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化疗结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取晚期肝癌患者4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15例),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法案后,治疗组加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8×10<'4>/kg),观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1年、2年的肿瘤局部有效率分别为90%,60%.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0%,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化疗结合骨髓间充质十细胞输注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对心功能影响的超声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SCs)自体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成年兔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22只日本大耳白兔。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息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经过培养的MSCs经溴氮胞苷(BruD)标记后,直接注射到实验组动物左心室游离壁正常心肌组织与梗死组织交界处的心肌内。于术前1周,术后2、4周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内径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术后4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与α-横纹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术后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改善(P〈0.05)。缺血心肌内可见部分BruD标记的移植细胞已与宿主心肌细胞相连接,并分化为具有典型的肌小节和表达α-横纹肌动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样的横纹肌细胞,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细胞排列方向平行。结论自体移植的MSCs可在急性梗死心肌内生长、发育、分化,并逐渐分化为心肌细胞取代瘢痕组织,影响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体脑脊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体脑脊液为诱导剂,体外诱导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从形态学、免疫组化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诱导后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自体脑脊液诱导后的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神经干细胞改变,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表现相应的特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结论 白体脑脊液能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4.
刘长铁  袁旭娟  马勇 《江西医药》2011,46(3):217-219
目的探讨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空心椎的效果。方法将1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查组;在同一兔中在L1-L7中随机各取3个椎体建立空心椎模型,分别植入CPC/MSCs复合材料为实验组、单纯CPC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内不加任何物质为阴性对照组。观察术后8周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生物力学测定各实验椎体、正常椎体对照组和未实验空心椎模型组的压缩强度值和刚度值。结果(1)术后8周组织学所见为实验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活跃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明显,与周围骨结合良好,CPC逐渐吸收降解;阳性对照组炎症细胞浸润少,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到膜内化骨形成新骨样组织,与周围骨结合欠佳,CPC降解吸收慢;阴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到纤维结缔组织修复、血肿机化,及部分新生类骨质生成,血供丰富。(2)正常椎体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平均强度和刚度比较P〈0.01,而正常椎体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P〉0.05;阳性对照组与正常椎体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CPC/自体MSCs复合后有持久的骨诱导作用,加速骨的生长并能协同加快CPC的降解,使其与新骨形成后的生物力学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亚  王晓东  张德强  刘新晖  王科文  张锡庆 《江苏医药》2004,30(8):561-562,F00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能力。方法选用不同代次的MSCs,使用条件培养基,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钙盐沉积及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MSCs在条件培养基中,15d后可见细胞变为多边形,碱性磷酸酶和Ⅰ型胶原染色阳性,形成钙结节,表现成骨细胞分化特点。结论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成功诱导人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在骨组织工程学方面MSCs作为种子细胞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5,(7):493-49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有效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临床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细胞治疗组7例和药物治疗组10例。细胞治疗组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细胞,并在肠镜直视下局部黏膜下多点注射,每点注射细胞量约1.0×107个,每间隔30 d注射1次,共注射3次;药物治疗组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结果:细胞治疗组达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100%。药物治疗组达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无缓解1例,有效率90%。随访3~14个月,细胞治疗组完全缓解的5例中无一例复发,另外2例症状无加重。药物治疗组9例中3例第2个月复发再次治疗,另4例分别在第3,5,10个月再次复发。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可靠、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医药保健杂志》2007,(7X):35-35
2007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和血液科合作。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填补了我区医疗领域的空白.使我区在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运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配合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 年10月至2010年10月57例 ACL 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1)及对照组(n=26),移植物均采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实验组在手术时配合运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术后 3、6、12 个月进行随访,共5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实验组28例,对照组24例.测量患者双膝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二者之差(健侧-患侧),运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以及 Lysholm 评分测评患者主观感觉状况.结果 术前上述数据在两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在术后每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双膝活动度之差、IKDC 评分及Lysholm 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IKDC 评分及Lysholm 评分在每个时间点较对照组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种差异似乎有缩小的迹象;两组关节活动度之差在术后3、6个月时表现出了明显差异,但在术后 12 个月时差异消失了.