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急性骨髓型放射病远后效应为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肿瘤及白血病的发生、不育和眼睛白内障。辐射致白血病是危害病人生命的最严重后效应。其特点是除了具有一般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发热、出血、贫血、白血病细胞浸润外,还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其病情发展迅速,治疗效果和预后差。本文总结了3例亚急性骨髓型放射病人自1985年受照后至今病情发展变化及护理,实践证明,恰当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在病人的整个病程中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2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细胞介素-2(IL-2)在体外对骨髓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净化作用,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后的造血功能恢复。本文就IL-2的加速免疫重建、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在骨髓移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3.
激活骨髓(ABM)是指一类在体外经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后具有杀伤肿瘤细胞、而且保留造血功能的骨髓细胞。本实验研究IL—2激活白血病病人骨髓,观察其对自身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净化和对正常造血祖细胞的影响,探讨在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ABMT)中应用ABM移植治疗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照射增强白血病化疗的疗效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增强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而又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本研究探讨了低剂量照射增强Ara-C抗白血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用小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模型(L615)进行,先确定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小剂量Ara-C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该方案对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并从骨髓病理形态学的动态观察、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骨髓基质细胞GM-CSF表达(免疫酶标法)、骨髓条件培养上清液GM-CSF水平(微孔滤膜免疫金银染色法)等探讨其疗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第4天给予300cGy全身照射后,间隔1,2或3天连续有天给予30mg/kg Ara-C,有58%-72%的动物存活>30天,其中17%的小鼠获得治愈,30天内因白血病死亡小鼠的存活时间也比单纯照射和单纯Ara-C组明显延长(P<0.05)。该治疗方案对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数有一过性减少,但恢复较快。骨髓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300cGy照射后小鼠骨髓轻度抑制,血窦扩张充血;骨髓基质细胞GM-CSF表达高于正常;骨髓细胞条件培养液的GM-CSF水平也高于正常。由此可见,低剂量照射与小剂量Ara-C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低剂量照射增加骨髓血窦的通透性,诱导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促使白血病细胞进入增殖周期,因而增加其对化疗敏感性有关。本研究提供了一种低毒高效治疗白血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1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祖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具有促进造血、调控免疫、抗炎和保护黏膜上皮等功能,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已表明IL-11可促进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可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痛的发生,维持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并可协同G—CSF动员造血干/祖细胞进入外周血。本文对IL-11在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在进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时,自体骨髓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白血病细胞,这类细胞回输后有可能导致白血病复发,由此产生了自体骨髓净化问题;自体骨髓移植前必须在体外保存一段时间以完成根治性化疗及放疗,骨髓体外保存会影响其活性,成功的骨髓移植需要有效的骨髓保存方法;此外,有别于同种异体骨髓移植,ABMT没有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因此有人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本文拟对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及移植的效果作一概述。一、骨髓的净化根据病人缓解期骨髓中幼稚细胞的含量及ABMT所需骨髓量计算,体外净化骨髓大约需要清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2在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2(IL-2)在体外对骨髓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具有净化作用,可以促进骨髓移植后的造血功能恢复。本文就IL-2的加速免疫重建、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在骨髓移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对判断白血病缓解和复发时的价值。方法 同时采集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01年1月~2003年11月住院患者的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标本,对比研究同一患者、同一时间的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的标本,判断这两种方法在白血病患者缓解和复发时的临床价值。结果 骨髓活检和骨髓涂片在判断骨髓增生程度和幼稚细胞分布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骨髓活检在白血病的缓解和复发的判断上优于骨髓涂片,对白血病诱导治疗后和早期复发患者应常规检查骨髓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建立MBCDI,分别比较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初发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化疗后白血病细胞数和MBCDI,分析初发时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MBCDI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不相关(P值分别为0.6200和0.2451),持续缓解组、复发纽、未缓解纽和早期死亡组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2778);化疗后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相关(P值均为0.0001),并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98和-0.34373)。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化疗后MBCDI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相关(P值均为0.0001),并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69和0.38607),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MBCDI依次下降,相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化疗后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和MBCDI均可用于预测患者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MBCDI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它通过与效应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特定的生物学效应。我们通过对再生障得性贫(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G-CSFR检测,探讨其在三者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以指导G-CSFR在临床上更好地应用,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缓解后TCRγ基因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量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应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竞争性PCR技术,定量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中T细胞受体γ(TCRγ)基因重排。结果:检测ALL患者54例158份骨髓标本,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3.5个月。临床缓解时36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1×10-5,18例为(354±327)×10-5。诱导缓解期的杀伤效应与缓解早期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数量显著相关,并与临床复发相关。部分患者缓解后残留白血病细胞数量持续小于1×10-5且临床无复发。结论:白血病化疗效应差异显著,化疗效应的定量评价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正常和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模拟骨髓微环境功能,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后,检测Jurkat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和分析与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24 h后Jurkat细胞差异表达基因;RT-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培养正常和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体外与Jurkat细胞共培养24 h后,Jurkat细胞周期阻滞("G0/G1"期)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抑制性消减杂交试验发现,与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24 h后Jurkat细胞上调表达30个基因克隆、下调表达22个基因克隆;RT-PCR验证发现,与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24 h后,Jurkat细胞高表达CRIF1基因。结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诱导Jurkat细胞周期阻滞("G0/G1"期),可能部分通过高表达CRIF1实现。  相似文献   

