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2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28.8%,高危因素发生率高的前7位依次是:轻度贫血、流产≥2次、体重>70 kg、胎位不正、年龄≥35岁、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 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妇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定期产检、孕前无糖尿病并于我院分娩的孕妇病例,所有孕妇均在孕24-28周进行75 g葡萄糖筛查试验,采用2010年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的GDM诊断的新标准进行诊断。结果:两组的年龄大于30岁、孕前体重指数≥25 kg·m-2、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巨大儿分娩史、家族性遗传病史(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史)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肥胖、多次分娩史、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死胎引产)、家族遗传病史、巨大儿分娩史等是引发GDM发生的高危因素,对此类高危人群早期进行临床干预,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从孕妇基本情况、母婴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等方面对妊娠期高血压给围生儿造成的影响进行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产次、体质指数、高血压史、流产史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等。两组孕产妇的并发症、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与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有关,并对母婴预后产生多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期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不同年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围产期结局的关系,选取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181例为研究对象,设高龄(≥35岁)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48例为观察组,35岁以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133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早发型子痫前期、低出生体重、早产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重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表明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危害大,围产期并发症多,应加强孕期及分娩期风险识别与管理,加强围孕期健康宣教,提高孕产妇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妊娠糖尿病并发妊娠高血压患者20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存在妊娠糖尿病但未患高血压患者200例(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族糖尿病史、家族高血压史、妊娠期感染、血脂异常、不良心理为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妊娠期感染、血脂异常、不良心理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体重、妊娠期感染、血脂异常、不良心理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双胎妊娠产妇的母婴结局影响,探讨高龄双胎妊娠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娩的404例双胎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35岁组,35~40岁(不含)组,≥40岁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和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35~40岁(不含)组及<35岁组比较,≥40岁组在经产妇、子宫手术史(含剖宫产手术史)、产后出血、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中比例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增加,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随之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双胎妊娠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将高龄双胎纳入专案高危人群管理,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和管理妊娠合并症,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晓菡 《河南医学研究》2022,(23):4318-4320
目的 探析单胎足月初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55例单胎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初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基线资料研究表,记录研究所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655例单胎足月初产妇中有39例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95%;发生组第三产程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分娩前贫血、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与未发生组单胎足月初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分娩前贫血、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是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分娩前贫血、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第三产程时间≥15 min是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方法 采集148例妊娠期子痫前期患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围生儿死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等4个方面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和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的影响.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产次、流产史、高血压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等6项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产次、高血压史、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史等5项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围生儿死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等围生儿意外发生率上,子痫前期远高于对照组,且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相关.自然分娩比剖宫产更容易诱发抽搐,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抽搐.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并对母婴预后产生多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10年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8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689例正常妊娠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大规模、随机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对家属进行固定问卷式问题,对对象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的ACE基因和AT1R基因水平、Th1/Th2比值、胎盘生长因子(PLGF)、活性氧(ROS)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分析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免疫学、遗传学、氧化应激的关系。结果 年龄>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流产次数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的女性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单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的ACE基因和AT1R基因、Th1/Th2比值、PLGF、ROS和LPO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免疫学、遗传学、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氧化应激中的相关指标有关,而且>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诊断标准下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高危因素,为新诊断标准下GDM孕妇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产检,并于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的孕妇2 0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GDM诊断新标准进行诊断。