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联体+智能化”服务模式对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的作用。方法:自2020年7月起依托互联网建立中医医联体云计算医疗信息平台,形成紧密型中医智能化医疗联合体。2019年7月—2020年6月为实施前,2020年7月—2021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中医智能化医疗联合体内部间季度转诊量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中医诊疗量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中医服务能力各项评分及就诊患者对中医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联体+智能化”服务模式有利于提升中医基层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质控管理小组在神经内科中医技术规范化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20年实施中医质控管理小组模式,将2019年的2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0年的2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中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科室中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内科构建中医质控管理小组模式,能促进临床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改善临床整体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在消化内科的构建与成效。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于2021年1月构建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在中医四诊、辨证施护、中医特护、中医科研方面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在资源调配、护理流程、风险控制、绩效评估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消化内科的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及推广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改善了护士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价,也推动了护理服务质量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儿科医联体内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护理同质化平台的效果。方法:浙江省兰溪市于2019年7月起在儿科医联体内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护理同质化平台,对医联体内成员医院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培训,2019年2~6月为实施前,2019年7~1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10家参与儿科医联体的基层医院内科就诊的患儿各1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的诊断费用、治疗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出院患儿家长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后患儿的诊断费用、治疗费用、平均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出院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儿科医联体内构建护理同质化平台,能有效整合区域内的护理资源,促进区域护理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基层医院儿科护理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小组在提升老年科中医诊疗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医院老年科于2020年1月成立中医护理小组,将2019年1—6月的11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1—6月的113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穴位敷贴、刮痧、耳穴贴压、中药泡洗等中医护理技术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础运动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实施后患者对老年科中医诊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小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科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精神状态及自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医院中医特色护理临床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肤科开展特色中医治疗项目的护理实践与效果分析。方法:2021年1月起医院皮肤科开展特色中医治疗项目,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皮肤科护士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内容、就诊环境、就诊体验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科开展特色中医治疗项目的方案切实可行,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提高皮肤科的护理服务质量,促进了皮肤科中医护理科研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中医药特色门诊非医疗服务体系再造流程及思路,分析其实践效果。方法:某公立综合性医院门诊于2023年1月开始开展中医药特色门诊非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门诊中医药文化建设、导诊服务、分诊服务、中医预问诊服务、中医药医疗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中医药特色门诊非医疗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在挂号、候诊、复诊、取药、退药等非医疗服务流程所耗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药特色门诊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公立医院中医药特色门诊非医疗服务体系再造流程及思路切实可行,可提高非医疗服务质量,缩短各个就诊流程所耗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医联体模式下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体系的建立方法与培训成效。方法:以2017年7月~2020年6月医院的9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起以医联体构架为基础,围绕三级医院的中医护理技术优势,建立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体系,并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2017年7月~2018年12月)和培训后(2019年1月~2020年6月)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护士在培训前后对自身中医护理技术的自评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中医护理操作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在岗位胜任能力、独立操作能力、医护配合能力的自评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构建医联体模式下的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效果,确保了基层护士能够在培训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改善了护士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对老年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6月。2021年7—12月期间老年病科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设为实施前。2022年1—6月期间老年病科实行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采用调查+整改的方式进行护理管理改革,设为实施后。不同时期各随机抽取90例患者参与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护理安全、辨证施护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在对中医诊疗设备掌握、护理项目操作熟练程度、主动介绍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对中医适宜技术适用范围及疗效的认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查并落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能够显著提升老年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了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也改善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康复理念的综合管理体系在提高康复科管理水平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医院康复科于2021年4月构建和实施融入中医康复理念的康复科服务综合管理体系。2020年4月—2021年3月年为实施前,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医疗设备设施的管理质量、护理质量质控指标及护理工作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自我效能和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后医疗设备设施故障率明显低于实施后(P<0.05),而医疗设备设施每月隐患排查次数、每月关键部件更换次数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在中医症候辨析能力、中医康复护理操作能力、健康教育、并发症管理、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中医护理操作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对中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中医治疗的依从率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在康复科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在康复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中医药特色护理干预措施,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随机选择18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于科室中医护理技术的各项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特有的护理技术应用到医院康复科就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本身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改善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肿瘤科于2023年1月调整管理模式,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将2022年7—12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1—6月的7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患者在生理状况、情绪状况、社会状况、功能状况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的辨证施护能力、护理记录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安全防控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整管理措施,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肿瘤科的临床应用,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对肿瘤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护患关系教学课程构建,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8~2019年为研究时限,其中2018年急诊采取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期间注重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护患关系教学课程培训,为实施后。从不同时间急诊患者中各随机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护患沟通指标。结果: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就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方式评分、护患沟通技巧评分、文明用语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构建基于中医文化的急诊和谐护患关系教学课程,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投诉,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在外科的创新性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1月起对外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评分及实施前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后外科的综合护理能力、中西医护理实践、护理服务能力、持续质量改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外科护士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中医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对外科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8.8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把握外科护理工作特点,发挥中医优势与特色专科护理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中医体质分析方法探讨个体化医疗服务的新途径。方法:医院于2019年5—12月为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根据常规手术室管理流程设置个体化的管理方案,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根据流程完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工作,设为实施前。选择2020年1—8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从中医体质分析角度,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室管理方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适应性、情绪改善、手术配合、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管理方案在实践方式、思维能力培养、管理能力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专业发展潜能培养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中医体质分析方法指导手术室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实现个体化专科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医务人员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提升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22年1月起采用追踪管理法进行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2021年7—12月为实施前,2022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老年康复科的中医基础护理、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记录、中医护理安全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康复科护士在管理制度、护理流程、绩效评定、护理质控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患者在护理内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方式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追踪管理法进行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的调整,能够显著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评分,改善了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也提高了患者对老年康复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质评在中医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医院护理部自2019年开始试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观察护理质量的改进,将2018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基础管理融入泌尿外科专科管理在提升医学服务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医院泌尿外科自2021年1月起将中医基础管理融入到专科管理中,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泌尿外科护士共17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护理安全、护理记录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在四诊辨证、辨证施护、情志干预、膳食干预等方面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泌尿外科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基础管理融入泌尿外科专科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士的中医岗位胜任力,推动了泌尿外科管理质量的进步,也获得了护士的认可,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促进中医妇科患者安全使用中成药中的价值。方法:医院从2021年4月开始正式推行临床药学服务模式,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2021年1—3月为实施前,2021年4—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在中医妇科就诊的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中成药用药不适宜处方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事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中医妇科中成药使用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提升用药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对于推动药学服务转型,提升药学服务能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供需平衡机制探讨中医药管理在急诊管理中的策略优势。方法:医院急诊科自2020年7月起对收治的患者采用中医管理策略干预,2020年1—6月为实施前,2020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组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和科室综合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在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临床管理能力、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质量管理、风险安全监测、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学与西医学相整合后的急诊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层医学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