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社良 《医药导报》2007,26(1):41-42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异丙酚无痛肠镜麻醉比较.方法 ASAⅠ-Ⅱ级的无痛肠镜检查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异丙酚组(P组),每组30例. R组给予瑞芬太尼1.5 μg/kg持续静脉注射60 s,随后以0.15 μg·kg-1·min-1持续输注至开始退出肠镜时停药;RP组给予瑞芬太尼1.0 μg·kg-1持续静脉注射60 s,随后以0.1 μg·kg-1·min-1持续输注至开始退出肠镜时停药,在瑞芬太尼负荷剂量注完后同时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1,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 mg·kg-1;P组单纯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1,持续60 s,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0.5~1.0 mg·kg-1. 结果 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均满意.P组术中血压(BP)和心率(HR)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已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术中虽在供氧状态下3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98%,但呼吸均明显受抑制,其中RP组全部患者、P组33.0%患者在给予异丙酚后出现呼吸暂停. 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与异丙酚同样安全有效,复合小剂量异丙酚后不仅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且可显著减少各自用量.  相似文献   

2.
许新友  叶子 《医药导报》2007,26(10):1177-1179
[摘要]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给予美托洛尔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5 mg,然后开始静脉麻醉诱导.诱导用药依次为: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5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依托咪酯0.3~ 0.5 mg·kg-1.气管插管后立即重复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1.5 mg.麻醉维持用药为:咪唑安定0.05 mg·kg-1·h-1,芬太尼3 μg·kg-1·h-1+维库溴铵0.15 mg·kg-1·h-1 持续静脉泵注.在强手术刺激前注射合适剂量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美托洛尔,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同治疗组. 结果 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整个手术过程呈现进行性上升趋势,其中白细胞介素(IL)-6、 IL-8、皮质醇(COR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切皮后2 h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24 h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各参数比较在术后24 h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美托洛尔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能够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肌氧耗,减少炎症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3.
彭燕玲  郭尔萍 《医药导报》2007,26(10):1168-116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方法 40例患者拟行全麻上腹部手术,入室前常规术前用药,全麻诱导剂量,咪唑安定0.05~0.10 mg·kg-1、芬太尼4~6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丙泊酚1.5~2.0 mg·kg-1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麻醉维持剂量,瑞芬太尼1 mg+丙泊酚300 mg+维库溴铵4 mg+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200 mL,以45~80滴·min-1速度持续滴入.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麻醉平稳,BP、HR、SPO2正常,手术结束后3~5 min清醒12例,~10 min清醒16例,~15 min清醒12例,所有患者均未使用拮抗药.术后30 min内均根据呼吸恢复情况予拔管,术毕无躁动不适表现,无一例出现术中记忆. 结论 用分装式输液器配制超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盐酸瑞芬太尼混合液静脉滴注维持麻醉,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持续滴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的特点,适合于基层医院全麻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操作时气道反应的抑制程度和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声带息肉手术病例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前30 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1,苯巴比妥钠2 mg·kg-1。观察组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诱导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 μg·kg-1(对照组为芬太尼4 μg·kg-1),异丙酚2 mg·kg-1,琥珀胆碱1 mg·kg-1,气管插管,机控呼吸,不用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用异丙酚2~4 mg·kg-1·h-1、琥珀胆碱50~100 μg·kg-1·min-1持续输滴,观察组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对照组给予芬太尼0.2 μg·kg-1·min-1。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麻醉效果, 观察组插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流动力学观察组较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 瑞芬太尼可以安全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有效抑制气道反应,且使支撑喉镜操作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和东莨菪碱用于法洛四联症患者于术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ASAⅡ的法洛四联症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W组)和东莨菪碱组(D组),每组20例。D组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吗啡0.2 mg·kg-1和东莨菪碱0.01 mg·kg-1 (总量≤0.3 mg),W组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吗啡0.2 mg·kg-1和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1(总量≤1 mg),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5 min、麻醉诱导前、锯胸骨、体外循环(CPB)建立前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术前给药后至麻醉诱导前,与D组比较,W组HR明显减慢(P<0.05),SPO2明显较高(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用作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抗胆碱药比东莨菪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 例ASAⅠ~Ⅱ级需行中下腹手术的患者,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均在手术结束前开始缝合皮肤时使用微量镇痛泵。