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瓣膜替换术后人工瓣故障或衰竭是心外科严重的早期或晚期并发症,死亡率很高。再换瓣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本文报告再换瓣5例的初步经验。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1~49(平均35.6)岁。手术均为风湿心瓣膜替换术后第二次换瓣。其中二尖瓣替换术(MVR)术后生物瓣损毁2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1995年1月至2009年5月,对急性心脏瓣膜功能障碍致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施行急诊瓣膜置换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2~64岁,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二尖瓣病变17例,其中二尖瓣机械瓣替换术后血栓形成致人工瓣膜功能障碍7例,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并瓣周漏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致急性二尖瓣腱索及乳头肌断裂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预激症1例。主动脉瓣病变8例,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主动脉穿孔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衰)3例,血栓形成致人工瓣功能障碍2例,主动脉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窦瘤破裂致急性心衰2例,外伤性主动脉瓣撕裂致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替换18例,其中再次心脏瓣膜替换11例,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9例,异常传导束旁路切断1例。主动脉瓣替换8例。置入机械瓣22例,生物瓣3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4~80 min,转流时间70~160 min。结果:早期死亡1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低心排),其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13年,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及时、准确诊断,果断抉择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术式及良好围术期处理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机械瓣术后血栓形成二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瓣膜研究室钱向阳朱晓东Jyros瓣是英国MedosWestren公司新推出的全热解碳双叶人工机械瓣膜。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瓣叶的可旋转性,我院自1994年3月至1...  相似文献   

4.
人工二尖瓣替换术附瓣血栓形成二例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外科苏梓航,谭光强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姚楠,李恒青,郭顺华本院从1989年6月至1994年5月,共进行二尖瓣替换术和主动脉瓣替换术56例(61个瓣),发生人工二尖瓣附瓣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心脏直视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描记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描记术(ITE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106例接受ITEE检查的患者。结果:66.0%的患者行瓣膜手术,其中包括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及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替换术;12.3%的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11.3%的患者行带瓣主动脉替换术;10.4%的患者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其中2例患者行经皮穿刺心房间隔缺损钮扣装置封堵术。结论:ITEE能即时评价人工瓣膜位于体内的功能状态,检出瓣周漏;准确地判断左心室流出道疏通的效果;ITEE检查在经皮穿刺缺损封堵术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方法:49例儿童心脏瓣膜替换者,男34例,女15例,年龄5~14(平均116)岁。其中行二尖瓣替换术32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0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5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所用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脏病变。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输出量综合征5例,呼吸衰竭2例,心律失常2例。其中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612%。随访05~13(平均547)年,晚期死亡3例(652%)。结论:儿童心脏瓣膜替换时,人工心脏瓣膜尽量选用成人型号,术后常规行华法林抗凝,并要重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患儿风湿活动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瓣膜替换术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我院1980年-2004年施行心脏瓣膜替换613例,早期死亡30例。术后获访495例,获访时间为2700病人年, 平均5.45病人年。结果:晚期死亡37例。晚期死亡率1.61%病人年。机械瓣和生物瓣晚期死亡率分别为1.10%和6.10%病人年,15 年生存率分别为89.3%和43.1%。结论:影响心脏瓣膜替换晚期疗效主要因素为抗凝不当、术前心功能、年龄和心房颤动。机械瓣替换术晚期死亡原因主要为抗凝有关并发症、心室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心力衰竭,而生物瓣膜替换术晚期死亡原因则为生物瓣衰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了解人工生物瓣膜替换手术围术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及并发症。方法:收集745例人工生物瓣膜替换手术患者的原始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围术期死亡率为13.2%(98/745)。围术期主要死因依次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47例),脑部并发症(14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9例),肾功能衰竭(8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5例),左心室破裂(3例).围术期主要并发症依次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58例),二次开胸止血(25例),脑部并发症(21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3例),肾功能衰竭(10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0例),心包填塞(8例)。结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脑部并发症,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和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是围术期人工生物瓣膜替换手术主要的并发症和死因。  相似文献   

9.
左心人工瓣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溶栓治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罗义,邢植斐综述中山医科大学附一院心内科陈普照审校人工瓣血栓形成(PHVT)较罕见,其发生率国外报道0.5%~5%[1].国内陈如坤等报道置换机械瓣653例,仅1例发生PHVT[2]。虽然PH...  相似文献   

