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卫生部于1985年底颁布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GB5294-85)后,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在全国卫生系统相继开展,浙江省于1986年开始筹建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并于1987年参加了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质量控制比对,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1987年底,我省在杭州市选择了省、市、区级医院中的13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  相似文献   

2.
广西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 ] ,我们从1 990年起对我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现将1 999~ 2 0 0 0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一、仪器和方法1 仪器 :英国VINTEN公司的TLD 654型热释光仪 ;北京2 61厂的FJ 41 1型热释光退火炉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的高灵敏LiF(Mg ,Cu ,P)粉未 ,封装 50mg在塑料管中 ,装入圆型工程塑料盒内。2 整个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经最优化选择 ,测量不确定度≤ 1 0 % ,最小探测阈为 7 74× 1 0 -1 C·kg-1 。3 退火程序 :2 50± 1℃退火…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调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压力负荷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一般健康量表及放射知识问卷,对22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压力分值最低,为18.18±6.12.工作人员的压力分值和健康分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4).19.1%的人表示有时会因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性而有压力.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采取针对性的减压和心理干预措施,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1994年度中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1994年度中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程荣林王建超何志坚王其亮全国卫生系统各级放射卫生监督监测机构,1994年度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开展了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和执法检查工作,现将30个地区的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教学科研...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涪陵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严格控制其受照射剂量;为放射职业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在200l~2002年对重庆市涪陵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了监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7年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我市放射卫生防护的监督、监测和管理水平,给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提供剂量依据,我们对市辖7个县市区的510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一、材料和方法仪器用RGD3型热释光剂量测定仪,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HW3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采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放放射工作人员证和进行放射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目的是获取、评价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并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作者报道了1999~2001年3年间江苏省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 2 0 0 1年对邳州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放射工作人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放射工作人员及正常使用的X射线机。X射线机检测使用国营二六二厂生产的X γ射线FJ 347A计量仪 ,测试前进行校正。测试按GB 82 79 87标准及《江苏省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检测规范》要求进行测试。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二、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情况1 邳州市共有医用诊断X射线机 64台 ,其中市级医院1 5台 ,镇级医院 47台 ,企业 2台。机器容量分布为 30mA 3台 ,占 4 69% ;50mA 1 1台 ,…  相似文献   

9.
新疆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李吉文,邹文良,朱东升,郑延,刘宗辉,高建平,于丽从1986年起,在新疆开展了放射性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至1993年共监测了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1385人次,现把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结果报告如下:1仪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笔者从 1998年开始在重庆市对X、γ射线外照射个人剂量进行了连续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 监测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剂量元件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生产的LiF(Mg ,Cu ,P)粉末 ,测读仪器为FJ 4 2 7A型微机热释光剂量仪。采用FJ 4 11型退火炉经(2 4 0± 5 )℃退火处理后的粉末封装在小塑料管中 ,每个元件包含 3个平行样品。封装好的小塑料管 ,以使用单位自取和邮寄方式发放 ,剂量计佩带在工作人员外衣的左胸前。监测周期为 2~ 3个月 ,按时发送和回收。2 质量控制 :参加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009-2018年间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布情况,预防和控制放射性职业照射的风险.方法 以2009-2018年委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为研究对象,共50 070人.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江苏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职业性照射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队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省内1950—1980年间在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医用X射线工作者为放射组;同一医院同时期未从事过放射工作的内科、五官科、儿科等医务人员为对照组形成调查队列。计算该随访队列1950—2011年累计观察人年数,并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计算调整性别、年龄等因素后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各种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结果 本次队列共完成随访7 703人,其中放射组3 961人,对照组3 742人,总体观察人年数为315 309人年,失访率为6.92%(533/7 703)。1950—2011年期间肿瘤患者共计819人(恶性肿瘤771人),放射组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体癌和全部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1(95%CI:1.11~1.55)和1.33(95%CI:1.13~1.57)。其中放射组罹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提高(RR=1.45,95%CI:1.00~2.09)。结论 江苏省医用X射线工作者罹患肺癌、实体癌以及全癌的相对危险度明显提高,可能与其长期接受慢性小剂量职业照射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并分析2017年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我国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相关数据,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17年从事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工作人员共361727人,医学应用人数占81.6%,工业应用人数占18.4%。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53和0.270 mSv,从事医学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工业应用(Z=48.547,P<0.05)。