该8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氯胺酮Ⅰ组(K1 组)、氯胺酮Ⅱ组(K2 组)、芬太尼组( F 组)、吗啡组(M 组),每组20 例。4组自控静脉镇痛药物的负荷剂量分别为0.25,0.50 mg·kg-1,1 μg·kg-1和0.15 mg·kg-1,背景输注量分别为10,20 mg·h-1,10 μg·h-1和1 mg·h-1,按压剂量分别为10,20 mg,10 μg和0.5 mg,间隔时间均为5 min。观测患者24 h 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Prince Henry 评分(PHS)、镇静评分(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患者24 h内用药量。结果K1 组VAS、PHS显著高于其他3组(均P<0.05),4组患者SS差异无显著性;M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K1、K2 和F组(均P<0.05);F和M组肛门排气时间延长发生率高于K1组和K2组(均P<0.05)。结论适当小剂量的氯胺酮能够获得与吗啡、芬太尼相同的镇痛效果,且镇痛效果满意,还可以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延长和恶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凌云  田玉科 《医药导报》2005,24(9):786-78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效果。 方法ASA I~II级会阴部小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R1组(0.2%罗哌卡因,1 mL·kg-1),R2组(0.25%罗哌卡因,1 mL·kg-1),R3组(0.3%罗哌卡因,1 mL·kg-1),R4组(0.375%罗哌卡因,1 mL·kg-1),行骶管阻滞,骶管阻滞前给予异丙酚1 mg·kg-1,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者静脉注射氯胺酮。记录术中患儿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及辅助静脉麻醉药的用量。进行运动力量和反射评分(MPRS)、疼痛/不适评分(PDS)。结果4组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术中辅助麻醉药用量R1组>R2组>R3组>R4组。MPRS评分R1组>R2组、R3组>R4组,R2组、R3组差异无显著性。PDS评分R1组>R2组,R3组>R4组。结论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镇痛效应好,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会阴部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癫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德巴金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15 mg·kg-1,注射完毕后立即将德巴金注射液以1 mg·kg-1·h-1的速度微泵泵入;对照组3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地西泮10 mg缓慢静脉注射,2~3 min静脉注射完毕,再给予地西泮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根据癫控制情况和血氧饱和度调节滴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23%)与对照组(86.11%)相近(P>0.05)。治疗组癫完全控制时间[(29.01±10.84)s]明显短于对照组[(34.93±10.54)s](P<0.05)。结论 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持续状态起效快,作用强,可作为癫持续状态首选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9.
抗抑郁剂吗氯贝胺的行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5-羟色氨酸及β-苯乙胺致小鼠刻板行为实验表明, ig吗氯贝胺(Moc)对单胺氧化酶(MAO)- A 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ED50=0.33 mg·kg-1, 2 h) 较MAO-B (ED50=12.7 mg·kg-1, 2 h) 强约39倍. 24 h内ip Moc 300 mg·kg-1有一定镇静作用. 对运动系统无明显影响,不引起记忆及定向障碍. Moc 600 mg·kg-1不能对抗氧化震颤素引起的小鼠震颤和分泌增加. Moc的LD50为小鼠: 1.3-1.5 g·kg-1 ig; 198-199 mg·kg-1 iv; 大鼠: 541-562 mg·kg-1 ip. Moc 剂量依赖地对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和大鼠睑下垂, 活动减少和体温降低;使慢性应激刺激引起的小鼠活动性增高及穿箱逃避电击反应失败率增高得到恢复,提示其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维库溴铵对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昌明  周玉  肖少华 《医药导报》2005,24(9):790-791
目的研究维库溴铵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的时间效应。方法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均无糖尿病。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均给予异丙酚2 mg·kg-1,芬太尼2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用异丙酚+芬太尼维持麻醉,复合吸入异氟烷。给予4个成串刺激,检测两组患者能够引起最大反应(T0)的平均最大刺激量以及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后T1、T2、T3、T4出现的时间。结果给予维库溴铵后,治疗组平均最大刺激量[(50.5±14.1) mA]明显高于对照组[(33.4±6.1) mA](P<0.01)。治疗组T1和T4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给予维库溴铵 80~120 min后,治疗组T1/T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T1、T2、T3、T4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最大刺激量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给予维库溴铵后,糖尿病患者神经阻滞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适合剂量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48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2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1.5%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10 min缓慢泵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5 μg. kg-1,并以起始剂量0.2 μg.kg-1.h-1泵注维持,泵注速度每次增减0.1 μg.kg-1.h-1以维持跳动 镇静(RASS)评分为-2分. 对照组患者不给予静脉镇静用药. 观察并记录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22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镇静状态;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各观察时间点心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有更好的舒适度评价和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推荐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镇静的维持剂量为0.2~0.3 μg.kg-1.h-1. 结论 静脉泵注0.5 μg.kg-1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后,继以0.2~0.3 μg.kg-1.h-1维持,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低位硬膜外麻醉的镇静.  相似文献   

12.
