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以13例骨原发MF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冰冻、石蜡切片,经HE、组化及免疫组化(ABC)染色,光镜观察。以术后病理诊断为依据与术前临床、X线诊断、细胞学穿刺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例切片经组分、免疫组分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均确诊为骨原发MFH,其中8例被冰冻切片确诊。细胞学穿刺4例,2例诊为骨肉瘤,其余2例分别诊为网状细胞肉瘤和纤维瘤。术前10例被临床和X线诊为良性病变或肿瘤。误诊率达76.9%。3例受细胞学影响而诊为恶性肿瘤。结论:骨MFH最终靠组织学确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与X线均不具特征性和手术中不做快速病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我院2002~2010年诊治的3例肾脏MF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3例患者以血尿、腰痛、消瘦、发热就诊,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确诊为肾脏MFH。结果 2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9个月死于肺转移,另1例患者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肾脏MFH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该病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辅助治疗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20例肺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术前确诊率。方法 对本院3例及1994年以来国内放射学献中17例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FH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及痰血,随访18例,复发或转移14例(77.8%),死亡11例,X线及CT表现肿瘤呈软组织肿块,瘤体≥5cm 14例(70%),大多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界限清14例(70%),有分叶8例(40%),有毛刺2例(10%),密度尚均匀,有囊变或空洞7例(35%)。讨论 MFH是一种独立类型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下肢、上肢及后腹膜,原发于肺少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张爱平  许建荣  韦鸣 《广西医学》2000,22(2):354-355
膈疝在胸外科较为常见 ,我院自 1 986年 1月~1 998年 1 2月共手术治疗 35例 ,其中术前误诊 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 女 ,2 8岁。因左胸胀闷、咳嗽、咳白粘痰3个月 ,外院 CT拟诊为肺癌入院。病后体重下降 5公斤。查体清瘦 ,左下肺呼吸音减弱 ,肝脾肋下未触及。 X线胸片示左下肺近心缘处有一直径约 3.5cm肿块影 ,边清 ,无毛刺。胸部 CT示肿块有蒂与前胸壁及心包相连 ,不在肺组织内。痰未找到癌细胞 ,肝胆肾 B超未见异常。术前诊断为胸壁肿瘤或心包囊肿。术中见左膈胸肋三角处有一直径约 3.0 cm的组织薄弱区 ,只有一层胸腹…  相似文献   

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很少见,我院自1979 1 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为11~66岁,病程为10个月~20年;肿瘤发生于躯干者6例,股部2例;瘤体最小3cm×4cm,最大21cm×16cm;术前诊为纤维肉瘤3例,恶性肿瘤1例,其它4例。对术前诊为恶性肿瘤者或第一次术后诊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者行肿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MFH)报道不多。现介绍3例如下: 病例介绍 [例1] 女,28岁,右上臂刺痛、肿胀数月,于1981年12月2日入院。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肝、脾均(-)。右上臂外上1/3软组织肿胀(6×3cm)有压病。血沉3mm/h,碱性磷酸酶<7u。X线片示左肱骨上1/3分房性囊性空腔5×3cm,边缘光整,无骨膜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0—1992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拄术.对38例病人分别做了选择性肺活检、病理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此种方法安全可靠,检查肺部疾病阳性率高。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其中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男26例,女12例。临床疑诊肺癌26例,肺感染12例、共计38例。二、材料:1.14号鼻导管一根.将鼻导管侧目剪大、磨圆以通过7号心导管为限。2.7号心导管一根,其尖端3cm处做成一定的弯曲,根据肺段开口固定。3.导丝一根.将导丝末端外圈拉出1cm呈螺旋状。三、方法;1.术前准备:选择有适应证而无禁忌的病人、空腹、术前…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4年至2002年12月,共手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720例,其中全肺切除66例,现对全肺切除治疗肺癌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6例中男51例,女15例,年龄20~75岁,平均49.4岁。中心型肺癌45例,周围型肺癌21例。肿瘤直经3cm以下者7例,3~5cm者33例,大于5cm20例,术前肺最大通气量和第1秒肺活量都在预计值的60%以上,术前心功能检查15例有轻度心功能受损。1.2手术行左全肺切除46例,右全肺切除20例,本组有4例行心包内全肺切除。全肺切除的原因为:肺动脉受侵18例,相邻肺叶受侵22例,主支气管受侵18例,侵犯心包4例,术中肺动脉损伤4例…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6例均为男性,年龄6~22岁。病程4天至3年。体征:有右下腹痛并压痛4例,无腹痛1例。脐周痛并压痛1例。血便:5例解红色或枣红色血大便,1例解黄红色血大便,每日1~4次。解成形便2例,糊状便4例。血便后均有头昏心慌。入院时Hb 26g/L,腹部平片见囊状液平段1例,发生休克2例。术前诊断:5例诊为消化道出血或并腹膜炎,1例诊为美克耳氏憩室出血,憩室距盲肠10~70cm,长3~5cm,宽2~3cm。病检证实溃疡与炎症出血各3例。溃疡  相似文献   

