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接触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是接近患者,与患者交谈。接触精神病患者既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又要讲究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患者,为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护理。否则,工作必然受到影响。接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病理思维的影响,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其行为不能为正常人所理解。因此,精神科护理是以人类异常精神活动与行为的护理、保健、康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来达到精神康复为目的。在精神病学理论和护理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科等,解决与精神卫生相关的问题。因此,与病人接触沟通、良好相处,形成良性的护患关系,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一种细微而复杂的工作。现就临床护理实践中如何与病人接触与沟通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精神科护理》教学前后护生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萍  丁倩  潘大维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38-2139
国内外研究显示,公众对精神病患者普遍持有消极的认知态度。而对于直接接触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科工作人员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态度。作为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后备军的护生,对精神病人的认知将直接影响其对精神病人的态度及就业的价值取向。本调查旨在了解《精神科护理》教学前后护生认知的改变,以期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1].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患者的特殊性,稍有疏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2].为了解精神科护士的执业风险意识,作者对我院护理人员的执业风险意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建立科学的防御机制,有效的规避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实现患者的安全保障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精神科领域里,护理人员与患者互动和内外等科室的特点不同,时间多用在专业性关系的建立上,并希望借助此关系,帮助患者获得治疗效果,故也称为"治疗性关系"或"治疗性人际关系"[1].精神科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护士与患者的治疗性关系后延伸至其他护理工作.如果称患者为求助者,护士便是协助者.护士接触患者应是有目的主动过程.运用交往和沟通技巧,达到让患者表达需要和想法的目的,并联系观察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病态表现,帮助患者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功能,实现护理工作的目标.精神科护理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和与患者的沟通[2].  相似文献   

6.
护理人员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接触技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方式,护理措施上有其特殊性。精神科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密切,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完成各种治疗活动,同时还要抓住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巧妙利用各种渠道,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即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多,生活得最接近,情感交流最深,精神病人更加信赖护理人员。因此,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对病人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决定病人的病情发展和愈后。可见精神科护理人员言行的重要性。下面结合十几年护理工作经验,谈一点精神科护理人员言行的体会。1 护理人员言行在精神病人治疗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收治的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在一般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普通病房同期住院的16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一般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安全风险事件评估、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风险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3个月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结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显著提高精神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精神疾病患者处于精神障碍和心志迷乱状态下,需要精神科护士在生理心理上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照顾、帮助、教育。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精神科护士负性心理反应增多,护理质量下降。因此,对产生的负性心理根据不同原因适时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提高精神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维护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护理人员与精神病患者的交往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日益被人们重视。当人们处于一种陌生、恐惧、抑郁、孤独、焦虑、痛苦的心理状态下,语言艺术可以给人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人造成痛苦和绝望,语言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在医疗护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危险品接触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精神科病区出现的危险品接触率高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危险品接触率由44.92%下降到21.2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危险品接触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了对精神科工作的满足感,发挥了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孙巧云  黄瑞红 《临床医学》2001,21(11):64-64,F003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护士在与精神病人的交往过程中,除了运用有效的言语交流外,“体态语言”的运用也日益被人们重视。 精神科护士接触的病人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思维、意志的障碍,护士服务态度的优劣是通过体态和语言表现出来的,护士在与患者的交往过程中,护士的言行、举止等都能引起精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易导致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在精神科各个病区开展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加大人力资源配置,改变原有的护理工作模式,公示并落实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标准,加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开展特色服务,突出精神科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结果:提高了精神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增加了直接护理时间;降低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对全面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上海护理》2007,7(5):72-72
上海市护理学会组编的临床专科护理技术丛书之一《实用精神科护理》日前已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主编曹新妹。该书紧密结合精神科临床护理发展,注重实用性。内容为精神科护理学沿革及发展趋势、精神症状学、精神科基础护理及基本技能(其中详细介绍护患沟通的技巧及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与标准)、常见精神症状的护理、精神科应急事件的护理处置预案及流程、精神科患者的管理、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精神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精神科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精神科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董萍  徐萍 《上海护理》2012,12(2):53-55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受精神症状、无自知力、拒绝住院等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及防范的暴力冲动行为,无论对患者自身还是对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均构成威胁。而精神科护士由于与患者接触密切,更容易受到患者暴力攻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如何提高职业风险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因素。方法:提高护士素质,改善服务质量,改进与患者的接触和沟通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结果:提高了精神科护士职业伤害防护的能力,将职业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结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抵御职业伤害风险,确保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精神科护理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和加强健康教育,将会完善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茸。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进展,由于精神疾病愈来愈受社会的关注,人们对此认识逐步加深.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已不适应精神科护理发展需求,与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相矛盾,使护理纠纷发生率增加,护理质量下降.因此,我院结合精神疾病及患者心理特征,探讨影响精神科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总结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方法,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纠纷,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