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例重症恶性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少见但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发病率0.02%~3.23%[1,3]。它的发生与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有关,尤其是高效价或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其临床特点是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白细胞升高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升高。我院于2005年10月收治1例重症NMS患者,现护  相似文献   

2.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恶性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期发现NMS的危险因素及做好NMS患者的护理,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早期发现NMS的患者,1998年5月-2003年5月本研究对住院患者中发生NMS的8例患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e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可危及生命的神经病学急症,与使用神经阻滞剂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有关~([1]),也有少数报道与抗帕金森药物有关,主要发生在突然减量、停药或更换药物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玲  游咏  陈敏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1):73-7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NMS)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精神分裂症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致NM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有精神分裂症病史20余年,长期间断服用氯氮平,1周前出现多语、言语混乱、脾气暴躁等症状,加用氟哌啶醇,渐出现发热、意识障碍、四肢肌肉强直、吞咽困难,转我院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NMS,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相应治疗未再发作NMS.结论: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均可诱发NMS,氟哌啶醇为最常见的促发药物,且联合用药更易导致NMS发生,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抗精神病药恶性症状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平  黄金满  戴俊平 《中国康复》2007,22(3):216-216,F0003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致恶性症状群(NMS)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从住院病历中抽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25678例患者,按Levenson等提出的NMS诊断标准诊断为NMS的患者24例并进行分析。结果:25678例患者中发生NMS率为0.93‰,发生年龄平均(32.6±7.8)岁,男女比例为1.7∶1,单一用药7例(29.2%),其中使用氟哌啶醇4例(57.1%);合并用药17例(70.8%),其中使用长效制药11例(78.6%)。诱发NMS因素为脱水14例(58.3%)。共死亡1例(4.2%)。结论:NMS大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比女约多1倍,有逐年下降趋势。单一使用氟哌啶醇或合并用药(尤其合并长效制剂)较易发生NMS。脱水是个体因素中诱发NMS的最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防治个体诱发因素可减少NMS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利于NMS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指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是以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的症候群[1]。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1960年首次报道[2]。Bristow[2]认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当出现过度消耗、激越不安、脱水等情况随时能促发NMS,死亡率高达20%~30%。现将我科1例因喹硫平与丙戊酸钠联  相似文献   

7.
恶性症状群(简称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出汗、肌强直、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症状。本文对15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药物,高效价药,联合用药,气温过高,伴躯体疾病者发生NMS的可能性大。由于NMS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8.
恶性症侯群(NMS)是由多种药物引起的一种严重副反应,但主要发生于抗精神病药物。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锥体外系症状及白细胞增高等。一旦发生,进展迅速,后果严重,若治疗或护理不当,死亡率较高。本人根据在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eurotic maiignant syndrome,NMS)又称恶性症候群,为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多见于高效价药物大剂量治疗时,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2%~0.2%,欧美为0.07%~1.4%[1]。  相似文献   

10.
神经安定药引起的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Malignant Syndrome;NMS)是特应性可能致命的反应,凡服用任何精神抑制药(抗精神病药)或安定类药物和灭吐灵,以及停用左旋多巴等都可能发生NMS。使用精神抑制药或神经安定药的病人约0.5-1.4%发生NMS,其中男性病人多于女性。护士遇到NMS 的病人必须与其它严重疾病鉴别,例如发热伴有肌张力异常、恶性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或脑病、紧张症以及血清素(5羟色胺)综合征等。NMS 病人的病情很重往往直接送来急诊室求治。  相似文献   

11.
恶性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肌强直、意识障碍、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伴锥体外系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若是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1].  相似文献   

12.
<正>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简称恶性综合征,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1960年首次报道,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1-5])。因临床少见,临床医师接诊时往往关注机体脏器损害,而忽略病史,引起误漏诊。我院近期收治1例NMS,病初一度误诊,现回顾其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急诊医师对NMS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精神药物致便秘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5例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便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便秘发生率为41.48%。便秘的发生与患者病程、精神药物种类、剂量、合并用药有关。抗精神病药物以氯氮平发生率最高,氯丙嗪、氟哌啶醇次之。未发现便秘与年龄及合用安坦有关。提出  相似文献   

14.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高催乳素血症的关系。高催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抗精神病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主要与阻断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有关。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中,如何在长期疗效和最小副反应之间取得平衡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 精神抑制恶性综合征(NMS)早在1950年就有报道,系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重笃副作用,表现为全身肌痉挛、高热、意识障碍,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等,往往是致命性的。对本病的治疗为早期发现,中止抗精神病药、严格的全身管理,加上使用硝苯呋海因、溴隐亭、安定等药,使生存率显著提高,但仍有无效病例.欧美采用电休克疗法(ECT)治疗NMS 的报告有十几例,其有效性显示出ECT 对NMS 本身奏效或使残存的精神症状消退。作者有采用ECT 使数例NMS戏剧性改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氯丙嗪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抗精神病药物。它的山现开启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新纪元。止是由于氯丙嗪的发现,解除了无数精神病患者的枷锁,使很多精神病患者得以康复。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氯丙嗪在精神科临床应用仍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发现5例因长期服用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发生心性猝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针对本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肠梗阻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易患肠梗阻主要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精神病症状、环境改变、机体对抗精神病药敏感性与耐受性以及长期禁食或饮食不当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细致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处理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另外,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给予综合护理,适当药物或食物干预促进肠蠕动,均能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恶性综合征(NMS)~([1])是抗精神病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肌强直、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981年Toru等~([2])最先报道在帕金森病(PD)治疗过程中也可出现NMS。且PD相关的NMS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的并发症。帕金森撤药导致恶性综合征经常被国外文献报道,国内鲜有报道。我院近日收治1例病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NMS)是由抗精神病药引起的最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1 病历摘要 患者 男,23岁。3年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应用氯丙嗪和氟哌啶醇等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年前停用抗精神病药。20天前症状复发住精神病医院,服氯丙嗪  相似文献   

20.
精神科恶性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1960年首次报道,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明显的精神症状。从1960年-1980年代初期,全球约只有200例的病例被报道,但近20余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