13.
血液病患者血及骨髓涂片中微小病毒B19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及血涂片中微小病毒B19-DNA,从而了解白血病患者B19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及血涂片标本,其中,骨髓涂片标本4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混合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例),血涂片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慢性白血病4例),正常体检人员血涂片30例,用本文建立的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的方法检测所收集标本的B19-DNA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骨髓涂片和血涂片之间B19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05和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B19的检出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显示白血病患者由于化疗及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B19病毒,病毒感染后易诱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干细胞及其微环境是近年来白血病研究的一个焦点.白血病干细胞与其微环境存在密切联系:骨髓微环境维持白血病干细胞异常增殖、存活和分化,并参与白血病的耐药;同时白血病干细胞通过一系列促增殖信号通路参与骨髓微环境的调节,致使骨髓微环境功能失调[1].微泡(microvesicles)是从各种细胞膜表面脱落的小颗粒分子,其活性及功能取决于来源的细胞.研究发现微泡能转运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DNA、RNA和miRNA,是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信息交流的中间介质,因而被认为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肿瘤激活凝血系统以及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白血病细胞衍生的微泡通过改变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存活、转移、白血病血管新生以及耐药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琚新生,纪树荃,刘智明,佟刚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将供者骨髓冷冻后进行移植国内尚未见报道,下面报告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  相似文献   

16.
老年白血病诊治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健  蔡浩彦 《新医学》2004,35(7):393-394
近年来随着白血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亦有日渐增加的趋势。目前老年白血病的发生率约为1/10万,而缓解率约为30%-40%左右。老年急性白血病又称为老年急性高危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高危重症,病死率高,预后差,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老年白血病病人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  相似文献   

1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两年后合并骨髓坏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戟  朱红国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2):186-186,165
骨髓坏死是指造血组织和基质的大片坏死,主要继发于严重感染、骨髓转移癌及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镰状细胞贫血等。但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骨髓坏死,并存活1年以上者,国内报告甚少,现将此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疾患骨髓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液系统疾病骨髓血管新生的状态及意义,采用改良的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塑料包埋骨髓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贫血、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骨髓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显示,初诊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治疗前骨髓MVD明显增加;急性白血病化疗完全缓解后骨髓MVD降至正常水平,未缓解者下降程度小,复发者再次升高至化疗前水平;贫血患者骨髓MVD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但远不如急性白血病骨髓MVD增高的幅度大。结论:骨髓血管新生在急性白血病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能成为治疗白血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免疫保护位点。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在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所以推测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来源的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分离正常人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检测它们对T细胞周期、活化、抑制和增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正常志愿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表型没有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抑制T细胞周期及活化的能力减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抑制T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如果使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好是选用异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20.
树突细胞 (DC)是迄今为止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 ,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因能表达与异常染色体相关的白血病抗原 ,产生特异性的抗白血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效应而成为新型的DC来源[1]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Flt3 L)具有强大的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能力 ,是又一新兴的解决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状态和肿瘤生物治疗的生长因子[2 ] 。我们收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初治及复发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 ,采用Flt3 L单因子培养 ,并分别加用TNF α和IFN α活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点 ,并行染色体检查D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