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凤祥  朱振安 《中国骨伤》2016,29(8):681-683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治疗较棘手,约占全部髋部骨折的45%,其中不稳定者占35%~40%[1]。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非手术治疗存在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分为骨折复位内固定和人  相似文献   

2.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髋部骨折中处理最困难的一种,特别是伴有蝶形骨块及股骨干上段骨折的青壮年患者,多由较大的直接暴力引起,骨折后移位明显,常规骨牵引等保守治疗复位效果多不理想[1],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有各种髓内钉及钉一板结构固定,但各有其适用范围,对于本组所述的复杂型转子下骨折,上述内固定器械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比较少见,占儿童股骨骨折的4%~10%[1]。治疗方法尚有争议,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皮肤牵引,屈髋屈膝(90°/90°)骨牵引,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传统的牵引、石膏及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并发症较高,疗效并不令人满意[1,2]。随着骨科微创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内固定由于避免了长期制动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胡衍  张浩  苏佳灿 《中国骨伤》2021,34(10):891-894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之一,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类型的3%~4%[1]。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保守治疗手段带来快速骨丢失、肺炎、褥疮和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目前实际应用相对较少[2]。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广泛认知,手术有助于缓解疼痛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3]。  相似文献   

5.
经皮Gamma钉固定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进行经皮Gamma钉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床牵引下整复骨折及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手术。根据切口情况、全身情况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程度决定何时下床活动及负重量的大小。[结果]随访10—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未出现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退出,无锁钉及主钉断裂,有1例出现轻度的髋内翻。[结论]经皮Gamma钉固定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固,患者下床早等优点。Gamma钉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6例患者术前严格进行降血糖治疗,21例予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33例采用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21例空心钉内固定患者,19例如期愈合,2例骨不连,但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改善,3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疗效满意.[结论]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合并症治疗非常重要,身体状况允许下,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选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术式.如身体状况较差,可选用闭合空心钉治疗,以达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手术风险目的.  相似文献   

7.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是老年人常见损伤,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其治疗方法也引起临床重视[1],特别是老年患者,为了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坠积性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改善关节功能,降低病死率,在患者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主要有髓外固定、髓内固定、关节置换等,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髓内固定为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首选,也有学者主张应用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但究竟何种方法更适合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尚在争论中.本文就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髋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Shao等[1]总结中国台湾1996至2002年期间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总发生率为每年57.54/10 000,7年间其发生率从每年49.56/10 000增加至64.37/10 000,总体增长30%.而股骨转子间骨折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当合并有小转子骨折时,保守治疗易发生肢体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所以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金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4):1336-133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手术的选择及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8月43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治疗中采用及早、微创的手术治疗,按Evans分型,选择适合骨折类型的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46个月,平均27.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Harris评分87~92分,平均为90.5分。优31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7%。[结论]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无手术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及早并采用微创、稳定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康复,减少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的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使患者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更多医师主张在患者全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坚强内固定。本文就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内固定的发展及不同类型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