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早期诊断并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者4例,单侧下肢瘫痪2例,截瘫2例,头晕、头痛2例,晕厥1例,偏瘫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者常见,临床工作中需要高度警惕,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希贵  杨明  杨杰  马学军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52-853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28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结果不典型主动脉夹层中高血压患者居多(96.4%),病程5年以上者夹层发病率高,血脂增高者占57.1%。不典型症状以胸闷、神经系统症状、气短者居多,容易误诊为肺栓塞、脑卒中、冠心病等。X线胸片阳性率76.2%,超声阳性率80.0%,CT和MR阳性率均为75.0%,CTA和MR行造影检查阳性率均达100%,ECG异常变化占58.3%。非典型主动脉夹层首次就诊至非心血管科比例占71.4%。结论长期高血压不采取干预容易形成主动脉夹层,非典型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高血压就诊患者X线胸片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CTA或MR可以确诊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首发为神经系统症状的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病因,防止出现误诊。方法:收治以神经系统症状作为首发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8例,进行临床数据的研究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症状各不相同。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合并有持续不明原因胸腹痛,应警惕并且排除主动脉夹层的可能,应首先想到排除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18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析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结果 18例患者男16例,女2例,年龄(52.2±10.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6例(88.9%),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部症状(6例)、腹部症状(5例)、神经系统症状(4例)、呼吸系统症状(2例)和吞咽不适(1例)。于急诊行CT血管造影确诊17例,确诊后转外科进一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4例好转,保守治疗5例(死亡3例),转外院8例;1例未行CT血管造影,于院内猝死,后观察CT平扫血管影像确诊。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许多患者症状不典型,急诊科医师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及误诊诊断.结果 4例死亡,1例出院,1例转院后治疗出院.结论 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易造成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认识及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和误诊原因,以期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减少病死率。方法:对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症状、体征分析及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核磁共振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为典型胸、腹疼浦22例,仅占61.1%,本研究早期误诊率为47.2%。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胸部X线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超声心动图、螺旋CT、核磁共振检查可提供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可靠依据,MRI是目前非创伤性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金指标。结论:应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早期识别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减少误诊率,及时正确诊治,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3例确诊的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型4例(17%),Ⅱ型3例(13%),Ⅲ型16例(70%),其中典型临床表现者17例(74%),不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26%)。23例患者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后,在住院期间死亡9例(39%)。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不典型症状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注意识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误诊的原因,并提出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误诊情况、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6例,误诊率为33.3%.误诊为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胃炎2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5年5月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而首次误诊的20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32~76(57.6±8.2)岁。原患高血压病16例,收缩压平均为(186±18.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平均为(92.3±11.5)mmHg,2例为马凡综合征,2例曾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中突出症状为疼痛,20例患者中16例表现为剧烈疼痛,2例表现为晕厥,1例表现为右下肢瘫痪,1例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体检:(1)血压与休克表现不平行,本组14例患者有皮肤湿冷、颜面苍白…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诊断策略及综合治疗.方法 对2例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例均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 肝硬化并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被误诊为肝硬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彭雪梅  吴焕文 《吉林医学》2013,34(7):1310-13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思路及药物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收治的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多以疼痛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主要的原因;主动脉血管造影可快速诊断及定位,内科药物治疗能防止夹层扩展,降低早期的死亡率;为介入或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机会。结论:正确诊断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1],是心血管危重症之一[2],病情凶险,极易漏诊和误诊[3],若诊治不力,预后极差[4].特别是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由于临床表现、症状特征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本文在临床中就遇到1例,现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和体征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改善预后。[方法]对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不一,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高血压是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常见原因,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与快速诊断和定位。如及时诊断治疗,可改善预后。[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疾病[1].临床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部撕裂样疼痛,常需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若是症状不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并发了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更不易鉴别,甚至可能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病情诊断及治疗.现报道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起病,并并发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疼痛部位对判断主动脉夹层分离所累及的大血管常具一定的提示意义.患者临床表现有胸痛、腹痛及左下肢疼痛无力,与大血管强化检验结果相吻合.考虑到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挑战,内科医师须高度警惕与主动脉夹层分离相符的任何风险因素、症状及体征,以便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将病死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片、CT、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急诊诊断的依据及急诊误诊情况。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部份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瘤体破裂造成的急性心脏压塞征、出血性休克,亦有主动脉分枝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所致的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气胸、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是造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崔云峰 《吉林医学》2010,31(21):3513-35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与误诊过程。结果:5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5例转到上级医院救治,结果不详。结论: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易造成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认识及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吴保军  于维雅  邵芳 《当代医学》2014,(19):105-10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避免出现漏诊、误诊,为医院诊治主动脉夹层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回顾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5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CTA及心脏彩超检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性别与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无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例患者中,典型胸背部剧烈疼痛者有15例,占83.33%,非典型胸部、背疼痛者如腹痛、胸闷有3例,占16.66%;CTA确诊100%、心脏彩超检查发现阳性率27.78%;均经内科药物联合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有胸、背部部剧烈疼痛症状且合并高血压病,少数患者症状不典型且无高血压,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特别对于心动图正常患者,给予临床拟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尽早CTA、床旁心脏彩超检查,使病情得到早期确诊;确诊后内科联合药物治疗并结合后期覆膜支架介入治疗,以便提高远期临床诊治效果。此方法对于尽早确诊和及时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郑州市中心医院1999年以来的1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11例患者中首诊确诊3例,误诊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心衰1例,肠梗阻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脑血管病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以期发现早期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的原因。方法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对12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高血压是导致AD发生的常见原因。心脏彩超、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结论AD症状呈多样性,患者症状与夹层破口有一定的联系,AD的形成与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