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骨皮质剥脱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骨皮质剥脱术治疗53例(58根长骨)骨不连,其中7例患者伴有肢体畸形,38例患者同时接受骨移植手术;观察骨愈合时间、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骨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经X线或CT证实。7例患者肢体畸形得以矫正,骨不连部位的皮肤无坏死。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骨皮质剥脱术是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骨皮质剥脱术治疗53例(58根长骨)骨不连,其中7例患者伴有肢体畸形,38例患者同时接受骨移植手术;观察骨愈合时间、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骨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经X线或CT证实.7例患者肢体畸形得以矫正,骨不连部位的皮肤无坏死.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骨皮质剥脱术是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康复治疗对骨外固定治疗,下肢短缩的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作用.方法: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对33例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行加压外固定并肢体延长.同时进行系统的功能训练.结果:33例均荻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38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29例功能恢复较为理想.结论:为尽可能恢复功能,骨不连与骨缺损患者在进行加压外固定与肢体延长治疗的同时,系统的功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不连的原因,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37例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取自体髂骨治疗,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37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5个月,平均10个月,愈合率100%。结论: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经验。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0例,其中肥大型4例,萎缩型2例,假关节型4例。受伤至骨不连手术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6~25个月)。手术采用开放清理骨不连断段,自体髂骨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个月(8~16个月)随访,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个月(4~11个月)。9例上肢功能及肩关节恢复良好,1例肩肘关节功能稍差,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所有患者都没有遗留神经损害症状。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是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6.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采用交锁髓内钉手术治疗股骨骨不连。方法:自1997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断端修整。自体髂骨植骨及交锁髓内钉静力固定治疗。股骨骨不连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18—59岁,平均36.2岁。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月,平均16月,在6—12月内均获骨性愈合,合并膝关节粘连者功能也获得明显改善。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不连应常规静力固定,固定确实,功能恢复满意,是目前治疗股骨骨不连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和推广带血管蒂桡骨骨瓣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和方法。方法:以带血管蒂桡骨植入克氏针转位茎突返支桡骨骨瓣(1.2cm×2.5cm×0.6cm)固定舟骨骨折的方式,手术后再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病例随访12~25个月,在2.5~4.5个月之内就达到全部骨性愈合的舟骨骨不连患者为16例,且腕关节的相关功能恢复情况明显。结论:因此可得知该手术是对于腕舟骨骨不连的较好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护理经验。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经细致有效的护理无并发症发生,骨折于术后2~3个月愈合,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以桡动脉返支为蒂的桡骨骨膜骨瓣移位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骨折早期愈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愈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标准,无血管、神经损伤,胫骨两端力线恢复。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外骨膜损伤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早期可以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双钢板固定肱骨干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肱骨下段骨折及骨不连治疗中的要点。方法:收集本院22例肱骨干下段骨折及骨不连的病例,手术治疗时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的方法。结果:经过随访的22例病例骨折均得到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钢板固定强度大大提高,可有效预防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术后可早期活动,避免了因长期固定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对骨不连再手术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全部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4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应用5种外科方法修复四肢骨缺损共44例,包括自体骨移植,24例成功,3例失败;骨剥皮术5例均成功;显微外科方法4例成功,1例失败;异体半关节移植3例成功;肿瘤内假体置换3例成功,1例失败.术后随访,平均4年3个月,总成功例数39例(88.6%),失败5例(11.4%).对五种方法的优缺点、适应症选择,失败原因,外伤性骨缺损的成因及予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肘外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肘外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按骨折AO/ASIF分型为:c1型17例,c2型9例,c3型6例,采用肘外侧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应用克氏针、钢板或螺丝钉作骨折内固定。结果随访6-18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优21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4.3%。结论肘关节外侧人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不损伤伸肘装置,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配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能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赖茂松  黄瑞良  白龙  熊浩 《广西医学》2002,24(5):623-624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段骨段缺损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胫骨中下段骨段缺损骨折行截骨延长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15例均在15月内骨折愈合拆除内固定物,无肢体缩短,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截骨延长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段缺损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和关节移植治疗骨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1~1999年间,应用冷冻保存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随访资料完整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8~71岁,平均42.5岁,异体半关节移植48例,骨段移植2例,异体骨 人工关节4例。异体骨移植长度12~25cm。普通髓内钉固定16例,交锁髓内钉固定18例,螺丝钉固定15例,重建钢板固定2例,克氏针 螺丝钉固定3例。结果:54例患平均随访时间4.5年(0.5~9年),异体骨愈合53例,不愈合1例。主要并发症:肿瘤局部复发4例,感染4例,骨折2例,关节面塌陷3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1例,良18例,中8例,优良率87%。结论: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骺分离技术在儿童保肢技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我科采用该方法治疗的儿童骨肉瘤3例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切除骨骺、同种异体半关节置换的病例4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骨愈合、患肢功能、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关节功能、肢体生长长度差异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差异。采用该手术方法的3例患者术后均达到良好肢体活动功能,且未发生复发、感染、骨折及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骨骺分离技术保留骨骺,可以达到肿瘤广泛切除,并保留关节功能和患肢正常生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2~58岁,平均42.5岁;按照改良的Ficat and Arlet分期标准,Ⅱ期8例;Ⅲ期10例;Ⅳ期2例.结果 随访14~68个月(平均37个月),按Kenwright等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8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临床症状完全或部分缓解,术后骨坏死区全部被新生骨组织填充,术后优良率为90%.结论 带血管蒂楔骨瓣转移髂骨植骨术是治疗非外伤性距骨缺血性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评价经末节指骨骨隧道钢丝环扎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足显微修复重建病区收治的锤状指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 采用经骨隧道钢丝捆扎法, 对照组(17例)采用微型骨锚钉法。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采用 Patel评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结果 本研究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4个月。术后两组病例应用 Crawford 等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经骨隧道钢丝捆扎法组: 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 微型骨锚钉法: 优11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经骨隧道钢丝捆扎法组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微型骨锚钉法组2例出现线结反应,取出线结后换药二期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骨隧道钢丝捆扎法组手术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微型骨锚钉法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骨隧道钢丝环扎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远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癌症多发性骨转移伴骨痛患者行89Sr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后的镇痛效果、病灶变化及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骨痛反应评价完全缓解(CR)35例,部分缓解(PR)66例,轻度缓解(MR)22例,共12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6.01%(123/143)。全身骨显像复查与治疗前比较,I级19例,Ⅱ级53例,Ⅲ级17例,Ⅳ级6例。全身骨显像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75.79%(72/95)。均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能明显减轻患者的骨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骨转移病灶起到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与双膦酸盐抗骨吸收治疗和外照射放疗形成有效互补。  相似文献   

20.
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手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宏  郭现辉  罗庚  龙少君  盛名 《河北医学》2003,9(2):141-142
目的:评价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手部骨折更好的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掌骨骨折、指骨骨折76例,掌骨68例,指骨8例。结果:得到随访的64例中,X线片显示骨折于6-10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无骨质疏松,掌指关系、指间关节活动良好。结论:TiNi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副损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骨质疏松,是手部骨折固定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