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河南医学研究》2017,(12)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8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急性肺栓塞性别比例相近,以70~80岁和60~7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恶性肿瘤和创伤导致的急性肺栓塞构成比最高;综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死亡率稍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多发生于60~80岁年龄段,多有恶性肿瘤和创伤导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6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人院后均接受溶栓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标准化系统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临床治疗痊愈29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等不良症状,心率及血压等均平稳。结论医护人员要掌握临床护理要点,在溶栓治疗的同时联合标准化护理有助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TPE)的诊疗和护理。方法:研究符合APTE诊断标准的临床路径组(A组)和传统路径组(B组)患者。根据国内外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APTE的临床路径,评价疗效和变异分析,计算平均住院日和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和A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4.8±4.0)d和(12.1±1.7)d;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4±9.8)%和(93.8±7.1)%。1例患者由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导致变异跳出临床路径。结论:对APTE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有利于规范化的诊疗和护理管理,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加强患者宣教,协调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5.
《河南医学研究》2017,(20)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接受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7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等症状,均存在肺部湿啰音;胸部X线片及血气分析显示,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均≤80 mm 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35 mm 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20 mm Hg,CT检查显示双肺叶下可见片状阴影。超声检测显示,患者肺动脉血栓形成,均伴有血压升高、右心扩大以及室壁肥厚现象;血生化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护理后,观察组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非常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急症,占肺部疾病死亡率的第3位.从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科共收治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病人5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及精心细致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肺血栓栓塞症中,17例误诊,诊断符合率68.52%。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确诊困难。早期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4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分析统计其临床特点,并予以合理的护理方法,判断其护理效果。结果患者中有32例治愈,8例好转,无死亡患者。结论针对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特点,予以溶栓抗凝治疗过程中,应用合理护理措施,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8%。辅助检查情况: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8%)、心电图出现SIQIIITIII(8%)、血浆D2聚体阳性(100%)、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26%)、下肢深静脉彩超阳性(21%)、肺血管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征象(8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血气分析和血浆D2聚体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提供早期早期诊断依据,CTPA可作为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肺栓塞者,应尽早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3月-2012年6月共收治的急肺血栓栓塞的60例患者临床的误诊情况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分析表明,急性肺血栓栓塞临床的症状不具备典型性,非常容易发生误诊的现象。其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以及昏厥,并且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了多样性的一种特点。结论对于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有效准确的进行诊断,对于提升此类患者临床的治愈效果与降低误诊的概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吉林医学》2014,(28)
目的:探讨研究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护理法,并对护理效果做行简要分析,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护理提供有利资料。方法:分组治疗2013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进行随机的分组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普通肝素。对照观察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6%,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达66%。数据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通过对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上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患者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达8%;对照组则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出现率达12%。结论:低分子肝素相较普通肝素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佳。对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冯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03-904
目的分析18例肺血栓栓塞症(PTE)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8例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6例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另有2例因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和并发症而只给予抗凝治疗或支持治疗,所有18例PTE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一经确诊后,除了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外,就是溶栓和抗凝治疗,掌握好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和并发症处理主要是肺血栓栓塞症治疗成功的保障。在此期间的护理观察和护理配合是本组18例患者病情好转或痊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并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具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多样,缺乏特异性。4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中误诊22例,误诊率为48.9%,造成高误诊率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疾病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现象。加强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可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17.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降低误诊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我院24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呼吸困难、胸闷,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PTE的最主要危险因素,D—二聚体测定可做为筛查疑似肺栓塞的高度敏感但非特异的方法,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规范化诊断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肺动脉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全身溶栓或外科取栓,但溶栓起效慢,疗效欠佳;外科手术风险大,在临床较少应用。近年来,由于放射学的飞速发展,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现将我院15例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大面积肺栓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12):767-768
患者男,42岁,以“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气急1d”为主诉于2006年8月17日入院。患者1d前夜间睡眠时突发胸痛,以左侧为重,伴呼吸困难、气急,咳痰带血丝。既往20d前因车祸脾破裂行脾切除术,5d前出现左小腿痛。查体:心率1057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60/40mmHg(1mmHg=0.133kPa),口唇略发绀,左下肺呼吸音略弱,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音有力,律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发病前后心电图(ECG)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ECG在PT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自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期间经X线胸片、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46例PTE患者,主要分析PTE患者发病前后ECG的动态变化。结果464例PTE患者出现ECG动态变化者44例,占96%。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律失常出现最早,占50%。额面心电轴右偏〉90度、S1QⅢTⅢ、SⅠS ⅡSⅢ综合征、重度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TV1-V4倒置等一系列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ECG表现,占40%。ST段呈缺血性及损伤性改变甚至出现心肌坏死样图形占10%。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心电图虽然是非特异性,但ECG能为临床提供最早最快最敏捷的诊断资料,将ECG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症状紧密结合,对PTE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