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加强和改进新生儿脐膨出的围手术期处理技术,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新生儿脐膨出的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结果15例患儿存活,生理和心理上未留下后遗症.结论严格无菌的创面处理和可靠而持久的胃肠减压可提高新生儿脐膨出患儿的存活率,远期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
王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25-2426
目的加强和改进新生儿脐膨出的围手术期护理技术,提高存活率,深入研究并探讨体温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膨出患者修复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及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新生儿脐膨出的围手术期相关体温护理措施。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保持体温及体液平衡,严格保暖,及时补液,预防低体温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结果17例患儿均成功存活,生理和心理上未留下后遗症。结论新生儿脐膨出修补术应及早进行,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高。但由于腹腔脏器暴露引起水分和热量大量丢失,且未成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不易维持稳定的正常体温,病后恢复较为困难,保持患儿体温至关重要。适当的体温护理干预可提高新生儿脐膨出患儿的存活率,远期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汉锦 《全科护理》2011,(34):3171-3171
新生儿脐膨出是一种先天性腹壁缺损畸形,由于胚胎发育期腹壁发育不全,导致腹内脏器通过腹壁缺损处连同腹膜一起向外突出.新生儿脐膨出一般以手术修补为主[1].近年来,随着小儿外科技术的进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新生儿脐膨出的存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做好新生儿脐膨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膨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脐膨出新生儿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杲其中12例患儿存活(全组存活率92.3%)。结论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术前对膨出部位组织的保护、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效和足够时间的呼吸支持、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探讨新生儿巨型脐膨出Ⅰ期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例巨型脐膨出患儿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8例患儿中14例经Ⅰ期手术及围术期护理均治愈,3例因入院较晚合并严重感染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而死亡,1例患儿行Ⅱ期手术治愈.巨型脐膨出患儿经及时Ⅰ期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会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儿先天性脐膨出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先天性畸形,是部分腹腔脏器通过前腹壁正中的先天性皮肤缺损,突出脐带的基部,其上覆盖薄而透明的囊膜~([1])。患儿以男性为主;先天性脐膨出患儿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如小肠闭锁、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膀胱外翻及尿道上裂。明确诊断后,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整体精细化护理是提高患儿存活率与治愈率的关键。因此,术前给予保暖、保护腹部囊膜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  相似文献   

7.
总结12例巨型脐膨出新生儿应用新型silo袋行分期修复术后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低体温新生儿做好保暖,掌握囊膜及肠管的监护注意事项;巨型脐膨出回纳后,常引起腹内压增高,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呼吸情况;做好silo袋卡扣处皮肤护理,预防伤口感染;根据患儿喂养耐受情况做好营养支持.12例巨型脐膨出新生儿应用新型Silo袋行分期修复术,经积极处理与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其中1例因家庭经济原因病情好转要求自动出院,余11例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刘俐  赖红梅 《护理研究》2005,19(9):1877-1878
脐膨出是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约5000个~10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它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期间受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发育成腹前壁的4个褶在脐部未完全融合,内脏未回纳腹腔而形成。腹壁缺损大小不等,直径多在6cm~10cm,通常把缺损直径大于6cm者称巨型脐膨出。我科于2004年11月17日为1例巨型脐膨出新生儿实施修补手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患儿病情稳定,伤口Ⅰ期愈合,择期行Ⅱ期手术。现将有关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俐  赖红梅 《护理研究》2005,19(20):1877-1878
脐膨出是先天性腹壁发育畸形,约5000个~10000个新生儿中有1例,它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期间受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发育成腹前壁的4个褶在脐部未完全融合,内脏未回纳腹腔而形成[1]。腹壁缺损大小不等,直径多在6cm~10cm,通常把缺损直径大于6cm者称巨型脐膨出。我科于2004年11月17日为1例巨型脐膨出新生儿实施修补手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患儿病情稳定,伤口Ⅰ期愈合,择期行Ⅱ期手术。现将有关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足月剖宫产,出生3h后转入我院,体重3.2kg,生后即发现脐部有8cm×7cm×6cm包块向外突出…  相似文献   

