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组方作为血管栓塞剂的有效性、安金性及相关特性,以期获得一种理想的肿瘤血管栓塞剂。方法:根据药典提供的数味具有抗癌和促凝作用的中草药将其制备成栓塞剂。对其进行一系列有关特性的研究和鉴定,并应用其进行8头健康猪的肝动脉栓塞实验。结果:中药组方栓塞剂为一种混县剂,有一定粘滑性,不透X线,易经各种介入用导管注射;诙检塞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无致热原性及毒性作用;栓寒部位主要是末梢小动脉,栓塞牢靠,维持时间可达5周。不易形成侧枝循环;经光镜和电镜观察其对正常肝组织损伤轻徽,仅出现栓塞部位的肝细胞水变性和臆浆灶性坏死。结论:中药组方栓塞剂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寒作用,使用方便、安全。是一种较理想的末梢型血管栓塞剂。  相似文献   

2.
肝癌碘油栓塞后引起肝动脉闭塞3例夏进东代山霞(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十堰442000)关键词肝肿瘤;栓塞,治疗性;肝动脉;血管内膜中图法分类号R730.5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要求尽可能阻断肿瘤供血动脉的末梢分支,而保留其近端血管,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生物相容性和栓塞效果。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测定其粘性和沉淀时间,寻找此栓塞剂的最佳浓度配比。采用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脂栓塞24只家兔右侧颈外动脉分支血管,观察栓塞术后家兔全身一般状态、血管造影影像学变化及光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体外试验表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的最佳浓度配比为7.5g甲基丙烯酸共聚物、50ml无水乙醇和50ml碘普罗胺,其与血液接触后3秒内发生沉淀反应;动物实验表明此栓塞剂易通过微导管,不产生堵塞、粘连现象,可诱发血栓形成,无毒、副作用,能产生有效的血管栓塞作用,无血管再通现象。结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混合液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液体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蒲绒栓塞猪肝动脉后猪的行为学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蒲绒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作为栓塞剂使用,用9头健康猪作为肝动脉栓塞实验模型,将其分为蒲绒实验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结果蒲绒主要栓塞末梢小动脉,栓塞牢靠,维持时间较长,可达4周左右,栓塞术后及术后7 d、14 d肝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蒲绒组较明胶海绵组栓塞血管更完全,到达更细的分支内,术后30 d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都有不同程度再通及侧支循环建立,蒲绒组侧再通血管细而迂曲,均匀,明胶组再通血管粗而直,不均匀;栓塞后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不良反应有短时发热、食欲下降以及体重减轻,蒲绒组和明胶海绵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绒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具有栓塞时间长,拴塞效果稳定,侧支循环建立少而慢,使用安全和方便,制备简单,材料易得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末梢型血管栓塞剂。  相似文献   

5.
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所致胆道损毁性病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和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对胆道造成的损伤。方法 报告4例肝血管瘤肝动脉栓塞后引起黄疸、胆汁性肝脓肿及胆道损毁病变例,并用实验大鼠肝动脉内注射乙醇复制血管栓塞剂对肝脏的损伤。结果 其中3例胆汁性肝脓肿经皮引流后,进行肝内胆管U形管支撑及胆管内肠吻合,疗效较好。实验结果证实肝动脉注射血管栓塞剂无水乙醇后可以引起肝脏局部坏死,胆管坏死闭塞。结论 用血管硬化剂如鱼肝油酸钠等作肝动脉的非超选  相似文献   

6.
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主要有3种治疗方式,分别为肝动脉灌注治疗(TAI)、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3种治疗方式的区别在于肝动脉灌注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肝动脉栓塞主要是通过导管将明胶海绵、碘化油等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则是经导管既灌注化疗药物,又使用栓塞剂,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在编码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操作时,首先要通读操作记录来区分本次介入治疗的方式,明确是单纯灌注化疗药物还是物理性栓塞,或者是两者同时进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治疗一般需要3个编码,分别为99.25注射或输注癌瘤化学治疗药物,50.93肝局部灌注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一般需要2个编码,分别为39.79为其他血管的其他血管内修补术(肝动脉栓塞术)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需要4个编码,分别为99.25注射或输注癌瘤化学治疗药物,50.93肝局部灌注(灌注部位),39.79为其他血管的其他血管内修补术(肝动脉栓塞术)和88.47其他腹内动脉造影术(肝动脉造影)。编码时注意不要遗漏附加编码和另编码。  相似文献   

