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WHO《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指出: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中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结核病菌会严重伤害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临床症状复杂,尤其肺外结核,病情表现为隐匿性变化或缺乏典型症状,临床易误诊和漏诊。结核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结核血清学检测、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杆菌基因检测等。病理科日常工作中诊断结核的主要方法为齐-尼(Ziehl-Neeslen)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 CR),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确诊,但本科室统计发现每年约10%的细胞学患者因取材  相似文献   

2.
抗酸染色主要使用对象是抗酸菌中的抗酸杆菌,其属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体,常侵犯全身各组织及器官,尤其是以肺、淋巴结等多见。由于其内含大量脂质,故对一般染液不易着色,从而影响诊断及治疗。常规抗酸杆菌染色多采用传统的Ziehl-Neelsen法[1],但染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沉淀,滴染时切片上染液残渣易造成污染。本科室在配制染液时通过对碱性品红用量的调整及对比染色,能较好的显示抗酸杆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金胺O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在结核病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病理诊断工作中,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的形态特点和抗酸染色找到结核杆菌作为确诊依据[1].然而,实际工作中结核病变形态有时不典型,需要其他疾病鉴别.在常见的几种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中[2,3],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不足30%,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5%~75%,PCR检测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90%,但后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中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4.
革兰染色的现况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典的革兰染色、革兰染色的自动染色仪、自动染色鉴别直读仪和革兰染色智能化与环保节水作一综述和展望。革兰染色(Gramstain)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ChristainGram创立,染色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大类,在细菌学的形态鉴定、分类和用药选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核是一种危害程度大、发病范围广、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结核的病理形态学表现主要为坏死性的肉芽肿,但这种形态学表现并不特异,在其他类型的肉芽肿性疾病中也有类似表现。部分结核性肉芽肿由于取材标本较小、个体差异、病程进展和感染部位不同等原因可以缺乏典型的坏死性肉芽肿表现,这给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风  相似文献   

6.
<正>在特殊染色时不同组织或成分表现为不同颜色,此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之一。在实际工作中,颜色搭配如不合理,在观察时会出现分辨不清甚至引起视觉疲劳,从而影响诊断。因此,我们对弹力纤维染色(维多利亚蓝法)、网状纤维染色(Gomori法)和抗酸染色(苯酚碱性品红法)常用的不同复染颜色进行比较,探讨在不同的特殊染色中如何合理选择复染颜色。  相似文献   

7.
在显示抗酸杆菌染色中Zienhl-Neelsen、Wade-Fite法是传统经典方法,抗酸染色主要针对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由于菌体壁结构特殊,一般的染料和染色方法不易着色,在组织切片中抗酸染色检出阳性菌的比率较低;对抗酸染色呈阴性的患者,其他补充检测方法较少。  相似文献   

8.
<正>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常规病理确诊结核病,除了观察其特征性肉芽肿性病理改变外,还需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病理科常规开展齐-尼抗酸染色寻找病原菌,由于其染色阳性率低,为确保质量控制,必须建立阳性对照,以确保染色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高质量的阳性对照组织不易获得。笔者尝试用抗酸杆菌培养物和胸腹水的混合团块做成细胞蜡块作为阳性对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省时、易于掌握的血疟原虫厚血膜的染色方法。方法根据抗凝血标本血红蛋白的量的不同,将瑞氏染液和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待用染液,通过多次染色试验寻找血红蛋白的量和染液配制比例之间的最适关系,以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结果根据抗凝血标本血红蛋白的量将瑞氏染液和蒸馏水按本文所提供的比例配制成血疟原虫厚血膜染液,染色10min后冲洗晾干,按此方法染出的血疟原虫厚血膜景干净,虫体清晰,易于分辨。结论改良后的疟原虫厚血膜染色方法,染色效果理想,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常见真菌的形态学特征和常用染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真菌(fungus)也称霉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其中有很多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仅少数可感染人体形成真菌病。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在病理切片上常见的深部真菌有单细胞真菌,菌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如组织胞浆菌、新型隐球菌等;多细胞真菌,菌体呈丝状,并分支交织成团,称为丝状菌,其结构分菌丝和孢子,如曲菌、念珠菌等.  相似文献   

