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为提升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质量,医院于2018年11月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2018年3~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手术室700份低值耗材管理记录展开调查研究,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手术室低值耗材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升低值耗材管理质量,降低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综合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医院综合病区2017年5月~2018年4月沿用传统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4月实施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药品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实施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病区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综合病区实施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降低缺陷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和药品不良事件,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为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医院于2018年11月起,构建实施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2018年2~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就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就诊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对保证患者诊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9年7月开始应用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医院安全管理,2019年1~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院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院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医院感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医院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量化考评在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开展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活动,针对医院感染问题制定量化考评方案,由护士长带头成立管理小组,通过调研了解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环节,制定量化考评细节,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统计实施前后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率。结果:实施后口腔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口腔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率、医疗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率、环境管理制度执行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量化考评方案应用于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耳鼻喉病房2017年1~3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252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4~6月收治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23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各项目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耳鼻喉病房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医护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2月起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96例患者,实施后有10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负面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人员综合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患者负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方案,提升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自2018年4月起在泌尿外科成立专项管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方案调整,实施分片、培训、包干制度,针对泌尿外科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调控,明确各小组管理职责,细化管理项目。2017年4月~2018年3月为实施前,2018年4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统计实施前后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情况,比较管理质量评分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泌尿外科的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成立专项管理小组,能够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各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6月开始通过多系统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将HIS、LIS、OA和集成平台配合院感系统进行多系统协同管理。2018年5月~2019年5月为实施前,2019年6月~2020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结果:实施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多系统网络信息化平台进行感染管理,可以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在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4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8月起实施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2017年12月~2018年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00例,研究期间共有76名医护人员。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结果: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和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在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转运和交接的改进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手术室患者转运和交接等工作进行持续改进,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转运和交接的改进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持续工作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手术室工作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三维质量评价体系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三维质量评价体系,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管理中添加三维质量评价体系,可以从三个维度全面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该评价体系对于制度的落实具有督促作用,使得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上升,医护人员的自我效能也得到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探讨改进策略对医院感染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考察、分析,总结出应对措施,并于2017年3月在内科病房予以实施,将2017年3月~2018年5月实施应对措施后和2016年1月~2017年2月未实施两时期的病房感染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发现,感染管理存在医护人员对感染相关知识不足、重视度低,感染病例漏报、迟报情况较多,抗菌药物使用不严谨、感染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及医疗废物处理不科学等不足。针对不足实施内科病房感染管理改进策略后,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内科病房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实施前,且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强化科室监管、严抓抗菌药使用、强化医疗废物管理、提升职员素养等应对措施可显著提高内科病房的管理质量,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并显著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医院医疗废物处理中积极实施项目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18个科室常规医疗废物管理资料,共45份,设为实施前。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加强项目管理的资料,共45份,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对相关医疗废弃物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在内部交接运送及登记、处置室物品存放及标识、临时存放点设置及相关用具配置、废物分类收集等不良项目发生率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可有效减少废物处理不合格率,有效改进内部交接,正确存放物品及分类,同时促使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有所提升,此管理模式在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屏障技术放射安全管理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9年7月起正式开始使用屏障技术,在常规放射安全管理方法基础上进行细化,尤其强调流程划分,分阶段依照特征强调安全特征,包含放射废物、放射器械及放射类紧急事件等方面的整改。2019年7月~2020年6月为实施后,2018年7月~2019年6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放射类废物处理设施、应急处理方案、个人护理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屏障技术作用原理,详细划分常规放射安全管理方法流程,可有效降低放射科医护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提升患者就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诊疗服务环境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为提高诊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做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自2017年1月起全面推进"人""环境""健康"等和谐环境的创建,2017年为实施后,2016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随机选择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诊疗环境,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对促进医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升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中药饮片管理养护质量,医院中药房从2021年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2021年为实施后,2020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0份中药饮片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差错事件和不良事件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用药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药房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能明显提升药品管理水平,提高中药饮片贮存管理质量和养护合格率,减少中药饮片管理和使用差错事件、不良事件发生,进一步保障中医诊疗用药患者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SBAR报告流程的构建在控制管理医疗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19年3月起应用实施SBAR医护沟通模式,2018年8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2019年4~10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护沟通问题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占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SBAR医护沟通模式应用于消化和肿瘤科的管理,可以降低医护沟通所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与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2月起对诊疗器械消毒实施规范化管理,2018年6~11月为实施前,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的诊疗器械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与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消毒质量,降低口腔科医疗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评价运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7月起运用有关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2017年1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漏报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其发生率及漏报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有益于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最终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