乌拉坦升高小鼠血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尾静脉或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或戊巴比妥钠对空腹雄性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①雄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前3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4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其余4组中的3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1,给药后15,30,60 min时取血测定血糖值,第8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所有小鼠均于取血后立即取肌肉和肝脏组织测糖原含量。②取小鼠80只,观察腹腔注射乌拉坦1.0 g·kg-1或戊巴比妥钠 40 mg·kg-1对血糖的影响,动物分组及取血同前,仅测定血糖变化。③取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尾静脉注射乌拉坦1.0 g·kg-1,对照组注射等量0.9 %氯化钠溶液,注射 30 min后取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结果静脉注射麻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增高48.4 %;腹腔注射同等剂量乌拉坦后15 min小鼠血糖水平升高204 %,60 min时仍升高59.3 %。两种给药途径给予麻醉剂量戊巴比妥钠后,小鼠血糖水平均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乌拉坦和戊巴比妥钠后,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肌糖原含量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静脉注射乌拉坦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腹腔注射乌拉坦诱发的小鼠高血糖反应明显强于静脉注射,提示乌拉坦可能通过局部刺激作用加重其高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将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时,该药对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将需行手术的患儿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对照组1给予东莨菪碱0.008 mg·kg-1,对照组2给予阿托品0.01 mg·kg-1。均于手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观察给药后10,20 ,30 min时患儿心率﹑血压及腺体分泌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给药后心率﹑血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1和对照组2手术前心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对照组2升高较为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2相比,对照组2心率血压升高明显。3组患儿腺体分泌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可使患儿心率﹑血压保持稳定,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较强,且疗效优于东莨菪碱和阿托品。  相似文献   

14.
急性实验中,间隔5 min反复ip N受体激动剂烟碱0.5, 1.0, 1.0, 2.0, 2.0 mg·kg-1可显著提高大鼠颌下腺中肌醇含量,并为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1.0 mg·kg-1对抗,为肌醇磷酸酶抑制剂氯化锂69.4 mg·kg-1 ip翻转;一次性ip M受体激动剂槟榔碱200 mg·kg-1也可显著提高颌下腺肌醇含量,并为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2.0 mg·kg-1对抗;反复注射烟碱后,再ip不影响肌醇含量的槟榔碱50 mg·kg-1,两者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肌醇含量. 慢性实验中,每日2次sc烟碱2.0-5.0 mg·kg-1或槟榔碱2.0-10.0 mg·kg-1 14 d后,均可使大鼠颌下腺中肌醇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连续测量脑血流量(CBF),观察3,4,5-三甲氧基苯甲酸-8-(二乙胺基)-辛酯(TMB-8)对麻醉大鼠CBF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TMB-8 0.5, 1.0和2.0 mg·kg-1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CBF 5%, 20% 和34%. 其中仅2.0 mg·kg-1组使平均动脉压(MABP)降低6%. 而尼莫地平(Nim)0.01 mg·kg-1在使CBF增加21%的同时,使MABP降低了27%. 麻醉大鼠脑血流自动调节的MABP低限是5.3 kPa. 在MABP 4.0 kPa时TMB- 8 2.0 mg·kg-1能增加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而Nim 0.01 mg·kg-1则无明显作用. 提示TMB-8增加CBF和增强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是其抗脑缺血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鸿 《医药导报》2005,24(5):412-413
