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萍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2):153-155
上颌窦恶性肿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仅次于鼻咽癌而居第二位,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大多行上颌骨切除术,必要时行上颌骨联合根治术等。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切除上颌骨、硬腭、眶底等组织后,硬腭缺损.口鼻相通,致患者面部畸形,影响张口、吞咽、发音功能及其心理状态,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和康复指导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2007年4月.本科收治1例右上颌窦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帮梅  孟凡奇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94-2795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96例采用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与鼻内窥镜手术联合治疗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程度轻、出血量少、鼻窦引流通畅.经6~24个月随访,总有效率97.8%,治愈率92.5%,经精心治疗和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充分鼻腔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鼻冲洗是患者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围手术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对器官摘除及毁容的承受能力及对手术的耐受性,做好术前健康教育,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支持,排除患者对毁容恐惧的心理状况及极端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请心理医师进行心理辅导.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细致的护理,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结论:对于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来说,围手术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以来,根据Gillespie等(Laryngoscope 1986;96:443)报道,我们对6例上颌窦癌病人行上颌骨全切除一期以颊瓣重建硬腭术,获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5~69岁。右侧上颌窦癌5例,左侧1例。病理诊断为鳞癌4例,腺样囊性癌和上颌窦乳头状瘤癌变各1例。T级分类:T_2N_0M_0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67例单侧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其中67例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66例上颌窦炎症、囊肿、息肉手术获得成功。1例为上颌窦腺样癌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全面分析单侧上颌窦病变的病因,正确诊断单侧上颌窦病变并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口腔上颌骨囊肿术后的止血及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上颌骨囊肿患者行囊肿刮治术后及其18例患者行上颌窦根治术后辅助双腔气囊导尿管给予充气压迫止血、引流观察。结果术后观察术区无续发出血及肿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基本为手术刮治,而双腔气囊尿管在囊肿刮治术后防止出血,引流及其预防术后感染具有明显效果,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60例,其中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32例,鼻内翻乳头状瘤28例.按照手术路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观察2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清除上颌窦内病变,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3.33%(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够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作为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17例慢性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制定不同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按照预案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留置胶管每天行窦腔灌洗。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必要的术前准备和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认真做好窦腔冲洗,加强口腔护理对手术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入路上颌窦病变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犬齿窝入路上颌窦开窗术、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Denker术式联合鼻内镜上颌窦病变切除术等多种入路对59例上颌窦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鼻内镜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0.
<正>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鼻窦炎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且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的上颌窦根治术,其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较好~([1,2])。但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上颌窦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常常会遗留内镜无法窥及的死角,导致病变无法被彻底清除而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3])。有研究表明~([4]),针对上颌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中的真菌球两种手术方式比较。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中的真菌球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按入院月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认为对于单纯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真菌球患者最好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手术治疗,术中充分的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尤其是横径一定要达到1.5 cm以上,术中结合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碘伏反复冲洗上颌窦腔。结论该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对维持术后长期充分的上颌窦引流及通气十分有利,从而完全改变了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对鼻腔鼻窦创伤更小,对患者鼻窦鼻腔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最小,可作为首选手术径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83~1987年,共收住院上颌窦癌患者12例,其中6例行上颌骨截除术(包括眶内容挖出术及硬腭成形术),兹分析如下。病例分析在12例中,50岁以下者2例,51~60岁者3例,61~70岁者7例。男性7例,女性  相似文献   

13.
40例上颌窦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土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15-3016
目的:探讨上颌窦癌的特殊护理.方法:对40例上颌窦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上颌窦癌患者无1例术后感染,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及放疗过程中特殊的护理措施可缩短疗程,避免术后感染,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38例慢性肥大性鼻炎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慢性肥大性鼻炎手术治疗疗效和分析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对3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对伴有上颌窦积液者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加上颌窦开窗术。结果 有26例行下鼻甲切除术,2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96.1%.有12例伴有上颌窦积液者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加上颌窦开窗术,2个月后复查,有效率为83.3%。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的复杂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上颌窦含牙囊肿4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例,上颌窦恶性肿瘤3例.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术中通过中鼻道开放上颌窦口,经过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病变,同时处理鼻腔、其他鼻窦病变.结果 术后通过换药、鼻腔冲洗,随访6~24个月,除1例上颌窦恶性黑色素细胞瘤术后1年于上颌窦内局部复发外,其余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窦腔上皮化,临床症状消失,无鼻泪管损伤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操作方便,病变清除彻底,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问题 ,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及耳鼻喉科医生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因瘘管位于上颌窦的下方 ,修补的瓣缺乏骨壁的支持等因素 ,使手术的失败率较高。我科自 1988年 10月以来 ,共收治45例上颌窦瘘患者 ,在此谈谈我们的临床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 ,共收治口腔上颌窦瘘患者 45例 ,其中男 37例 ,女 8例 ;年龄 15~ 35岁 ;3例伴有全身性疾病 (1例肺结核 ,1例糖尿病 ,1例中度贫血 ) ;31例由拔牙引起 ,8例由上颌窦囊性肿瘤与拔牙创伤相通造成 ,6例由上颌骨骨髓炎术后引起。1.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窦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1998年至2008年,通过3例上颌窦神经鞘瘤4次手术治疗,随访至今,分析诊断治疗观察结果。结果 3例患者均为术后病理确诊,1例经柯-陆氏进路行上颌窦根治切除肿物手术,手术完全切除,1例单纯局麻经鼻内镜手术,术后1年复发,再次鼻侧切开手术,完全切除肿瘤,1例辅助唇龈小切口,上颌窦前壁,鼻腔鼻内窥镜下联合进路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没有面部畸形和瘢痕,挤压的下鼻甲及鼻中隔左移术后不久自行回复,鼻腔黏膜功能恢复好,随访至今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上颌窦神经鞘瘤的诊断须病理,治疗需手术完全切除。鼻内窥镜下经鼻腔及上颌窦前壁联合进路手术治疗良性上颌窦神经鞘瘤视野清楚,可以完全切除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8岁,藏族,工人。右上颌发现肿块3年,无不适感。体查:右上颌窦前一肿块,大小 2.5×3cm边缘不清,质稍硬,触之无压痛。X线检查:右上颌窦密度增高,窦腔变大,内侧壁骨质破坏缺损,其下方见一卵园形蚕豆大小增高影。X线诊断:右上颌窦含牙囊肿。手术所见:右第2尖牙处切口,分离粘膜和右上颌骨骨膜,凿除囊肿外侧壁,可见一园形囊肿,分离囊壁,囊内有暗红色液体,囊壁一侧可见一完整牙齿。术后诊断。右上颌窦含牙囊肿。  相似文献   

19.
<正>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位于鼻腔和口腔之间,上颌后牙牙根有时和上颌窦底之间只覆有一层非常薄的骨板,有时牙根甚至突入上颌窦内,此时牙根仅以黏膜与窦腔相隔,与上颌牙齿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上颌窦底壁。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是由上颌后牙疼痛、牙源性感染和牙科手术等引起,多为单侧上颌窦炎、伴有鼻腔异味或有异常分泌物流出,且对传统上颌窦炎症治疗无效的一类疾病~([1])。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由于其放射剂量小、分辨率高、可提供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方法 对我科4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48例患者全部治愈,半年后复查上颌窦均无真菌和炎症.结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和下鼻道开窗径路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