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多指标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面积烧伤的救治中,因烧伤早期为休克期,故液体复苏至关重要。以往补液的质、量主要依据全国习用的补液公式[1]计算。2000年9月,本科成立了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作者在多指标监测下,对烧伤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小儿严重烧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早期积极抗休克综合治疗的小儿严重烧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患儿早期抗休克治疗(A组),32例因人院较晚,平均在伤后12小时才获得抗休克综合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与深度、治愈率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比较患儿的年龄、烧伤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主要并发症明显下降(P〈0.05或P〈O.01)。结论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urn intensive care unit,BICU)重度烧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42例人住BICU的重度烧伤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58例人住BICU的重度烧伤患者为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BICU入住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费用、BICU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BICU人住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创面脓毒症、导管败血症、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BICU重度烧伤患者实施护理,能减少患者入住BICU的时间,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2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32例的病例、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治愈30例,2例治疗无效后死亡,病死率6.25%。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窒息,因此早期的综合监护治疗、早期吸氧及气管切开,及早处理创面,合理补液,加强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河南省烧伤诊治网络建立后的运行效果。方法:河南省烧伤诊治网络成立后,将网络诊治中心在2003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救治的1 912例重度烧伤患者分为2组(早期接受烧伤诊治网络救治的1 118例为A组,早期未接受烧伤诊治网络救治的794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休克、呼吸意外、脏器并发症、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休克复苏成功率、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结果:A组较B组的休克、呼吸意外、脏器并发症、脓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0.05),休克复苏成功率高、创面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P<0.05)。结论:河南省烧伤诊治网络运行效果良好,提高了烧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不同时期救治大面积烧伤疗效比较。方法 对烧伤面积50%以上或小儿26%以上TBEA、共610例,分为两组,A组(1978年12月~1988年12月)240例,采用传统保痂治疗。B组(1988年12月—2000年1月)370例,采用早期切痂植皮方法治疗,同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后10年比前10年治愈率有明显提高。结论 大面积烧伤采用早期切痂植皮可提高烧伤治愈率,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闽北地区烧伤救治的现状,为提高闽北地区烧伤救治水平,提高烧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建立了烧伤救治网络,并对该网络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8例烧伤面积80%以上或Ⅲ度烧伤50%以上的病人以是否经救治网络救治,分成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前者经烧伤救治网络进行规范的早期急救和转送的患者,后者为经非烧伤救治网络内医疗机构救治,或未经任何医疗机构救治直接转送的患者。对两组死亡率、全身感染发生率以及治愈时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通过建立烧伤救治网络,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专业救治,减少了休克和其他烧伤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呼吸机的使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在救治严重烧伤患者中的重要性,分析烧伤临床使用呼吸机的时机和预警指标.方法:回顾性地调查了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所有烧伤患者中年龄16~65岁、烧伤总面积>50%的69例病例,比较前、后2年呼吸机使用状况与救治效果的关系,并从不同呼吸道管理病例临床特点中推测使用呼吸机的预警指标.结果:近2年呼吸机使用率明显增高,开始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明显提前,使用时间明显延长,病例存活率显著提高.使用呼吸机的病例中,死亡组患者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存活组,辅助呼吸前PaO2最低值明显低于存活组,呼吸机成功救治了80%不伴有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烧伤患者.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病例的年龄最高、总/Ⅲ度烧伤面积最大、吸入性损伤比例最高、程度最重.使用呼吸机可发生皮下气肿、气道狭窄和血管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呼吸机在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吸入性损伤和Ⅲ度烧伤面积是预测呼吸机使用的关键因素,早用早停可最大程度发挥呼吸机救治作用,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赵志行  莫树生  农南勒 《河北医学》2012,18(8):1088-1090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烧伤的治疗经验,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5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疤痕形成及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情况等.结果:轻中度烧伤患者治愈率较高,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随烧伤程度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轻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好,无疤痕形成,无一例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结论:正确的创面处理,早期补液、抗休克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电烧伤的治愈率,最大限度地保存和恢复肢体的功能,应用早期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38例电烧伤疗效的观察,结果表明:早期手术修复电烧伤创面,较传统保守治疗的方法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钟宇  陈大夫  李远建  勾承锐 《四川医学》2005,26(11):1205-1206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烧伤伤员救治组织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启动成都市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从本组3批81例爆炸烧伤的现场救治、救治组织领导、伤员及时合理分流、后续治疗等方面总结经验。结果3批81例伤员,治愈80例,治愈率99.99%。