目的 观察ITE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31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A15例均有不利因素,治疗组B16例均无不利因素。所有患者均给予ITEP方案联合化疗。具体方法为,第1~5天,将异环磷酰胺按1.5 g·(m2) -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 000 mL中静脉滴注,4 h内滴注完成;在每次使用异环磷酰胺开始后0,4,8 h,将美司钠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 mL中静脉注射;另将依托泊苷按60 mg·(m2)-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泼尼松按60 mg·(m2)-1·d-1顿服;此外,治疗第1天将多柔比星按40 mg·(m2)-1·d-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中静脉注射。以上治疗每4周重复1次。结果 总有效率77.4%,完全缓解11例(35.5%),部分缓解13例(41.9%)。治疗组A完全缓解率、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B,且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但均可耐受。结论 ITE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李景芬  刘宝存 《医药导报》2005,24(4):305-306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分次给药与MTX和米非司酮(RU486)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72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MTX 1 mg·kg-1,im,第1,3,5,7天各1次,给药第2天给予四氢叶酸0.1 mg·kg-1,im。治疗组给予RU486 50 mg·d-1,po,连服3 d,同时给予MTX 0.5 mg·kg-1,im,qd,共3 d。如治疗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不明显,则开始第2个疗程,两疗程间隔5 d。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天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TX联合RU486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可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重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浊法以及凝血时间的检测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的高(丹皮酚50 mg·kg-1+芍药苷12.5 mg·kg-1)、中(丹皮酚25 mg·kg-1+芍药苷6.25 mg·kg-1)、低(丹皮酚12.5 mg·kg-1+芍药苷3.125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胶原、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丹芍配伍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全凝血时间。结论 牡丹皮有效成分丹皮酚和芍药苷重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均有改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海勇  张庆松 《医药导报》2005,24(5):400-401
目的观察托吡酯单一和联合用药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方法36 例痉挛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10例,单用托吡酯;B组9例,给予托吡酯加氯硝西泮;C组8例,给予托吡酯加促皮质素;D组9例,给予氯硝西泮加促皮质素。托吡酯片口服开始剂量1 mg·kg-1·d-1,每周增加1 mg·kg-1,目标剂量9~16 mg·kg-1·d-1;促皮质素12.5~20.0 U·d-1肌内注射,4周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 mg·kg-1·d-1,3个月后停药;氯硝西泮片口服开始时0.01~0.03 mg·kg-1·d-1,逐渐加量到0.1~0.2 mg·kg-1·d-1。0.5 a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0.5 a后,A、B、C、D 4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89.0%,89.0%和78.0%,使用托吡酯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不使用托吡酯组。结论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疗效好于促皮质素和氯硝西泮,且单用疗效好于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该实验例数较少,具体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硝普钠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复温和心脏复跳时间的影响。方法将56例心功能为Ⅱ~Ⅲ级、须行择期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随机分为硝普钠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儿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 mg·kg-1)、芬太尼(20 μg·kg-1)和泮库溴铵(0.1 mg·kg-1)行麻醉诱导,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1)和泮库溴铵(0.1 mg·kg-1)维持麻醉。当心内手术操作进行2/3时开始全身复温,鼻咽温度升至36.5~37.0 ℃或肛温升至35.0~36.0 ℃。硝普钠组复温开始时从中心静脉用Grasby微量泵持续输注硝普钠,0.2~6.5 μg·kg 1·min 1。所有患儿维持平均动脉压40~50 mmHg(1 mmHg=0.133 kPa)。主动脉开放5 min后心脏不能自主复跳或异常心率不能转为窦性心律则行电击复跳。记录复温开始至复温终止时间(t1)、主动脉开放至出现窦性心律的时间(t2)和复温开始至窦性心率出现所用硝普钠量(Q)。结果硝普钠组t1和t2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均P<0.01),Q与t1、t2均呈负相关(均P<0.01),t1与t2呈正相关(P<0.01)。结论婴幼儿心脏手术时合理应用硝普钠有利于缩短复温时间,并可促使心脏尽快自动复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