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卞光荣 《中原医刊》2000,27(11):25-26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梗塞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四年来收治的15例病人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5~76岁。有高血压病史6例,冠心病史4例,血脂增高者6例。全部病例均于发病三天内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住院。患者住院后体温超过38℃者8例。住院24小时内红细胞压积平均0.45±0.05(0.37~0.48),发病 4~ 19天平均为 0.47 ±0.03(0.38~0.49)。住院中收缩压及舒张均下降4kPa以上者5例,其中4例为应用硫酸镁或(…  相似文献   

2.
对42例60岁以上及110例59岁以下两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头颅CT及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如下特点;(1)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2)起病缓慢;(3)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较突出;(4)头痛多不剧烈,肢体偏瘫较常见;(5)脑膜刺激征阳性率低;(6)并发症出现率高,提示对老年患者上述特点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2001年我院住院的76例老年人SAH(老年组)与104例中青年组SAH(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老年人SAH头痛、呕吐发生率低,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多见,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及早进行头颅CT及腰穿检查,可避免误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如患者具有剧烈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腰穿呈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则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老年人SAH常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致诊断困难。现将我院十年来收治的54例60岁以上的SAH老年患者(老年组),与54例59岁以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5.
6.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萍实 《广东医学》2000,21(6):487-48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42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内收治的45例50岁以下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组合并高血压者占52.4%,且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发生率较低,程度也较轻,意识障碍多见,病死率高。结论 了解和重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韦龙祥 《吉林医学》2004,25(12):53-53
目的: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2003年我院住院的38例老年人SAH(老年组)与52例中青年SAH(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SAH头痛、呕吐发生率低,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多见,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及早作头颅CT及腰穿检查,可避免误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韦龙祥 《吉林医学》2004,25(6):53-53
目的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2003年我院住院的38例老年人SAH(老年组)与52例中青年SAH(对照组)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SAH头痛、呕吐发生率低,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不明显,而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多见,病死率高.结论掌握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及早作头颅CT及腰穿检查,可避免误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徐牧 《海南医学》2001,12(12):82-8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1995~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 2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13例 ,年龄在 4 5岁以下者 2 2例 ,4 6岁以上者 6例 ,平均 4 4岁。有高血压病史 5例 ,发病前曾外伤者 1例。1 2 诊断标准 (1) 2 8例全部做头颅CT ,腰脊穿刺脑脊液检查符合诊断 (2 )除外全身出血性疾病同时存在者。1 3 诱因 本组 2 8例因精神紧张、激动、运动中或后发病者 2 4例 ,夜间睡眠中发病者 3例 ,外伤引起者 1例。1 4 临床表现 ,以头痛起病者 2 6例 ,病初仅有头昏 ,胸部不适者 2例 ;2 8…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病灶部位分成试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试验组患者轻偏瘫和颅神经体征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脑膜刺激征、非喷射性呕吐、短暂意识不清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比较差,在临床上要加强对n-PNSAH的重视力度,避免发生漏诊误诊,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148例临床分析周俊峰,崔丽芳(包头市第二医院内科,包头014040)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常见疾病之一,直接危害者人民的身体健康。对SAH的诊断并不难,但由于起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时有发生误诊现象。现将我院收治的SAH中资料完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汇报9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0月于我院治疗95例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 ①多数患者发病有明显诱因;②治疗效果缓解41例(43.2%),部分缓解38例(40%),无效16例(16.8%).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2w内,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血管痉挛;一旦发生血管痉挛,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16.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忠兴  彭更生 《中原医刊》2001,28(11):44-46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例老年人SAH和33例中青年SAH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的出现率低,昏迷、继发脑血管痉挛突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SAH符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的典型SAH表现者少。  相似文献   

17.
分析56 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老年SAH 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发生率较低,而意识及精神障碍多见,出现局灶损害症状亦较为常见,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对不典型病例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08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缓慢放脑脊液联合尼莫通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治疗显效率和总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采取脱水降颅压、补液、纠正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缓慢放脑脊液联合尼莫通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智武 《广西医学》1997,19(1):79-8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临床分析合浦县人民医院黄智武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发病率占所有中风的8%~10%,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我院内科自1990年至1995年共收治52例SAH患者,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20.
各种原因颅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统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SAH,约占脑血管病的1096左右。是神经内科急症之一,病死率高。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200例SAH患者。现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