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介绍纳他霉素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的研究方法。方法 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简述纳他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的性质、作用机制及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利于研发新型药物和改善己有药物的药学特性,并且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的联合用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论 本文为研究纳他霉素作用机制及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部真菌感染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尤其是肿瘤化疗的进步,免疫抑制剂在许多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使得治疗严重的诱发真菌感染成为化疗成败的关键之一。多烯类抗生素在深部真菌感染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两性霉素B至今仍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致命的隐球菌性脑膜炎自应用于临床已使病死率从90%下降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纳他霉素滴眼剂对正常兔眼的刺激性.方法 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为那特真组、生理盐水组、纳他霉素滴眼剂组、赋形剂组.每组10只兔眼,每天用药8~10次,每次1滴,连续应用至第21天,停药后观察2 d.采用双盲法用裂隙灯观察兔眼刺激情况并评分.结果 各实验组药物对正常兔眼均无刺激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广谱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由于它高效的抑菌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和真菌引起的疾病治疗.本文对纳他霉素理化特性、抗菌活性、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实验、毒性以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稳定性考察的结果表明,制得的两性霉素B脂质在较低温度(4℃)条件下贮存时能保持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比较完整的脂质体结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发展较快,有多个广谱、低毒、高效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该文主要综述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类及其纳米制剂和制霉素脂质体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了其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7.
纳他霉素HPLC检测波长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纳他霉素HPLC检测的最佳波长,探讨分光光度扫描与HPLC测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含量为1~2000μg/ml的纳他霉素甲醇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分析各波长下不同浓度范围的线性关系,确定线性关系最佳的波长作为HPLC的检测波长,并测定该波长条件下的理论塔板数、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结果USP26版规定的纳他霉素HPLC检测波长是303nm,但不同浓度下纳他霉素的全波长扫描发现,800μg/ml以下浓度的纳他霉素在303nm处R2为0.383,250nm处为0.993。将纳他霉素HPLC检测波长调整为250nm后,5~2000μg/ml范围内的R2为0.99995;同样条件下303nm处R2达到0.99以上的浓度范围仅为5~200μg/ml。结论250nm是纳他霉素HPLC检测更合适的波长;全波长扫描时线性关系分析比简单地采用最大吸收波长对HPLC检测波长的选择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制霉菌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制霉菌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RP-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测定发酵液中纳他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发酵样品用甲醇萃取后进样。用HypersilBDSC18(5μm,4.6mm×200m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60∶40∶5,体积比),流速为1.0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02nm。结果该方法的日内RSD为0.15%(n=6),日间RSD为0.90%(n=6);对照品浓度为92、184、368μg/ml时,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4%,101.18%,101.41%。结论本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测定、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和准确性好等优点,可有效地控制纳他霉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活性增强剂。方法采用纸片法筛选35种活性化合物的抗真菌作用及其对多烯类抗真菌药物的增强作用。结果筛选的35种活性化合物中有15种具有微弱的抗真菌活性,另有一种化合物虽无抗真菌作用,但却具有对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结论该种化合物对多烯类抗真菌药增强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帅  李沙沙  张登禄 《中国药事》2020,34(5):585-588
目的: 为血余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血余炭""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为关键词,检索1982年4月-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后进行综述。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102篇,其中有效文献24篇。血余炭的药理作用包括凝血止血、抗菌抗炎、促进疮面愈合、血管栓塞及促进毛发生长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血余炭通过自身理化性质、降低环磷酸腺苷含量、抑制细菌生长、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促进疮面表皮细胞及胶原修复、诱发血栓形成、调节毛囊生长周期等一系列机制而实现。结论: 血余炭的药理作用广泛,但其作用机制并未详细阐明,还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纳他霉素滴眼剂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6组,真菌性角膜炎(FK)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纳他霉素滴眼剂赋形剂组、Natacyn组、纳他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兔眼。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角膜基质注射法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各组动物于造模后第4、10、15和21天于裂隙灯下观察兔眼溃疡情况并评分,第10和21天观察兔眼治愈情况,并记录各组角膜发生新生血管、虹膜炎、前房积脓、斑翳等发生情况。结果:(1)第10、15和21天Natacyn组和纳他霉素组兔眼溃疡评分低于FK模型组(均P<0.001);纳他霉素组和Natacyn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Natacyn组和纳他霉素组较FK模型组兔眼治愈率升高(均P<0.001),而前2组治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纳他霉素和Natacyn组较FK模型组兔眼真菌性炎症并发症发生率低(均P<0.001),而前2组真菌性炎症合并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他霉素滴眼剂可降低真菌性角膜炎兔眼溃疡评分、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麝香保心丸在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从近年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对麝香保心丸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进一步的结论有待长期、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14.