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配合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 ACL 的临床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腱重建,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在早期缩短移植物塑形改造时间,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缺血后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缺血后肢的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注射干细胞培养液组(对照组);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组)。抽取自体骨髓行干细胞体外培养,移植到兔缺血后肢,以ECT检测其血流变化。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移植到兔缺血后肢,ECT检测显示在2周后移植组兔后肢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兔缺血后肢血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植入急性心肌梗死 (AMI)区的转归及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冠脉转运的方法将幼猪自体骨髓MSC移植至AMI区 ,8周后观察MSC的分化、促血管生长情况 ,用核素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的改善及心脏功能变化。结果 移植的细胞表达β肌球蛋白重链 (β MHC)和连接蛋白Connexin4 3,8周后 ,治疗组心肌灌注显像明显改善 ,毛细血管密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骨髓MSC经冠脉转运在心肌微环境下可向心肌细胞分化 ,并能促血管生成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3年7月-2005年6月共对36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猪应用单纯直接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直接贴壁法两种方法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效率,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方法。方法取滇南小型猪的骨髓液用单纯直接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两种方法分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绘制其生长曲线,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生物学形状。结果直接贴壁法收集到的细胞扩增速度较慢,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到的细胞扩增速度较快,细胞培养后成梭形。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较单纯的直接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效率更高。体外培养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稳定,增殖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方法用DMEM培养液冲洗引产胎儿的骨髓腔,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浓度调整到5×105个/ml,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1ml/孔),放在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d换液1次继续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接种后4h部分细胞开始贴壁,24h大量细胞贴壁并且胞浆伸出突起,变成梭形,培养10~14d后细胞融合成片铺满瓶底;传代培养的细胞1h即可贴壁,4h细胞开始伸展扩大,7~10d即可铺满瓶底。结论用密度为1.077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胎儿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取SD大鼠骨髓冲洗液,去掉经自然沉淀的血凝块、骨组织、肌肉组织、筋膜组织等沉淀物,离心收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通过显微镜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形状。结果原代培养的呈梭形、多边形或星形,这3种细胞中梭形细胞最多,传代后仍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经过2~3次传代培养,细胞融合生长时,呈放射状或旋涡状生长。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存在于骨髓网状间质的非造血干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向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中胚层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细胞CD29抗原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茜素红染色有橘红色磷酸盐胞外基质沉积。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BM-MSCs方法,分离出的BM-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慢性乙型肝炎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同样用促干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氨基酸、血浆及人血白蛋白常规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同时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移植治疗。分别对每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时及其后1个月各做血清ALT、AST、ALP、GGT、TBi I、DBi I、ALB、GLB、BUN、Cr、PT、PTA检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移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加急性肝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植入幼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对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冠脉转运方法,将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幼猪自体骨髓MSC植入心肌梗死区,8周后行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移植的MSC可通过毛细血管内膜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8周后移植的MSC在心肌内微环境诱导下可心肌化及血管化;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提高(32.75%vs49.86%,P<0.001).结论MSC移植通过促进血管及心肌再生,改善心肌灌注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34髋)ARCOⅠ、Ⅱ期的ANFH患者采用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本组优15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细针多孔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牡荆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骨髓单个核干细胞(BMMN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及存活情况,比较两种干细胞移植的优劣性。方法雌性Lewis大鼠45只按随机抽签法分3组:对照组、MSCs组、BMMNCs组。结扎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MSCs组和BMMNCs组均注射等数量(2×10^6)雄性MSCs和BMMNC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培养基。4周后超声检测左心功能、左心室前壁厚度,免疫原位杂交检测雄性鉴别基因sry片段的表达。结果MSCs组和BMMNCs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增加22.57%、24.09%(P=0.000),MSCs组和BMMNCs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前壁厚度增加(2.6±0.5)mm和(2.5±0.3)mm对(1.8±0.4)mm(P=0.000);免疫原位杂交显示MSCs组与BMMNCs组sry表达阳性,对照组阴性。阳性细胞的数量相比较,BMMNCs组高于MSCs组(66.50±6.59比46.67±4.64,P=0.000)。结论MSCs和BMMNCs移植均能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减轻左心室重构;移植4周后在受体心肌内存活干细胞数量BMMNCs优于M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