

15.
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瑶 《首都医药》2009,16(24):51-5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ADR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9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31种,抗菌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57.8%和25.6%;静脉途径给药引起的ADR占37.7%。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合理用药,以预防和降低ADR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雅安地区2008年1-12月期间收集到的829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29例不良反应中,女性占总比例的54.52%(452例);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2.26%(599例);最容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物占61.40%%(509例);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总比例数的38.00%(315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分析,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462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确定来年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集到的46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51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74.68%(345例),中成药引起的ADR次之;静脉给药的ADR占72.08%(333例)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12月收集的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2例ADR报告中,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0.2%(177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61.5%(155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伍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2.3%(132例)。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集到的1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7例ADR涉及药品76种,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44.63%),其次是中药制剂(9.60%);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58.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6.27%);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近年来收集的206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70.39%。抗微生物药物的ADR发生例数最高,占39.09%;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16.46%。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