抗肿瘤抗生素来源于微生物的代谢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结构独特、活性优良,但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也是其显著的特点。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抗肿瘤抗生素被发现,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分别对干扰肿瘤细胞DNA结构与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和迁移,抑制肿瘤细胞重要蛋白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自由基损伤发挥作用的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未来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与10种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多烯磷脂酰胆碱葡萄糖注射液与10种药物葡萄糖注射液等体积混合,观察混合液澄明度并测pH值;将多烯磷脂酰胆碱与8种药物直接等体积配伍,观察澄明度.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葡萄糖注射液与维生素B6葡萄糖注射液、氨甲苯酸葡萄糖注射液混合,pH值低于6.5,并产生浑浊;多烯磷脂酰胆碱直接与利巴韦林、维生素C、胃复安、维生素K1注射液等体积混合后,产生浑浊.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维生素B6、氨甲苯酸、利巴韦林、维生素C、胃复安、维生素K1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6.
郑卫红 《中国药事》2007,21(11):919-922
阿司咪唑为H1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其吸收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嗜睡等中枢抑制作用。但其对心脏的副作用,尤其是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要阐述该药自上市以来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主要类型、诱发因素及机理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发抗心律失常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华婷  俞采妮  康媛源  李丹 《药学进展》2022,46(12):951-960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药单体结构明确且来源丰富,在开发前列腺癌治疗药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围绕雄激素受体依赖和雄激素受体非依赖两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单体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探索中药治疗前列腺癌的具体方案提供参考,为新型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Mild heat treatment of Fungizone® (FZ, an amphotericin B:deoxycholate preparation) leads to a new self-associated form (HFZ) that demonstrates improved therapeutic index in vivo. The origin of the improvement may lie in the differential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serum protei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on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and in vitro channel forming ability of these two preparations against model fungal and mammalian membrane vesicles. Methods. Kinetic absorption and CD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kinetic and equilibrium stability of the characteristic amphotericin B complexes in the presence of HSA. Kinet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pyranine entrapped in model fungal and mammalian membrane vesicles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ation-selective channel forming ability of HZ and HFZ delivered from HSA.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FZ is rapidly converted from its aggregated form to a protein-bound monomer in the presence of HSA, whereas HFZ demonstrates greater stability by persisting as a stable inactive aggregate.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of ion currents show that HSA attenuates the membrane-activity of both preparations. However, the activity of both HFZ and FZ remains significant against ergosterol-containing membranes. This is the first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intrinsic channel forming abilities of these amphotericin B prepar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serum proteins. Conclusion. These data provide a mechanistic rationale for the similar efficacy and lower toxicity of HFZ.  相似文献   

19.
道诺霉素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诺霉素(DNR)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目前已用于AIDS相关肿瘤治疗。DNR的作用对象包括DNA、膜磷脂及蛋白质。DNR嵌入DNA分子,干扰复制与转录过程,并通过TopⅡ媒介或氧自由基诱导DNA链断裂。DNR与膜磷脂作用影响胞内信息通路,与多种蛋白质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对于DNR抗性细胞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阳离子抗菌肽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离子抗菌肽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活力,能抑制肿瘤细胞和调节免疫能力的带正电荷的短肽.本文对其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