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牛膝总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牛膝总苷的活血化瘀功能。方法:以皮下注射大剂量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牛膝总苷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黏附率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细胞比容、血栓长度及重量、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升高;牛膝总苷(1.5、0.75、0.38g/kg)口服灌胃给药,可明显改善上述各项病理生理指标。结论:牛膝总苷能明显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特性,抗血小板黏附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缓释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OMT200mg·kg~(-1)组及OMT缓释片50、100、200mg·kg~(-1)三个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灌胃给药,观察OMT缓释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及血浆粘度、体内血栓形成时间、体外血栓长度及干、湿质量、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时间(PT、APTT)指标的影响。结果 OMT组及OMT缓释片100、200m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血瘀大鼠血液粘度、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缩短体外血栓长度,降低血栓的干、湿质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结论OMT缓释片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指标,抑制血栓生成,且作用结果优于OMT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采用体内电刺激血栓形成法,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观察山楂叶总黄酮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MCL能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FMCL(60mg/kg、30mg/kg)明显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能明显延长电刺激所致的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时间,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山楂叶总黄酮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使脑组织的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脑栓康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环节。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动脉结扎造成脑缺血模型,测定脑含水量、K+、Na+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测定正常和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正常大鼠脑血流量及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脑栓康150mg/kg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和脑MDA含量(P<0.05);脑栓康75mg/kg可减轻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Na+蓄积和K+流失(P<0.05),可使缺血脑组织海马旁回神经元变性明显改善;脑栓康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次给药150mg/kg、75mg/kg对ADP诱导的正常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5.6%和72.8%,脑栓康300,150和75mg/kg连续给药5d,对ADP诱导的血瘀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2.6%、57.3%和32.8%;脑栓康300mg/kg1次给药可使正常大鼠的脑血流量增加9.6%,也可使血瘀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由(7.20±1.49)g/L降低至(6.03±0.88)g/L。结论:脑栓康有明显的抗脑缺血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脑血流量和抗氧化减少细胞损伤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安医学经验方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的影响,探讨脑络欣通改善临床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d、治疗后28d 3个不同时间位点的血液流变学及P-选择素等理化指标,评价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脑络欣通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28d的有效率为93.3%,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脑络欣通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P<0.01),脑络欣通组变化最为明显,优于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结论:脑络欣通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优于通心络胶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组方。  相似文献   

6.
脑栓康的抗脑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脑栓康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环节。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动脉结扎造成脑缺血模型,测定脑含水量、K^+、Na^+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测定正常和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活性、正常大鼠脑血流量及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脑栓康150mg/kg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的脑含水量和脑MDA含量(P&;lt;0.05);脑栓康75mg/kg可减轻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Na^+蓄积和K^+流失(P&;lt;0.05),可使缺血脑组织海马旁回神经元变性明显改善;脑栓康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次给药150mg/kg、75mg/kg对ADP诱导的正常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分别为85.6%和72.8%,脑栓康300,150和75mg/kg连续给药5d,对ADP诱导的血瘀大鼠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2.6%、57.3%和32.8%;脑栓康300mg/kg 1次给药可使正常大鼠的脑血流量增加9.6%,也可使血瘀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由(7.20&;#177;1.49)g/L降低至(6.03&;#177;0.88)g/L.结论:脑栓康有明显的抗脑缺血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脑血流量和抗氧化减少细胞损伤等。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汤对阴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阴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以注射氢化可的松及盐酸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慢性阴虚血瘀模型,灌胃给予药物处理,于末次给药1.5h后颈动脉插管放血;分别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及粘附率.结果 六味地黄汤13.50、6.75 及3.78g生药/kg均能降低慢性阴虚血瘀证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及粘附率.结论 六味地黄汤具有改善慢性阴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莴笋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APD、胶原和凝血酶作诱导剂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按比浊法用TYXN-96系列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并计算聚集抑制率;用血栓法测定大鼠血栓形成重量。结果:按1.0g/kg,3.0g/kg,10.0g/kg的莴笋提取物给大鼠灌胃,均能抑制APD、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能减少血栓形成的重量。以上两种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莴笋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血液流变性、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血府逐瘀汤7.6g/kg、15.2g/kg、30.4g/kg予大鼠连续灌胃7天后。观察其对大鼠血液流变性、体内血栓形成及由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结果:血府逐瘀汤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能显著延长大鼠颈动脉闭塞性血栓形成时间;能显著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论:血府逐瘀汤通过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障碍,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发挥其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塞脉微丸改善缺血性中风大鼠血液流变状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考察通塞脉微丸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电凝大脑中动脉造成大鼠缺血性中风模型,给药观察对大鼠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凝血酶时间(T 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沉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结果通塞脉微丸对全血粘度有较好的降低作用,对血小板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血浆粘度、血沉、压积及TT、APTT、PT的影响不大。结论通塞脉微丸能通过降低血粘度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使中风大鼠血瘀状态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肺感染患者血流变的改变。方法:对110例急性肺感 染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急性肺感染患者的全 血粘度、血沉、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及刚性指数、 纤维蛋白原浓度、由 ADP、AA、Col和 Ad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红细胞变形能 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肺感染时有血流变的 改变,可引起机体代谢和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心痛宁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及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痛宁高剂量组(15g/kg日生药)及低剂量组(7.5g/kg日生药)、阿司匹林组(5mg/kg/日)、未用药组及正常对照组,共灌胃七日。然后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9mg/kg)加冰水刺激法造模,18小时后采血,以比浊法测血小板聚集率、荧光偏振法测血小板膜流动性。结果 心痛宁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防止血小板膜流动性下降,其作用与阿司匹林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七消肿合剂的活血化淤、抗炎作用。方法观察三七消肿合剂对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足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三七消肿合剂明显降低血淤家兔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体外血栓形成,抑制大鼠足肿胀和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三七消肿合剂具有活血化淤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对单纯性高血粘度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了解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对口服阿司匹林三个月以上的高血粘度患者,连续三个月每个月定期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能力测定。结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结论对单纯性的高血粘度患者不必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  相似文献   

15.
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人随机分为2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破血化瘀抗栓药物,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小板膜蛋白颗粒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破瘀抗栓颗粒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者的血液粘、浓、凝、聚状态,可做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检测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对照组为45名老年健康体检者。结果急性心梗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呈高黏滞血症。血液流变学检测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中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变。方法:测定30例癌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与正常人相比较。结果:癌症患者存在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以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为明显。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是癌症治疗中应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对照。结果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性检测指标增高,导致微循环、微血管血流减慢或瘀积,出现微循环障碍。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