7.
卿天  刘爱群等 《铁道医学》2001,29(3):210-210
目的 探讨应用医用丝线作为栓子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肝血管造影,明确肿瘤性质、大小后,决定栓塞剂量;超选靶血管,使用医用7-0缝合丝自制成粉末状微粒和0.5cm长条,分别行血管末梢及主干机械性栓塞。结果 4例肝血管瘤栓塞成功,栓塞后血管瘤有不同程度缩小,生长受到抑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丝线动脉内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简单安全、价格低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急诊造影与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34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其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分别采用明胶海绵和不锈钢弹簧圈进行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34例胃肠道大动脉出血患者中,血管造影显像结果为造影剂外溢、血管畸形、假性动脉瘤等,有31例找到明显的出血部位,止血治疗成功,有效率为91.18%;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中,发生再出血者2例(5.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急诊胃肠道动脉性大出血患者采取动脉造影治疗,可迅速判断出血部位,并予以动脉栓塞止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胆道大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附2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在胆道大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胆道大出血病人采用介入放射技术紧急行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行肝动脉分支出血点栓塞术。结果20例栓塞后出血均立即停止,2例再发出血,经再次栓塞后也成功止血:随访6月~2年均无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对胆道大出血诊断准确,止血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比手术具有显著优点,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经行前、后鼻孔填塞失败的顽固性鼻出血患,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基础上,行高选择性单侧或双侧颌内动脉末梢和面动脉异常病变血管内明胶海绵碎粒栓塞术。结果DSA发现17例患均存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颌内动脉末梢发育不良或畸形,3例伴有面动脉形态异常;17例均一次性栓塞治愈,随访8月至5年无再鼻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理想的方法;临床疗效迅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Bletilla striata as a vascular embolizing agent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METHODS We made a vascular embolizing agent from a Chinese medicinal herb, Bletilla striata (bai ji). From October 1991 to January 1995, 56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were treated by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ith Bletilla striata angioembolus, and 5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who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gelfoam embolization served as control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0-48 months.
RESULTS Embolization with the Bletilla striata powder produced extensive and permanent vascular obstruction, resulting in marked shrinkage of the tumor and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serum alpha fetoprotein (AFP) level. After embolization, les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ormed later. The treatment interval was prolonged to an average of 7 months. The 1-, 2- 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1.9%, 44.9%, and 33.6%, respectively, with a mean survival period of 19.8 months. All the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gelfoam embolization.
CONCLUSIONS Bletilla striata angioembolus is a good vascular embolizing agent for treating PHC.
  相似文献   

12.
膈下逐瘀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脂肪肝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脂肪肝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造成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并观察活血化瘀方药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活血化瘀方药能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肝指数和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水平(P<0.05);有降低动物血清、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的趋势;病理切片显示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能显著减轻模型肝脏损伤。结论: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脂肪肝模型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中药槐米及秦皮中分别提取、分离和制备芦丁及秦皮素,并进行紫外吸收特性测定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四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尝试利用化学计量学技术从整体上探讨无机元素含量水平与中药四性的关系,对115味中草药的32种元素的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多变量统计分析。以中药四性理论为依据的三类药物(温热药、平性药、寒凉药)中,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之一——线性判别法(LDA)的正确判断能力高达70.43%,显示了这115味中草药的数值分类结果和以中药四性理论为依据自然分类的良好的一致性;2个无机元素含量均值中,寒凉药类有84.37%高于整体,而温热药类和平性药类分别有90.62%和84.37%低于整体,进一步证明了中药无机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之一,揭示了微量元素含量和中药疗效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黄涛  毕旭东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43-1745
在复杂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时常面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问题。近年来,中草药在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尤其受到重视,高张盐水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增多,中草药联合高张盐水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将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鉴别易混中药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进行比较。结果:几组易混药材的吸收光谱明显不同,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部分中药材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常用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肝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所致肝毒性的临床表现与常见肝病相似,可出现急性肝细胞损害、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肝肿大、黄疸、胆汁淤积、慢性肝炎伴纤维化、肝硬化、暴发性肝衰竭或肝脏肿瘤等各种病理变化。停药后,多数肝脏损害是可逆的。常见的具有肝毒性单味药有黄药子、苍耳子、雷公藤、麻黄、苦楝子、番泻叶等;常见的肝毒性复方制剂有壮骨关节丸、疳积散、复方青黛丸、克银丸、小柴胡汤等。中药配伍及中西药联合用药均可导致肝毒性的发生;中药的药性与肝毒性也有关;引起肝毒性的原因除与中药本身的毒性有关外,与医者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及与患者本身体质也有关,季节、地域等因素也是引起肝毒性的重要原因。只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辨证施治,提高医术,合理用药,才是防止中药及复方制剂引起肝毒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服及注射用药以外,通过皮肤给药正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对传统给药观念的重要突破。临床实践证明经皮给药系统优点甚多。例如: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肝癌的用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2003~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文献51篇,应用频数法对其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应用频率较高,累计频率71.81%,其中以茯苓、白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柴胡应用最多。结论: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医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微循环角度阐明中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对1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于中药浴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中药浴可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P<0.01),加快血流速度(P<0.01),解除红细胞聚集(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