10.
纪红丽 《天津护理》2011,19(1):19-20
总结8例经囊膜悬吊顺序还纳脏器治疗新生儿巨型脐膨出的护理。术前保护囊膜的完整,防止感染,破裂,出血;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防止伤口裂开和伤口感染,合理补液,精心喂养,观察腹部情况。囊膜悬吊一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巨型脐膨出方法安全简单经济,未发生合并症,经牵引治疗均达到手术标准,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前的2011年1~12月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实施PDCA管理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要素管理、环节管理、终末管理等。分析存在问题,对照工作标准,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急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各病种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仪器、设备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陈雪媛 《当代护士》2014,(5):186-188
目的:对改良后的急诊护理管理在护理流程及时效性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接收的108例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为改良护理管理前接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60例为改良后接治患者,列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在急诊护理过程中的流程及所用时间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和分析其评价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急救时效性及临床效果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中以抢救使用时间和存活率方面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提高其护理时效性有显著意义,并且可有效的提高急救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28例老年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饮食营养、动静脉内瘘、预防感染、心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营养不良、感染、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肺癌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27例顺利康复出院,其余9例手术后1~3周内死亡,存活率为75.0%; 对照组中19例顺利康复出院,其余17例手术后1~3周内死亡,存活率为52.8%。2组患者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和身心状态,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对15例75岁及以上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护理要点。包括呼吸道管理、神经系统观察、循环系统监护、保持血糖稳定、维持氧供与氧需的平衡、准确记录出入液量、保持引流管通常、保证营养、预防切口感染、患肢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15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失访1例,其余14例随访6个月至2年,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脑出血,其余患者无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有针对性地做好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括扩大骨窗减压术2例),同时行内外减压术5例。非手术治疗9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25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无植物状态生存(PVS)。【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有针对性的动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早期确诊;而合理的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Ⅲ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为临床处理提供更合适的方案。方法采用COX模型回归分析 2 4例Ⅲ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特征、年龄、肌浸深度及宫腔深度 6个预后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治疗方法与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率影响最大 ,肌浸深度与宫腔大小对生存率影响最小 ,年龄与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Ⅲ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以综合放疗加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优 ;年轻患者辅以化疗或激素治疗能否防止远处转移及提高生存率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Although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is now regarded as essential in trauma care, the effect on clinical result remains uncertain. We conducted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to figure out the role of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in trauma care.

Materials and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enrolled in the trauma database of our trauma center were reviewed for the period of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During this period, we have evaluated how many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were conduct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on trauma care.

Results

Based on our institutional trauma database, medical records of 2017 patients were reviewed (male/female, 1475:542; mean age, 50.03 years). Their mean injury severity score was approximately 26.28. Among them, 111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The number of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up to 15% (P < .005).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hang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been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for traumatic vascular injury, was higher than possibility of survival from trauma injury severity score (86.4% vs 65.59%).

Conclusion

The need fo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in trauma care is increasing. Although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could not affect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in trauma care, it can improve survival rate remarkably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vascular inju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手术要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70例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均行Ladd手术治疗,术中发现Ladd索带压迫55例,空肠上段膜状粘连36,盲肠压迫1例,肠扭转51例,肠坏死7例。伴发消化道畸形14例(20%),其中十二指肠闭锁3例,环状胰腺2例,空肠闭锁2例,异位胰腺2例,先天性短肠综合征1例,美克尔憩室1例,脐膨出1例,十二指肠异位甲状腺1例,十二指肠旁疝1例。治愈65例,治愈率92.9%。1例手术后近期症状改善不明显,因广泛肠坏死;术后放弃治疗4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不全梗阻,可反复发作,通过影像学检查大多可明确诊断。传统的Ladd术治疗效果满意,若无并发广泛肠坏死或其他严重的先天畸形,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6例成功转出ICU,3例死亡,死亡原因均为MOF(其中1例家属自动放弃)。结论:精心的护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相当重要,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功能,加强导管护理,按患者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