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IR)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10~260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肠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肠缺血预处理组(ZnPP组)。通过结扎/放松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与IIR组比较,IPC组肺组织HO-1活性增强,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降低,SOD活性增加,肺组织损伤较轻(P〈0.01),ZnPP组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肺组织损伤较重(P〈0.05或0.01),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C组比较,ZnPP组肺组织HO-1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MDA含量和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肺组织损伤较重(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诱导HO-1活性增加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评价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因子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敏感反映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因子.[方法]复制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损伤模型,分别于左肺门阻断2h和恢复灌注1h后采取动脉血液标本行血气分析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脉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摘取左肺行病理学检查和测定湿、干质量及湿干重比.并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动态观察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成功制作兔早期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全过程中,两组外周血的IL-6和IL-8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恢复灌注1h后,缺血再灌注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灌注前(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是评价兔早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ia XM  Zhou ZX  Huang JJ  Chu W  Guan Q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7):1211-1213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I/R)组(阻断左肺门30min再灌注2h)、氯化血红素(Hemin)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剂)与锌原卟啉(ZnPP)组(给予血红素氧合酶-1的抑制剂)。检测各组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肺组织湿干重比(W/D)以及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Hemin组肺湿/干重比(5.92±0.66)低于I/R组(7.55±0.66)(P〈0.01),SOD活性(9.2±0.5)高于I/R组(2.8±0.4)(P〈0.01),TNF-α含量(60.37±8.25)低于I/R组(452.26±22.59)(P〈0.01),电镜下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明显减轻;而给予ZnPP(ZnPP组)后使上述改变发生逆转。结论血红素氧合酶-1的诱导可有效保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2只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大白兔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只。研究组在原位阻断肺门前5分钟注射参麦注射液(3mL/kg)。比较分析两组白兔不同时间NF-KB阳性颗粒比例及TNF-α、IL-6和IL-8水平。结果研究组各时段血清TNF-α水平及肺组织NF-KB阳性颗粒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在再灌注1h以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IL-8水平在缺血末、再灌注2h、再灌注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早期抑制TNF-α活性而减少IL-6和IL-8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肾缺血再灌注时IL-6、IL-8、TNF-α含量的影响及其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4)、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异丙酚处理组(P组).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1、4、24 h 3个亚组(n=8).P组阻断左肾动脉前5 min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继以微量泵输注0.1%异丙酚10 mg·kg-1·h,持续15 min.S组和I/R组以等容积生理盐水取代异丙酚.观察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及肾组织中IL-6、IL-8、TNF-α的变化,取肾组织常规切片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P组再灌注后1 h血清IL-6、TNF-α及肾组织中TNF-α、4 h内血清及肾组织IL-8、24 h内肾组织IL-6、血BUN及Cr明显低于I/R组(P<0.05);光镜下P组的细胞结构尚完整,I/R组细胞损伤严重.结论 异丙酚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损伤,具有肾IRI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Ⅰ-R组),缺血/再灌注 氯胺酮5 mg·kg-1组(KT 1组),缺血/再灌注 氯胺酮10 mg·kg-1组(KT 2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时取大鼠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再灌注120 min后,两个KT组大鼠肺组织中的SOD活性高于I-R组(P<0.01),而MDA含量和W/D值则显著低于I-R组(P<0.01),同时两个KT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明显低于1-R组(P<0.01).[结论]氯胺酮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损伤,从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炎性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SD大鼠,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0只。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组织中TNF-α和IL-1β含量,用酶标仪检测伊文思蓝(EB)的含量。观察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改变及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皮质区和海马区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增加,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大鼠皮质区及海马区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的增加,增加BBB的通透性。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干预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将会减轻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CIP)后24、72、120、168h4个不同的时间点再次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的变化趋势,探讨IL-1β、TNF-α、IL-10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IP后24、72、120、168h再次损伤组。CIP各组先短暂阻断双侧颈总动脉10min作为缺血预处理,分别于缺血预处理后24、72、120、168h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h作为再次缺血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只阻断大脑中动脉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IL-1β、TNF-α、IL-10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TNF-α和IL-10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CIP后24、72h再次缺血损伤组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120、168h再次缺血损伤组IL-1β含量逐渐降低;CIP后24、120h再次缺血损伤组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72、168h再次缺血损伤组TNF-α含量呈降低趋势;CIP后24、72h再次缺血损伤组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120h再次缺血损伤组IL-10呈降低趋势,168h再次缺血损伤组IL-10又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CIP后24h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IL-10水平明显升高能持续到72h(TNF-α除外),表明细胞因子作为触发物质,启动较早,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保护作用,对抗下次缺血带来的损伤,提高脑缺血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观察吸人20ppmNO和/或1.3MAC地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I-R损伤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I-R组、地氟醚 I-R组、iNO I-R组及地氟醚 iNO I-R组。各组在缺血后与再灌注3h分别处死6只大鼠,检测肺组织IL-10、IL-1β、TNF-α以及ICAM-1表达,MDA、MPO含量和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肺I-R后IL-10、IL-1β及TNF-α等细胞因子生成明显增加,ICAM-1呈显著上调,MDA与MPO显著升高,肺水含量增加。吸入NO和地氟醚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I-R后IL-1β和TNF-α的生成,降低ICAM-1的上调,减少MDA和MPO生成,同时抑制IL-10生成。结论吸人地氟醚和/或NO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以及黏附分子的表达,同时对抗炎因子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肺I-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并未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Ginkgo biloba extract 50,GBE50)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组和低、中、高剂量GBE50组(n=8)。灌胃药物1周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60 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心肌组织中IL-4和IL-10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GBE50组心肌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组织MPO活性明显降低(P〈0.01);GBE50可明显减少心肌IL-6含量(P〈0.05,P〈0.01),升高IL-4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GBE50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BE50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IL-6含量,升高IL-4含量,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