10.
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学重新诊断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采用新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对过去诊断的3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进行再评估,并对重新诊断的MFH/UPS(undifferentiated pleomorphic sarcoma,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学来源及分化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参照新标准对过去诊断的33例MFH重新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抗体选用神经特异性、肌特异性、脂肪等特异或相对特异性标记组合.由3位病理医生重新阅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独立诊断.结果:3例MFH中,黏液性纤维肉瘤5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3例,纤维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及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各l例;其余16例(48.5%)可诊断为MFH/UPS.MFH/UPS多见于中老年(中位年龄63岁,38~76岁),中位最大径6.0 cm(3.0~14.0 cm),8例(50%)位于下肢者中有5例(31.3%)位于大腿.组织学上呈明显多形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16例MFH/UPS(100%)均呈Vimentin强阳性,8例(50%)不同程度表达Muscle-specific actin,1例Desmin灶性阳性;11例(68.8%)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D68(KP1),7例(43.8%)表达CD68(PG-M1),与平滑肌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及脂肪肉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细胞Ki67表达率为10%-100%,其中50%以上有14例,70%以上11例;2例(12.5%)P53阳性.结论:FH/UPS组织学上呈多形性,诊断时需排除其他多形性肉瘤,尤其是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肉瘤.免疫标记MFH/UPS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肌源性标记和CD68.提示肿瘤可能来源于原始间叶细胞,部分显示纤维母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特征,并仍显示一定组织细胞标记.MFH/UPS仍具备一定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是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多发于四肢、躯干和腹膜后,头颈部不常见,喉部则更少见。随着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对本病的认识在不断深入,国内近年来原发于喉部的病例报告不断增多,我院1990~2003年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60岁,因声音嘶哑2月余入院。检查:右侧声带中部0.5cm×0.5cm暗红色结节状肿物,光滑,声带未固定,术前活检考虑为肉瘤,于1996年7月行喉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MFH(多形型)。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entin)、肌动蛋白(2-Act)、溶菌酶(Lysozyme)阳性,…  相似文献   

12.
叶军 《新疆医学》1998,28(1):37-38
肺包虫病与肺癌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有近似情况,需鉴别诊断。我科曾收治3例肺癌病人术前被误诊为肺包虫病,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 女性,55岁。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2周入院。有狗、羊接触史。X线胸片和断层:左下肺背段有一5cm×5cm圆形阴影,密度较淡,均匀一致,边缘清晰光滑.无分叶。卡松尼试验(1:100)阳性。  相似文献   