以年龄、孕产次、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家族史、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及血红蛋白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诊断标准下GDM检出率为11.07%(225/2 032)。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χ2=11.589,P<0.01)、体重指数≥28 kg·m-2(χ2=168.581,P<0.001)、糖尿病家族史(χ2=11.583,P<0.01)在GDM组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诊断标准下赣南地区孕妇GDM检出率为11.07%。糖尿病家族史、高龄、肥胖为赣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对具有该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管理,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140例为观察组与140例正常孕产妇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平均年龄(29.87±5.65)岁,孕期体重指数(25.12±3.94),孕期增重为(17.56±6.78)kg,发生产后出血35例(25.00%),胎儿窘迫26例(18.57%),妊娠期糖尿病18例(12.86%),胎膜早破14例(10.00%),HELLP综合征9例(6.43%),早产28例(20.00%),新生儿窒息15例(10.71%),剖宫产118例(84.29%),低体重儿26例(18.57%),畸形胎儿9例(6.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24~28周以内体重增长超过12.5kg的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64例作为实验组,未行系统指导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对控制孕妇体重,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增强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来作者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调查的危险因素年龄、体质量指数、产次、孕次、血压、流产史、高血压史和妊娠期高血压史进行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0.05)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产次、流产史、高血压史和妊娠期高血压史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体质量指数、产次、流产史、高血压史和妊娠期高血压史是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产次、流产史、高血压史和妊娠期高血压史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136例分娩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共136例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23例,发生率为16.91%(23/136);其中胎儿窘迫11例,发生率为8.09%(11/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47.83%(11/23);新生儿窒息12例,发生率为8.82%(12/136),占所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产妇的52.17%(12/23)。年龄≥35周岁、胎膜早破、贫血、胎盘异常、羊水污染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脐带绕颈、剖宫产、产程延长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产程延长、脐带绕颈为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围生期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以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汤爱民  徐专红 《中外医疗》2010,29(30):72-72
目的产后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措施,寻求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通过对产后出血产妇的年龄、流产次数、妊娠期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胎儿体重、胎盘因素等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结果产后出血各危险因素中同时并存的比较多,如流产次数t〉2次的常伴胎盘粘连,多胎妊娠同时合并前置胎盘,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同时伴胎盘早剥,年龄≥35岁产妇易发第三产程延长等。结论避免流产次数和高龄婚育,适度营养,加强孕妇各项指标监测,减少和预防巨大儿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妊高征产妇(观察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妊娠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疾病的高危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中妊娠期高血压85例(70.8%)、子前期35例(29.2%)。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体重2500g)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妊高征对母婴危害极大,应加强产前检查时的宣教,通过科学的管理来预防和治疗妊高征,降低妊高征的发生率,尤其是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7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例分析,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新生儿体重和早产的关系.方法:对廊坊市人民医院2003~2007年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分析,并以同期住院的3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产妇中足月产30例早产0例(0%),低出生体重0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早产0例,低出生体重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早产3例(11.1%),低出生体重5例(18.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产15例(42.86%),低出生体重14例(40%).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明显增加母婴的不良结局,通过加强定期产前保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周羽 《柳州医学》2009,22(3):170-171
妊娠年龄≥35岁者为高龄孕妇。国内外多数学者的研究已证明了高龄孕妇妊娠与流产、死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妊娠期并发的疾病密切相关Ⅲ,而且高龄矿妇妊娠后心理负担较重,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因此,正确分析高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态,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对于提高剖宫产产妇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136例为高血压组,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产妇130例为对照组。对其各主要生化指标、社会人口学特征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结果年龄≥35岁或年龄≤20岁、文化程度低、体重指数、双胎妊娠、孕产妇母亲有高血压病史、每天做家务时间较长、没有补充叶酸等均为高危因素。四组间TG、TC、HDL-C、FIB、L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了解其高危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从而改善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妊娠结局,为胎盘早剥的防治提供预防策略。方法计量单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单位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2007年12月~2013年12月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史、流产史、吸烟、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检依从性与胎盘早剥有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吸烟、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检依从性是胎盘早剥的独立影响因素。胎盘早剥的首发现象存在多样性,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高龄、无业或农民、文化程度低、吸烟、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检依从性差胎盘早剥发生率高,胎盘早剥是威胁母儿安全的严重疾病,故此做好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监测,督促孕妇定期产检,积极矫治妊娠高危因素,提高胎盘早剥警惕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