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全切除33例,次全切6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38例,病情加重2例,脑积水加重2例,无视野缺损、硬膜外血肿及死亡病例,以上4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临床症状均缓解出院。结论根据松果体区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手术者手术习惯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完全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关键;同时重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许作奎  林志俊 《广东医学》1997,18(8):526-526
松果体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左右,肿瘤位置深在,周围结构复杂。研究切除此区域肿瘤在近10年来,不少学者有不同报道[1-3]。我科近2年来用改良Poppen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4一犯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其中1例为复发癌。临床表现均有颅内高压征,2例有继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8例有双眼球垂直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经头颅工或MBI确诊。l二手术治疗与结果: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病理检查为:脑膜瘤3例,畸胎瘤2例,恶性畸胎瘤2例…  相似文献   

3.
枕部开颅切除松果体区肿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安邦  李丹峰  钟东 《重庆医学》2008,37(13):1463-1464
目的探讨枕部的开颅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枕部开颅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早期随访结果。结果48例患者均经小脑幕入路,其中肿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失语、轻偏瘫1例,视野缺损2例。8例出现早期或迟发性脑积水。结论枕部开颅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效果可靠,值得推广,但要重视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19例松果体区肿瘤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10例获全切,另9例获大部分切除。术后1月内无1例死亡。随访表明存活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者15例,占78.9%。认为,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直视手术有其必要性;幕下小脑上入路为该区肿瘤显微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之一;肿瘤能否全切与肿瘤的性质、大小以及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关。术后及时对脑积水等并发症妥善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4年来收治的15例松果体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 15例松果体区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决定松果体区肿瘤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除了肿瘤的性质、生长部位及扩延的范围外,恰当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操作技巧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收治的4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完整病史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的21例中,生殖细胞瘤7例,松果体母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不成熟性畸胎瘤3例,良性畸胎瘤2例,神经节神经胶质瘤2例。40例中治愈2例,好转1例,复发转移10例,死亡4例,未愈23例。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须以病理组织学分类为依据,临床症状可提示肿瘤生长速度、大小及方向。治疗视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有无转移及是否合并脑积水而定,生殖细胞瘤预后较好,松果体母细胞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松果体区大脑深静脉系统所形成的自然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与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在20例尸体头标本上模拟Poppen及Krause入路进行松果体区大脑深静脉系统的显微解剖研究,并对经上述两入路治疗的25例(1998-2001)松果体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该区的显微解剖研究,对两种手术入路的静脉间隙进行较详细的探讨。结果:显微外科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趋于完善。该组病例中Poppen入路18例,Krause入路7例,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追踪随访3个月至2年,均正常生活。结论:松果体区静脉系统是阻碍手术操作的主要结构,松果体区手术有四个由静脉所构成的显微解剖间隙,手术入路的选择结合显微解剖研究,是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穹窿间中间帆入路的手术显露,并探索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导航辅助下在16具尸体头颅标本上模拟经穹窿间中间帆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的显露.选择6例松果体区、第三脑室肿瘤患者行经穹窿间中间帆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导航辅助下经穹窿间中间帆入路手术能在标本头颅上顺利完成,可清晰显露第三脑室后部及松果体区.6例松果体区、第三脑室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除1例,无新神经功能损害及死亡发生.结论 经穹窿间中间帆入路手术治疗松果体区、第三脑室肿瘤技术上可行,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报告14例经手术证实的颅内畸胎瘤,占同期颅内肿瘤2800例的0.5%。其中良性畸胎瘤10例,恶性畸胎瘤4例,平均年龄13.4岁。对颅内畸胎瘤的术前诊断、病理分类、治疗及预后作了讨论。认为争取手术全切仍是畸胎瘤治疗的关键,对三、四脑室及松果体区等部位难以全切的畸胎瘤不应强求全切,可同时采取脑脊液分流。恶性畸胎瘤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手术治疗,4例行脑室分流减压术,8例行放疗。随访6个月~9年,4例死亡;7例恢复良好,可以生活自理;2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结论:对不能取得组织学诊断的松果体区肿瘤,可依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来诊断。治疗视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是否合并脑积水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的超微结构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6例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手术活检标本进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其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特点。