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检测COPD组治疗前、后(n=34)和对照组(n=32)血清IL-2和IL-8、CRP水平,以及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相关分析。结果:①COPD组治疗前血清IL-2和IL-8、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PD组IL-2和IL-8、CRP水平与FEV1/pre%呈负相关(r=-0.814,P<0.05);②COPD组IL-2和IL-8、CRP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COPD组治疗后血清IL-2和IL-8、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气道炎症与IL-2和IL-8、CRP水平释放增多有关,检测血清IL-2、IL-8、CRP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IL-8及sIL-2R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IL-2活性;应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IL-8及NO水平:(5741.53±4376.52)U/ml、(486.76±46.41)U/ml、(15.78±3.04)pg/ml、(23.89±2.13)pg/ml及(6.33±0.37)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3.88±92.21)U/ml、(242.36±35.78)U/ml、(6.14±3.12)pg/ml、(17.71±1.32)pg/ml及(3.68±0.34)μmol/L,并随肝功受损程度进行性增加.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及IL-8增加可能为NO增多的诱发因素;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保护作用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病例共78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中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均在心肺复苏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常规干预;对照组予亚低温脑保护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氧化樟脑注射液治疗,每次2mL,连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检测两组血清IL-1、IL-8、IL-12和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腔液体水平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IL-1、IL-8、IL-12和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联合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病人的心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下调血清IL-1、IL-8、IL-12和IL-18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 3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一个月后肝功能恢复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肝功能未恢复者血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明显。结论 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肝硬化的形成及预后有关,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IL-10的水平,以探讨白细胞介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6例冠心病病人,同期选取正常对照25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IL-1β、IL-2、IL-6、IL-8、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 1β、IL-2、IL-6、IL-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IL-1β、IL-2、IL-6、IL-8可能参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和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2组均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同时选取正常体检成人的血清标本(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BNP、IL-8和IL-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中BNP、IL-8和IL-12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RRT治疗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血清中BNP、IL-8和IL-12的表达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4水平变化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及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为21例和19例,与同期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评估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4(IL-24)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IL-8、IL-24相较于正常对照组以及单纯子宫内膜癌组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8、IL-24在子宫内膜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血糖水平因素的影响,使得炎症因子能够较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大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治疗中血清内毒素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SAP患者,分别应用中药复方大黄治疗(治疗组)、33%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并在临床表现、血清内毒素及IL-8水平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及2周后血清内毒素和IL-8水平降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早期应用复方大黄能使SAP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IL-8.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0例高血压病病人(EH组)及2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1β、IL-4、IL-6和TNF-α浓度.高血压组服用厄贝沙坦3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EH组血清IL-1β、IL-4 、IL-6和TNF-α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后血清IL-1β、IL-4、IL-6和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与EH的发生发展有关,厄贝沙坦治疗可降低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一氧化氮(N())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哮喘组及对照组血清II-5、sIL-2R和NO水平及EOS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与对照组。哮喘发作期IL-5与EOS呈显著正相关。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治疗后sIL-2R及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5与EOS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升高,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