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位肠瘘是指十二指肠和距十二指肠空肠悬韧带 10 0cm以内的空肠肠瘘。 1997年 5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收治高位肠瘘 5例 ,均给予阶段性TPN和EN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中男 3例 ,女 2例 ,2 4~ 6 5岁 ,平均 47岁。其中外伤致十二指肠肠瘘 1例 ,空肠造瘘因扭转梗阻 ,再手术致造瘘口瘘 1例 ,肾脏手术致十二指肠降段 5cm缺损 1/ 2周 1例 ;2例系切口感染清创缝合时误伤上段空肠所致。本组 1例有 3个瘘口 ,1例有 2个瘘口 ,3例有 1个瘘口。 5例均系外院转来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感染 ,严重的水电…  相似文献   

2.
1990年~2002年,我院共收治肠外瘘患者10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23~70岁,平均42.6岁。其中胃癌切除术后食道空肠(胃)吻合口瘘3例,大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2例,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盲肠瘘2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小肠瘘3例。均行局部瘘口的引流、控制感染及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等非手术治疗。9例自行愈合,3周~3个月,平均6周。1例小肠唇状瘘患者经非手术治疗不能自愈,行肠切除吻合术治愈。全组均获随访,1~5年,平均2年,未发生与肠外瘘相关的并发症。2护理2.1心理护理肠瘘患者的病情变…  相似文献   

3.
肠瘘1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13例肠瘘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20~61岁,平均31.8岁。其中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肠梗阻术后肠瘘3例,低位小肠瘘3例,结肠瘘2例,直肠瘘3例。12例痊愈,1例自动出院。2护理2.1心理护理肠  相似文献   

4.
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治疗较困难 ,在手术治疗中 ,术式选择对病人预后有较大影响 ,我们通过探讨总结 ,对不能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病人作肠T型吻合造瘘术治疗 ,结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5年 2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 ,共 2 0例 ,男15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 66岁 ,最小 7岁 ;术前全部患者均诊断为肠梗阻 ,经过手术探查证实全部病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并坏死。其中小肠闭袢性梗阻引起肠坏死 4例 ,回结肠肠套叠引起肠坏死 3例 ,小肠扭转引起肠坏死 3例 ,乙状结肠扭转引起的肠坏死 7例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指肠瘘穿破腹壁或阴道与外界相通,是腹部手术后不多见但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本院普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共发生肠外瘘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1例,12岁,女3例,年龄32~78岁。例1为外伤性十二指肠穿孔,行十二指肠修补术后第12天并发十二指肠瘘,经保守治疗,术后第16天肠瘘自愈。例2为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第  相似文献   

6.
对31例腹部术后发生肠瘘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全面治疗。结果在进行一般保守治疗的8例低位小肠瘘中,6例瘘口自愈,1例3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治愈,1例死亡。12例结肠瘘在转流手术后11例治愈,1例死亡,死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小肠高位瘘行早期限制性手术及后期确定性手术,全部治愈。5例十二指肠瘘于3~6个月后行确定性手术。发生肠瘘的主要因素是手术,及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和治疗,并加强营养支持,对肠瘘的治愈有促进作用,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存活29例,术后切口裂开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新生儿硬肿症3例,出院肠梗阻再次入院1例,术后小肠结肠炎1例,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肠闭锁,其操作简单,安全,创面及创伤小,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并发肠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34例克罗恩病(CD)并发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肠瘘34例,其中多发瘘3例,肠内瘘4例,肠瘘以末端回肠瘘(16例)、回结肠瘘(13例)为主。手术方式主要为回结肠吻合口拆除重建13例,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17例。结果术后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者复发率为15.2%,低于未服药物者的32.4%;复发时间为21-67个月,明显长于未服药者的4-12个月。结论 CD合并肠瘘以肠外瘘为主,主要手术方法为瘘口切除与肠吻合,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降低CD合并肠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损伤术后并发肠瘘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 1980~ 1998年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 2 56例 ,其中手术后有 51例发生肠瘘 ,肠瘘发生率为 2 0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1例肠瘘中男 4 0例 ,女 11例 ;年龄 14~ 65岁。首次手术方式 :幽门旷置术 15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18例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5例 ,单纯破裂口修补、胃空肠吻合、十二指肠造瘘术 13例 ,空肠浆肌层补片修补 1例。损伤部位 :横部 2例 ,降部横部交界处 11例 ,余为降部。合并胰腺损伤 8例 ,胆道损伤 3例 ,非手术治疗瘘口不闭合而采用手术闭瘘者 4例。合并糖尿病者 6例 ,中毒性休克 13例 ,心肺功能不全者 7例 ;死亡 …  相似文献   

10.
Foley尿管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护理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高流量的十二指肠瘘 ,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为了加速瘘口的愈合 ,缩短治疗时间 ,我科应用Foley尿管堵塞瘘口治疗十二指肠瘘 2例 ,效果理想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例 1:患者 ,男 ,70岁。因“胆囊、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第 5天出现肠瘘 ,有 2 0 0 0ml/d的黄绿色液体自腹腔引流管引出。经T管、腹腔引流管造影确诊为“胆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术后第4 5天 ,经腹腔引流管造影证实瘘道已完全形成 ,在X线下拔除腹腔引…  相似文献   

11.
张春成 《护理研究》2004,18(4):317-318
为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我们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进行保肛切除术 196例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 7例 ,男 5例 ,女 2例。年龄 2 3岁~76岁 ,平均 49岁。原发性肿瘤距肛门 <7cm ;手术方式 :均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Dixon手术 )。 7例病人均采用吻合器吻合。吻合口瘘发生时间 :术后 3d~ 15d。处理方法 :非手术治疗 6例 ,采用引流管冲洗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1例行横结肠造口。 7例病人均获…  相似文献   