结果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的瘤细胞为梭形或多边形并围绕血管呈灶状或非典型的旋涡状分布,在细胞游离的一侧可见不连续的基底膜,细胞膜表面可见少量吞饮小泡及致密斑。血管瘤型脑膜瘤细胞为梭形或不规则形,呈旋涡状分布在血管周围,其细胞突起细长并呈指状相互交织,胞质内可见中间丝,相邻胞膜之间有明显的桥粒连接,肿瘤间质内有大量血管结构。结论血管外膜细胞瘤是与中胚叶相关的恶性肿瘤,而血管瘤型脑膜瘤是来源于蛛网膜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两者的组织学来源及超微结构特点有本质的区别。电镜检查可以对血管外膜细胞瘤及血管瘤型脑膜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例患者行开颅活检术,5例患者行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肿瘤。5例患者进行r-刀治疗,4例患者放疗,4例患者化疗。结果全脑全脊髓播散转移患者4例,肿瘤全切1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活检1例,r-刀有效2例,放疗有效2例,化疗有效3例。结论中分化松果体细胞瘤易发生全脑全脊髓播散,治疗仍然需要多手段进行干预,肿瘤要争取全切除,术后应辅以放疗及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59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以成熟性畸胎瘤为主,占89%,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结论超声诊断有一定局限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影响妊娠结局;血清CA199在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清CA125在妊娠早期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是否有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方法:复习并总结13例颅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10例的存档蜡块切片作了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37岁,平均16岁。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主要为颅内高压、脑积水等。肿瘤部位以松果体区最多见(7例)。6例病理诊断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除1例再发颅内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死亡外,余均存活。7例诊断为恶性畸胎瘤,除1例术后6年仍存活外,余均在术后4~23个月内死亡。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畸胎瘤内的恶性上皮性成分均可表达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癌胚抗原(CEA)。结论:颅内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手术摘除效果好,而恶性畸胎瘤预后差。PLAP和CEA可作为颅内恶性畸胎瘤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巨大岩骨尖三叉神经鞘瘤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硬脑膜下颞底入路28例,额眶颧入路5例,颞枕-枕下联合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全切除率为94.3%;因肿瘤与重要结构粘连导致全切除困难而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理:神经鞘瘤34例,间变性神经鞘瘤1例。手术后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包括:动眼神经不完全性麻痹4例,手术后2月内恢复;外展神经麻痹8例,4例随访时恢复;术后轻度偏瘫1例,3周后恢复。所有病例原有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随访18例(随访率51.4%),随访时间3月~5年,全切除病例肿瘤无复发;次全切除病例1例失访,另1例随访2年未见肿瘤生长。结论巨大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有其影像学特点,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对减少损伤,充分暴露肿瘤有重要意义,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松果体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李晓生  吴晓月 《吉林医学》2009,30(16):1737-1738
目的:总结松果体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对26例松果体区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患者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无死亡和重残,3例后期复发。结论:加强松果体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脑积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76例肾脏占位病变Sono Vue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恶性肿瘤62例,良性肿瘤14例。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剂的充盈和消退呈多样性,以同步增强和快增强多见,造影剂的快速消退和缓慢消退之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典型的表现是整个病灶弥漫增强,轮廓边界清晰,呈"亮球"征(95.2%),并多有假包膜(87.1%)。肾错构瘤表现为无假包膜的不均匀增强,而肾囊肿始终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去除松果体病变之前运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既可以达到永久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治疗颅内压增高,同时在内镜下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9例梗阻性脑积水儿童运用此方法均进行了第三脑室造瘘,后经MRI证实成功,所有病人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并取活检是松果体区肿瘤确实而有效的微侵袭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结果在24例信息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10例中有8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2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不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模式。结论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和错配修复基因mutLhomolog1(Homo sapiens,hMLH1)的甲基化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了78例胶质瘤患者组织中MGMT和hMLH1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43例(55.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32例(41.0%)。MGMT与hMLH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分别为15.9%和84.6%。两种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胶质瘤细胞中同属于DNA修复系统的MGMT蛋白表达率远低于hMLH1表达率,这提示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与DNA修复系统紊乱有关的一些独特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