结论成都市急救中心和市应急办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对成批爆炸烧伤伤员的救治组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烟花爆竹烧伤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探花爆竹烧伤的特点及提高治愈率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5年来91例烟花爆竹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1)烟花爆竹烧伤的特点:事故发生后受伤人数多,伤情严重,合并吸入性损伤及复合伤多,创面污染严重,(2)早期合理的救治,即: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坚持早期气管切开,辅以气道湿化,灌洗,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创面处理,合理应用抗菌药,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及重视合并伤诊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烟花爆竹烧伤伤情严重,早期合理救治可提高治愈率,,同时就重视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小儿重度烧伤343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儿重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343例重度烧伤患儿的临床治疗,从休克发生及复苏效果、创面处理方法、并发症发生及治愈率等方面观察小儿重度烧伤的临床救治情况.结果 343例重度烧伤患儿中,共有50例发生休克,休克发生率为14.58%,休克复苏成功46例,休克复苏成功率为92.00%.343例重度烧伤患儿经治疗后,创面完全愈合291例,创面愈合率为94.17%.343例重度烧伤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1%.343例重度烧伤患儿中,治愈好转336例,治愈好转率为97.96%.结论 小儿重度烧伤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应早期防治休克、加强创面处理、增强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以提高重度烧伤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CRRT)防治烧伤脓毒症,减轻炎性介质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提高严重烧伤病人治愈率。方法:4例特重烧伤病人休克期后出现烧伤脓毒症,采用德国贝朗(BRAUN)CRRT5.3机,AV600S血滤器,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每天12~14h,连续5~7d。治疗前后观察生命体征,检测电解质、血尿素氮、血气、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根据病情及检测结果调整滤过液的配制。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各生命体征及各监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多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可清除炎症介质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补充营养,是防治烧伤脓毒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温针灸、穴位注射、超短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临床治愈率为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临床治愈率为23.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泌特(复方阿嗪咪特肠溶片)联合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体会。方法10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泌特加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应用中草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排便间隔时间、总体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愈率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排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特加用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草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面部透刺电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面部透刺电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电针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0例中,治愈5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88.3%,总有效率98.3%;对照组60例中,治愈42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治愈率70.0%,总有效率91.7%。两组治疗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Portmann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均明显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ortmann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改善更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面部透刺电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Portmann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恢复面神经功能,作用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提高治疗慢性咽炎所致咽性咳嗽疗效的中医疗法.方法依据随机原则,将126例病员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利咽止咳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玄麦甘桔汤.两组均以7天为1疗程,观察期间停用其他治疗药物.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76例,临床治愈50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1%,对照组50例,临床治愈20例,好转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利咽止咳颗粒在改善咳嗽、咽痒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改善咽干、咽痛等症状方面与对照组相近.结论以玄麦甘桔汤为组方原则,加入疏风清热、温润止咳下气化痰药的利咽止咳颗粒,是治疗慢性咽性咳嗽较好的方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刮痧治疗小儿遗尿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30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53例,对照组156例.治疗组分为两组,治疗组一33例: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刮痧疗法;治疗组二120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对照组分为四组,对照组一60例:口服甲氯芬酯;对照组二30例:口服金匮肾气丸;对照组三36例:单纯针灸疗法;对照组四30例:行为干预疗法.观察各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一33例患儿近期治愈率为72.73%,总有效率为90.91%;远期治愈率为60.61%,总有效率为78.79%.治疗组二120例患儿近期治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1.67%;远期治愈率为55.00%,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一近期治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70.67%;远期治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61.67%.对照组二近期治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83.33%;远期治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三近期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69.44%;远期治愈率为47.22%,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四近期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43.33%;远期治愈率为20.00%,总有效率为33.33%.治疗组一与各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刮痧疗法治疗复发性小儿遗尿及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小儿遗尿的近、远期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情志干预法治疗乳腺增生病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干预疗法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84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进行情志干预,对照组42例内服乳癖散结胶囊。[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0.0%,对照组治愈率26.2%(P0.05)。治疗组在减轻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及改善月经、情绪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情志干预对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