11.
<正>破骨细胞是一种执行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其清晰辨识对骨组织生理病理学研究及代谢性骨病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机体内破骨细胞功能活跃时,胞质内产生大量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nt acid phosphatase,TRAP)。因此,鉴定破骨细胞的TRAP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不可或缺。TRAP作为破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酶,是鉴别破骨细胞的重要标志~([1]),应用TRAP染色法可显示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12.
改良巴氏染色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良巴氏染色效果观察蒲明秋,葛秀峰巴氏染色广泛应用于食管、阴道脱落细胞染色历时已久,优点甚多。但此法用药量大,细胞核及核仁着色深,易过染,背景模糊,细胞结构显示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参照国外文献巴氏染色改良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抗酸染色显示组织中夏科-雷登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感染,尤其肺吸虫引起的坏死及肉芽肿中常可以找到夏科-雷登结晶,夏科-雷登结晶在HE染色下呈大小不等,菱形粉染,双折光性,但观察起来比较困难,我们发现抗酸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夏科-雷登结晶。  相似文献   

14.
术中印片快速病理检查常用染色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细胞印片技术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可辅助甚至部分代替冷冻切片诊断,起到提高准确率和加快诊断速度的作用,目前已经被许多医院视为常规的术中诊断技术与冰冻切片同时进行.细胞印片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HE染色、瑞-姬姆萨染色、甲苯胺蓝染色法等.染色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细胞印片的质量,并影响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以上3种术中印片染色方法进行比较,并评价各种染色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正>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但是坏死性肉芽肿并不是结核的特异性,需要检测结核杆菌进一步确诊。当前其最精确的检测方法当属基因检测[1],但是大多数病理科仍然在应用抗酸染色查找结核杆菌。其染色方法基本相同,但是染色结果却大相径庭,本科室应用PDCA(即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管理抗酸染色切片质量[2],使得染色切片优良率和抗酸杆菌阳性率大大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纡  黄巨恩 《解剖学研究》2004,26(2):108-109
<正> 熊绪畲的Comori氏醛-复红染色为显示弹性纤维的常用染色法之一,其步骤简单,操作也较简便。我们在参照此法多次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该法进行了一些改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由于HIV感染、吸毒、空气污染等因素影响,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结核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截至2017年,我国新发结核病例数已高居全球前3位,结核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我国传染病之首。因此,及时筛选出结核带菌人群,及时隔离及治疗,减少结核病传播已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在涂片或组织切片中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结核的金标准。荧光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方法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SDS-PAGE染色方法。方法用考马斯亮蓝G250和磷酸作为染色液,用水作为脱色液。并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方法比较。结果该方法染色背景浅,脱色简便,且灵敏度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方法相当。结论改进的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方法更加简便、经济、快速。适合于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协助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大帮助。目前,文献报道网状纤维染色应用于杯状细胞染色少见。作者经过摸索,采用改良Gomori网状纤维-丽春红组合染色法用于显示杯状细胞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2019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送检的经外科手术切除的十二指肠标本9例,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取材,行常规流程制成3 μm厚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20.
神经元尼氏小体改良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无论继发性还是原发性,不仅有着生理和生化改变引起脑功能失调,而且有着一定的病理形态学基础。当各种诱发因素导致神经元受损害变性时,尼氏小体可发生敏感变化,因此尼氏小体结构变化可作为神经元受损的标志。但病理医师在HE切片,所观察到的神经元尼氏小体形态变化并不明显,我们采用改良的硫堇-姬姆萨(Thioine—Giemsa)染色法对神经元尼氏小体进行染色,改进了传统的Thioine法不足之处。方法简便,显色清晰分辨率高,染色对比度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