12.
肠外瘘是一严重的并发症 ,80 %是由于手术引起。 6 0年代肠外瘘的病死率为 4 0 %~ 6 0 % ,其后改善了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加强了抗生素的应用 ,营养支持治疗以及细致的监护 ,瘘口自愈率明显提高 ,病死率降至 2 0 %左右 ,其中营养不良所致死亡占病死率的 4 8%。本组资料收治肠外瘘 5例 ,除了肠外瘘的常规处理以外 ,全部予以营养支持。本文拟就营养支持在肠外瘘治疗中的作用谈一些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3~ 5 0岁。均为肠吻合或修补术后并发症。其中 2例为院外转入。原发病分别为绞窄性肠梗阻 1例 ,十…  相似文献   

13.
结肠造口还纳术是疾病治疗的最后阶段 ,可消除腹部造口的不便 ,免除造口的并发症 ,减轻疾患所致的心理创伤。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但文献报道造口还纳术有 2 4 .0 %的病死率 [1 ,2 ]。对我院 1996~ 2 0 0 3- 0 3经腹直肌横结肠造口及还纳术 4 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5例 ,女 8例。年龄 19~ 90岁。其中良性疾病 15例(外伤 11例 ,炎性肠病 2例 ,直肠膀胱瘘、直肠瘘各 1例 ) ,大肠癌 2 8例 (直肠癌 Dixon术后并发吻合口瘘后行横结肠造口 7例 ,Hartmann术后、仿 Hartmann术后 2 1例 )。肠癌患者中Dukes A期 5例 ,Dukes B期 2 0例 ,…  相似文献   

14.
高春江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F003-F003
1994 - 0 2~ 2 0 0 2 - 12间我院总手术例数为 2 32 1例 ,其中对 10 4例病人预置空肠营养造口管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0 4例 ,男 72例 ,女 32例 ,年龄 2 7~75岁 ,平均 6 2 .5岁 ,其中 6 0岁以上 6 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14例 ,上消化道大出血及幽门梗阻行毕二式胃大部切除术 13例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小肠部分切除术 2例 ,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 12例 ,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 13例 ,Roux -Y 5例 ,结肠癌至肠梗阻行结肠癌根治术 …  相似文献   

15.
肠外瘘(intestinal fiatula)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由于营养障碍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实施腹部手术3218例,发生肠外瘘9例,占0.28%,我们根据手术部位、肠瘘位置及病人营养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1~70岁,平均41岁。原发疾病:腹部外伤3例,消化道溃疡穿孔、肠道肿瘤各2例,阑尾周围脓肿、肠梗阻各1例。本组高位小肠瘘(十二指肠瘘及距Treitz韧带100cm以内的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贲门癌经胸腔手术与经腹腔手术治疗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所收治的 10 4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胸腔手术治疗 66例占 63 .5 % ,经腹腔手术 3 8例占 3 6.5 %。经胸腔手术肺部感染 6例占 9.1% ,返流性食管炎 5例占 7.6% ,心律失常 1例占 1.5 %。经腹腔手术肺部感染 1例占 2 .6% ,返流性食管炎 3例占 7.9%。两组手术均无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 ,无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无死亡。结论 :贲门癌行近端胃、食管部分切除经腹腔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胸腔手术 ,并且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4例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经8~12h积极保守治疗后给予一期切除吻合术,术后均治愈、无死亡;3例因腹膜炎立即施以一期切除吻合术,也均治愈、无死亡;2例经保守治疗2~3d后施以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1例治愈。25例采用改良Dudley术中灌洗,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9例采用传统Dudley术中灌洗,1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出现腹腔感染。15例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19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及死亡。结论加强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理解,切实做足充分的术中准备,掌握正确手术时机和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 1989年~ 2 0 0 1年 8月收治的44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 16例 ,横结肠癌 5例 ,左半结肠癌 2 3例。行Ⅰ期结肠切除吻合 2 7例 ,Ⅱ期肿瘤切除 10例 ,单纯肠造口术或捷径手术者 7例。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 ,肺部感染 8例 ,切口感染 5例 ;住院期间死亡 7例 ,术后半年死亡 16例 ,1年死亡 5例 ,2年死亡 3例 ,超过 3年死亡 6例。结论 :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梗阻近端肠段的病理变化轻重和全身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9.
肠瘘是腹部外科较为多见的严重并发症 ,尤其是高位肠瘘 ,一旦发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 ,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理生理改变 ,病死率高。近年来 ,我们对 7例高位肠瘘病人采取加强内环境及重要脏器功能监测 ,充分引流控制感染 ,联合应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 ,选择应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促进瘘愈合 ,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病例 ,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4 4~6 2岁 ,平均 53岁。其中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 2例 ,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十二指肠瘘 1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分析肠瘘的诊治经过,总结其诊治方法与经验,以合理选择治疗手段和时机,促进肠瘘愈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9例肠瘘患者的发生时间、诊断、引流、营养支持及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选择。结果本组29例,发生于术后17例,创伤6例,急性严重感染6例。十二指肠瘘2例,高位小肠瘘4例,低位小肠瘘6例,结直肠瘘17例(其中合并阴道瘘1例,合并膀胱瘘3例)。29例中6例保守治疗自愈,18例手术治疗(肠瘘发生早期确定性手术3例,永久性造瘘2例,肠瘘发生早期非确定性加保守治疗后适时实施确定性手术13例)全部病愈,5例死亡(全身复合伤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晚期肿瘤合并心、肺疾病各1例及小儿严重感染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非确定性手术、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及恰当地进行确定性手术是肠瘘重要的治疗环节;处理并发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术后瘘的治愈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感染和肠瘘晚期并发重要脏器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