10.
本院自1984年3月至1992年12月,应用侧倾碟瓣、牛心包生物瓣和St.Jude瓣施行心脏瓣膜替换122例。除1例外,病因均为风湿性病变。二尖瓣替换96例,双瓣膜替换17例,主动脉瓣替换9例。心功能(NYHA)Ⅲ级者78例,Ⅳ级者21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15例(12.3%)。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室颤动,细菌性、霉菌性心内膜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等。83例随访6~96个月,晚期死亡5例。余均症状改善,多数已恢复工作。本文还就换瓣手术指征,心室颤动的原因,重症患者机械呼吸的应用,术后心内膜炎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手术治疗(附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后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49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术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人工瓣膜急性失功9例中,术后菌落样赘生物和心内膜炎2例,左室腔内残留腱索卡住碟片2例,破裂的左心室后壁卡住后瓣叶1例,碟片边缘缺损1例,碟瓣瓣钩断裂1例,陈旧及机化血栓形成2例,均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4例急症手术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术后瓣周漏2例,限期手术,采用带垫片直接褥式缝合修补。生物瓣衰败39例中,二尖瓣位19只猪瓣及18只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术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1例。47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换瓣术后病人多是处于心功能已损害至严重程度或急症时期,手术死亡率高,掌握好再次换瓣手术指征、时机及方法,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次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体外循环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孙桂民,李桂芬,李波人工瓣膜替换术后数年、数月乃至数小时,均可由于瓣膜机械故障、瓣周漏、细菌性心内膜炎或瓣膜退化损害等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103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6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三尖瓣替换术5例,主动脉及二尖瓣双瓣膜替换术28例。置入人工机械瓣膜131个。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4.9%;晚期死亡6例。对广义的心肌保护、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术中操作、术后晚期的死亡原因及预防等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姜大升  王东  祝烨 《山东医药》2005,45(33):71-71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可出现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再次换瓣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治疗方法.1988年7月至2005年4月,我们共施行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术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狭窄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替换术经验。方法:我院自1977年11月至1993年12月期间共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瓣膜替换术229例(男148例,女81例)。瓣膜替换时平均年龄43.95±6.60岁。其中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224例,两次手术间隔为12.96±6.79年。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二尖瓣替换术208例(90.83%);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21例(9.17%)。结果:总手术死亡率7.42%,1987年前死亡率为23.68%,而近3年死亡率仅0.88%(1/113)。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重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采用右房、房间隔切口显露二尖瓣,连续缝合法替换二尖瓣,使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等,均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成形术、瓣周漏、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生物瓣衰坏等原因引起的复发性瓣膜病变进行再次手术的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 复发性瓣膜病患者331(男143,女188)例,年龄12~73(46±1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月~25(17±8)年。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43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术后瓣膜病变复发53例,生物瓣衰坏32例,瓣周漏26例,换瓣术后其它瓣膜病21例,人工瓣膜替换或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17例, 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人工瓣膜机械功能故障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7例,完全或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和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术后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6 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再次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替换术,瓣周漏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等。结果: 全组共死亡27例,占8.2%,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左心室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随访259例,随访期6月~21(10±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89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心功能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急诊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长等。结论: 针对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治,适时而妥善的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仍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效果。方法本组59例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58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术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因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出现瓣膜功能缺失者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5例急症手术时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换瓣术后瓣周漏6例,4例行再次瓣膜置换术,2例限期直接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修补术。生物瓣衰败43例中,23枚猪瓣及25枚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术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2例,失访5例。50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严重瓣膜功能缺失者行再次换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三尖瓣替换术及其早期死亡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尖瓣替换术,由于其手术死亡率高,一般只有在三尖瓣成形术无法成功的情况下才予施行。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4年10月,连续进行了70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17例(2.43%)患者接受了三尖瓣替换术。17例中12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为Ebstein畸形,余1例为右房恶性间皮瘤。本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29.4%),死亡原因主要是术后广泛渗血、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作者1989年10月-1993年6月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80例(共93个瓣)的治疗体会。男35例,女45例,年龄6~59岁。包括二尖瓣替换52例,主动脉瓣替换1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13例。住院死亡7例,死亡率为8.75%。文章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和术后抗凝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69年12月31日到1992年1月1日间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为2443例患者施行首次或者再次主动脉瓣替换术。1992年随访率为98.8%。3.7%患者发生人工瓣心内膜炎。研究期间部分患者再次作瓣膜替换术,故有2686次手术供分析。571例(21%)植入同种生物瓣,1152例(43%)植入异种生物瓣,880例(36%)植入机械瓣。多变量风险函数分析表明,植入同种生物瓣后心内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