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意见。方法:将东海县黄川镇2011-2013年期间接种百白破疫苗的400例儿童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接种后的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结论:在百白破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以有效的加强儿童免疫力,全面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12-4013
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方法选取到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62例,从接种操作、儿童预检、接种部位等进行预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发生率为4.8%。结论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可从接种操作、部位选择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百白破疫苗接种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儿童6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基础针儿童44例,加强针儿童25例,分析基础针、加强针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季节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百白破疫苗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厌食、烦躁不安、发热、硬结、红肿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中,夏秋季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冬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自身因素、疫苗使用因素、个体因素是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较多,应加强其原因的分析,并实施相关的预防对策,以此更好保证儿童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策略。方法按照顺序编号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200例儿童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前一组按照常规流程完成疫苗接种,后一组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更低,家长总满意度(99.00%)更高(P0.05)。结论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儿童于接种前详细记录基本资料后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直接接种疫苗。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前做好科学规划,强化接种培训,仔细观察疫苗质量,掌握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法,以减少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预防接种水平。  相似文献   

6.
周忠娣 《甘肃医药》2012,(9):713-714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本院计划免疫门诊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中,共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6920人次,其中基础免疫6035人次、加强免疫885人次,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分析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引发原因,分析可行的预防干预方案。结果:3 215例百白破疫苗接种小儿中,发生不良反应58例,占比1.81%,其中以局部反应(主要为接种部位)占比最高(44.83%),全身性反应次之(31.03%),循环及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多发于接种后当日,且随接种剂次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导致小儿接种百白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疫苗性质、小儿个体因素、接种方法、接种时间不合理,占比分别为37.93%、18.96%、15.52%、12.07%。结论: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引发局部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且多发于接种当日;随着接种剂次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升高。在小儿百白破接种期间需详细询问小儿既往接种史,严格遵循接种流程接种,并在接种当日注意观察小儿情况,指导小儿充分休息,预防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健康儿童32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儿童在接种前及接种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于接种后6h给予热水湿热敷。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14 d内百白破疫苗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率为1.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8%(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保障儿童的健康质量,适于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9.
许俊 《中外医疗》2012,31(28):58+60
目的对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该中心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286例,将其按照接种次数进行分组,进行接种后随访,并对随访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月龄大的儿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月龄小的儿童(P<0.05),并且接种针次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针次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百白破疫苗在接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应根据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009年1~12月共接种百白破疫苗1980人次,其中基础免疫1470人次,加强免疫510人次.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的儿童进行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结果 接种1980人次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49例,主要以发热和局部硬结为主,未见潜在生命威胁的不良反应.结论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受种者的个体差异、接种人员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增强责任心,规范操作流程,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接种百白破疫苗婴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关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措施。结果近年来,百白破疫苗接种婴儿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明显减少。结论对婴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接种的成功率,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全细胞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我们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对我地区3月龄~2周岁的儿童分别接种全细胞百白破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并对其接种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经过分析,我们得知了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今后的疫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儿童6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儿童接受常规疫苗接种,观察组儿童则是严格把握各个接种程序,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而后对这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对接种程序进行合理优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儿童接种有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安全合理有效接种百白破疫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安全合理有效接种百白破疫苗,减少接种不良反应,控制相关传染病发生,保证儿童健康。方法在家长自愿基础上建议月龄满3个月、4个月儿童接种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月龄满5个月、18-24个月儿童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对在2004-2007年期间基础和加强均在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的0-2岁724名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跟踪观察。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接种部位无感染,无无菌性化脓等并发症,龙南医院所管辖区内无一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例,达到接种预期目的。结论只要科学合理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是可以减少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掌握其反应特点,为接种前干预和接种后的诊疗过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记录在案的220例发生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5 684人次,发生不良反应220例,占3.87%,并且绝大多数(95%)为一般反应,而加强免疫明显高于基础免疫.结论:加强疫苗规范化接种,可有效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计划免疫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儿童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县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预防接种报表以及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统计各类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各类疫苗接种的安全性。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县共对儿童开展了15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包括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总计接种人次为69742人次,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2例,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无菌性脓肿、过敏性皮疹、腹泻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56/10万。结论导致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在接种疫苗期间,应当保证疫苗的规范正确使用,保证接种疫苗的儿童符合疫苗接种指征,提高儿童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可最大限度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益彪  陈美淑 《河北医学》2010,16(10):1232-1234
目的:探讨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9年1至12月出生的满3个月到2周岁的儿童在汕头市下蓬医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1至12月共接种百白破疫苗10551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300例,发生率12.32%,其中接种吸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疫苗(DTwP)9411人,发生不良反应1255例,占13.36%。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疫苗(DTaP)1140人,发生不良反应45例,发生率3.95%,DTaP明显低于DTw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7.29 P〈0.005)。结论: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改进接种要求,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前疫苗要充分摇匀,做到深部肌肉注射,最好选择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从而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对本辖区内记录在案的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使用合格疫苗并规范化接种,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正确对待接种不良反应,有效的接种前干预及接种后观察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在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分别对6~35个月的儿童和3~6岁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前者采用的疫苗生产批号是20070809,接种2剂,0.25mL/剂,且分两月完成接种。后者则采用疫苗批号是20070806,接种1剂,0.5mL/剂,进行接种工作,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结论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以及对家长进行与疫苗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可以降低流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疫苗接种工作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倩 《大家健康》2016,(4):262-262
目的:分析百白破疫苗接种的相关不良反应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预防百白破疫苗患者36例,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百白破接种之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百白破疫苗接种患者前、后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发生局部反应之后,立即采用合理的处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