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间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6.217,P<0.05),从事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类别(Z=2.877~26.967,P<0.05)。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361、0.397和0.308 mSv。工业应用中,从事工业探伤和测井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显著高于其他5类工业应用职业类别(Z=4.172~36.908,P<0.05)。结论我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满足国家法规标准要求。从事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工业探伤和测井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相对偏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设施等,以减少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频率用于辐射危险评价及预测电离辐射诱发肿瘤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固定人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放射诊疗工作人员336例(按工种分为X射线影像诊断组、CT影像诊断组、介人放射学组和放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 112例;其中,经血型鉴定为MN杂合个体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为176例,健康对照者为58例.分离、固定、荧光免疫标记外周血红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按照BR6-1WI方法,分析GPA基因突变频率;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3-氨基苯甲酰胺指数实验(CB微核+3AB指数实验),检测DNA损伤修复能力以反映研究对象的个体易感性.结果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2.29~11.48,P<0.05),尤其是介入放射学组的GPA NO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X射线影像诊断组(t =2.01,P<0.05).GPA NO基因突变频率受放射工龄、累积剂量和3AB指数的影响作用明显,而GPA NN基因突变频率仅受放射工龄影响,与累积剂量和3AB指数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对于职业低剂量电离辐射受照人群,GPA NO基因突变频率可较好地反映电离辐射诱发的DNA损伤效应和个体的辐射易感性,较GPA NN基因突变频率更适宜和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系统,掌握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根据不同的需求,完成了系统的设计。结果 初步建立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与职业健康监测系统。系统有4个模块,3个级别的用户,系统运行平稳。结论 通过数据的收集,掌握了放射诊疗活动中存在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某些关键风险点,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和修订法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730名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与眼晶状体混浊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一个体检机构1 007份在岗放射工作人员一个完整年度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放射工龄后,估计不同职业照射岗位眼晶状体混浊的风险比值比(OR)。眼晶状体混浊按照部位分为皮质部、核部和后囊下混浊。任何一只眼睛的晶状体出现混浊即记为混浊。结果 信息完整能够进行统计分析的有730例。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各部位混浊率为10.27%。诊断放射学与放射治疗组(普通放射诊疗组)、介入组、核医学组、工业应用组混浊率分别为9.07%、11.11%、18.18%、9.33%。与放射诊疗组相比,介入组、核医学组的放射工作人员更易发生后囊下晶状体混浊,OR值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0 (1.23~7.33)、4.12 (1.68~10.11)。结论 长期慢性接受小剂量照射从事介入、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尤其是辐射所致特异的后囊下晶状体混浊检出率显著高于放射诊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分析2015-2019年内蒙古地区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辐射防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个人剂量登记系统采集内蒙古地区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各年度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外照射个人监测异常结果及调查,分析异常结果剂量区间分布、职业类别分布、不同职业类别异常结果发生率、异常结果发生原因以及异常值高低的影响因素,为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提出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我国19个省份上报的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监测结果超过1.25 mSv的389例异常结果数据及相关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异常结果的剂量分布区间主要在1.25~5 mSv;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异常结果占比最高,为59.64%;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异常结果发生率最高,为4.17‰。异常结果主要是不规范佩戴或操作个人剂量计导致;东部地区的异常值较其他地区高,中位数为6.41 mSv;原因不详组异常值较其他组高,中位数为10.32 mSv。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广东省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电离辐射剂量水平和眼晶状体异常现况,分析眼晶状体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广东省粤中和粤东地区60家医院的 1 501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眼晶状体吸收剂量(DL)和健康检查资料,分析眼晶状体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眼晶状体吸收剂量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P25,P75)为4.86(2.99, 7.90)mGy,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剂量M分别为5.14和3.94 mGy; 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剂量中位数分别为2.95、3.51、5.06 mGy;放射治疗、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职业类别的剂量M分别为4.05、4.84、5.39、6.71 mGy; 护士、医师、技师岗位的剂量中位数分别为3.48、5.03、5.03 mGy。不同性别、年龄、放射工龄、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医疗机构级别、职业类别、岗位的剂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6.72,H=389.64、511.17、70.29、53.29、49.06、39.89,P<0.05)。研究对象眼晶状体皮质密度增高检出率22.45%(337/1 501),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为8.19%(123/1 501)。 皮质密度增高检出率随着年龄、放射工龄、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医疗机构级别、DL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χ2=366.36、313.77、15.18、21.61、92.13,P<0.05)。眼晶状体浑浊检出率随着年龄、放射工龄、医疗机构级别、剂量增加呈线性递增趋势(χ2=69.64、67.65、67.65、37.37,P<0.05),随着接触放射起始年龄增加呈线性递减趋势(χ2=4.2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皮质密度增高的影响因素(χ2=165.98,P<0.05),年龄增加发生皮质密度增高的风险增高(OR=1.33,95%CI: 1.27~1.39)。年龄、放射工龄、职业类别是眼晶状体浑浊的影响因素(χ2=25.78、4.99、6.88,P<0.05)。年龄增加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增高 (OR=1.17,95%CI: 1.10~1.24);放射工龄增加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增高 (OR=1.06,95%CI: 1.01~1.12);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发生眼晶状体浑浊的风险高于放射诊断学、放射治疗与核医学(OR=2.59,95%CI: 1.27~5.25)。结论 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与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异常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放射工龄、职业类别均是眼晶状体浑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