1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自六十年代中期被描述以来,已是成人软组织中常见肿瘤。较早的认为:MFH是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的变异型。近几年来超微结构研究证明:MFH与其它肉瘤不同,兼有组织细胞样及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成分。肺原发性肉瘤是少见的。作者近几年观察研究了肺原发性肉瘤,大多数是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在三篇有关MFH的文献中,没有一例肺原发性MFH。在以前的文献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7岁。X 线胸片示左肺门上方有3 cm 球形块状影,诊为左上肺结核球。1987年5月6日入院后行剖胸探查术,直视下检查扪压全肺未见瘤块样体。再查胸腔,见主动脉弓处有直径3 cm 突向胸腔1cm 的主动脉瘤。即用双7号丝线绕主动脉瘤周  相似文献   

15.
198 0~1998年我们共收治原发性非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 8例,均经病理证实,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4 0 - 71岁,平均5 5 7岁。临床表现:血痰、咳嗽6例,发热4例,胸闷气短1例。胸部x线改变均为块影,肿瘤直径在3 0~15 0cm之间,超过10cm者3  相似文献   

16.
肺硬化性血管瘤11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病理特征、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C地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男1例,女10例。胸片表现为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孤立性肿块或结节,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偶有浅分叶。瘤体Φ=2.2cm-6.8cm,平均3.2cm.CT显示肿瘤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可见点状钙化和特征性“含气新月征”。仅1例术前行穿刺活检病理珍诊。余均为术后经病理证实。手术方式包括肺楔形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5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a-10a未见复发。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好发于女性,临床不易诊断。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扫描是重要的检查手段。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王克孝 《安徽医学》1996,17(2):51-51
<正> 1989~1995年我院收治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占同期膀胱肿瘤2.4%(5/208)。现报告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患者中4男,1女;年龄29~62岁。病程1月~1年,4例全程肉眼血尿,1例终末血尿伴排尿困难。膀胱镜检肿瘤均为单个,3例位于左侧壁,2例位于颈口。肿瘤均有蒂,粗而长,乳头短粗或呈分叶状肿块,瘤体最大3×3cm。最小1×2cm,3例术前诊断为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诊为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另一例诊为粘膜慢性炎症。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左输尿管移植,余4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诊断与预后。方法:9例骨原发MFH的手术切除标本。冰冻切片用丙酮固定,石蜡切片用10%甲醛固定,经HE、组化和免疫组化染色(ABC),光镜观察。结果:光镜下组织学形态除肿瘤内可见有死骨,或陈旧性病理骨折可见反应骨外,其它与软组织MFH相同。组化VG、Masson染色显示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碱性磷酸酶(AKP)染色瘤细胞均为阴性。免疫组化AACT,Lysozyme组织细胞阳性。9例均诊为骨原发MFH。随访3-6年均活。结论:本病临床与X线均不具特征性,最终靠组织学确诊。预后明显好于骨肉瘤。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肺动静肺瘘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肺血管畸形。本院经手术治疗2例,报告如下。 例1:女,51岁。因感冒咳嗽在当地医院X线摄片发现左下肺球形病灶,疑肺部肿瘤来本院诊治。检查:口唇紫绀,无杵状指,心肺听诊未闻异常。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术前诊断为左下肺肿瘤,肺动静脉瘘可能。行左侧开胸探查,见左肺下叶有约3cm×3cm大小球形囊性肿块,表面光滑,黑紫色。作肺楔形切除,剖开囊  相似文献   

20.
先硬化后手术治疗耳廓蔓状血管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状血管瘤是由血管壁显著扩张,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较为少见。我科自1992至1997年共诊治耳廓蔓状血管瘤3例。采用术前平阳霉素硬化,术中结扎供血动脉,手术切除血管瘤,皮肤缺损植皮等疗法,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介绍例1,男,34岁。在耳顾中上部背面有一约3cmx4cm紫红色肿物,们诊有震颤,有波动感,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经抽吸内为鲜红色血液,抽吸后肿物仍不见明显缩小。例2,女,28岁。右耳廓右上部有一约3cmx3cm肿物,颜色暗红,价诊有搏动感,听诊可闻及吸吹风样杂音。局部有波动,经抽吸为鲜血,抽吸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