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郁化火证是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重要病机之一,其在临床各科均十分常见,病因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致郁而化火.肝郁化火证的病机演变比较复杂,可伤阴,还可犯胃、刑金、扰肾、冲心、甚动风夹痰,形成更复杂的病机.肝郁化火证属于里实热证,治疗时除了清肝泻火,还要疏肝解郁.目前,对于肝郁化火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肝郁化火时,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神经-体液代谢失调;交感神经机能偏亢;机体代谢旺盛,能量储备减少.肝郁化火证患者的易感因素可能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关系较密切,心理学也证实了TABP之人肝火证的易感性.本文就目前肝郁化火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相关的现代本质研究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2.
升降散是清代杨栗山为治疗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所设。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外感邪热、火热内郁,举凡外邪束表、里有郁热或湿热内蕴者,均可随证加减化裁。薛师潜心研究,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系统常见病和疑难杂症,谨守三焦火郁、气机失畅之机,临床随证圆机活法,取效尤佳。  相似文献   

3.
内伤热中证是李氏论述内伤疾病的重要内容,"阴火"是其关键。根据李氏之论,将内伤热中证的病机总结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湿火相合"以及"新君不宁,化而为火"等四个方面,同时简要阐述内伤热中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为这一理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更多[1]。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均可导致失眠。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胃、肾、肺、胆密切相关。失眠的病机多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中"火热易扰心神"是火邪最重要特征之一[2]。1"火"对人体正常睡眠的影响生理之"火"称为少火,少火是对人体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卫气亦属于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火"的不同角度辨析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病机和证治.肿瘤相关性失眠病机复杂,其基本病机源于"火邪"内扰心神,阴阳不交.本文基于中医肿瘤病机特点以及肿瘤失眠患者临床表现,提出肿瘤患者失眠之火源自"郁火""阴火"和"相火",并从这三个"火"的角度出发阐述肿瘤失眠的相关病机: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之"郁火"上扰清窍而不寐;...  相似文献   

6.
焦虑症为临床常见情志类疾病,从中医经典辨治常取得良效。笔者通过临床学习,总结一例应用"病机十九条"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指导治疗焦虑症的验案,辨证本案患者为肝郁化火、肝阴不足证,治疗以疏肝养血,泻肝安神为法,并结合患者症状及病机特点,阐述了火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将病机原文中的"火"明确为肝火,并进一步指出了阳火、阴火的常见鉴别点,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7.
<正>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汗证的病因病机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  相似文献   

8.
<正>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原文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之后出现"但满而不痛"的痞证。水饮痰湿与邪热互结于心下是本方证的病机~[2,3],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4]。笔者反复揣摩本方的药物配伍及剂量配比特点,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眩晕、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慢性肠炎、口腔溃疡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兹举验案四则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认为"火"是人体正气之一,如果没有"火",则五脏六腑得不到温养,人就失去生命力;但如果人体内的"火"过多,则会戕害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近年来"上火"证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总结袁梦石教授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经验。袁梦石教授认为焦虑障碍基本病机为情志过极、肝郁气滞,兼痰浊壅盛、阴津亏耗;辨证多见肝郁化火证、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心肾阴虚证;治疗当“疏肝理气,润燥同用”,肝郁化火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痰火扰心证、燥湿俱盛证均常用自拟方涤痰醒神汤加减,心肾阴虚证常用天王补心丹合二陈汤加减。  相似文献   

11.
虚火上炎是指人体脏腑功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1],临床表现为头目发热或自觉发热,汗出,心烦不寐,或头面五官肿痛等。造成虚火上炎的病因病机很多,但归纳起来都不外阳虚和阴虚。《景岳全书·火论》中记载到:"虚火之病源有二,盖一曰阴虚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能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元也,此病热之二也"。阳虚之火对于阳虚之火,李中梓这样写道:"肾虚水冷,火不  相似文献   

12.
彭子益所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中提出了"生命宇宙的整体观"思想,文中从古中医圆运动的角度阐述了多种疾病的病机与治疗。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长,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并加重了患者就医诊疗的经济负担。名中医李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疑难顽疾屡起沉珂,李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消渴的病机是"燥热为标,阳虚为本"[2],并辨证分为:火不归原、厥阴不敛、太阴脾虚三型。火不归原有水浅、水寒之分。水浅采用壮水导龙归海之法,水寒采用温水引火归元法。从圆运动的角度认为消渴火不归原的根本病机是人体自身的圆运动被打破,气化运动失衡,治疗应从人体圆运动的思想入手,恢复人体气化运动。  相似文献   

13.
赵阳  李涛  洪兰  林颖娜  王芳  蒲永文  闫雪  汪卫东 《中医杂志》2012,53(18):1551-1553
通过《素问》“病机十九条”与现代医学焦虑障碍对比分析,认为“火证”为焦虑障碍核心病机,并尝试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火邪伤阴与火郁形成两条主线探讨了从火证论治焦虑障碍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伤寒论》149条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论述了痞满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历代医家多遵此说。对于痞满的治疗,仲景提出了多个方剂应用于临床,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通过研究这些方剂的药物组成发现,其治疗的主要证候或为火邪中阻证[1],或为寒热错杂证,或为胃虚气逆证。明清以来,以叶天士、薛雪、吴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5):871-873
谢春光教授分析糖尿病、甲亢并存的病因病机,认为情志不遂是重要病因,基本病机是阴虚火旺,痰瘀互结是其邪实因素,抓住其郁、火、虚的临床特征,分肝郁化火、阴虚化火、肝肾阴虚三型论治,并针对兼证,应用对药随证灵活加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属中医学"蛇串疮"、"蛇丹"、"火带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的范畴。此病因集簇水疱,分布一侧,伴剧烈疼痛而得名[1]。主要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于肌肤而发  相似文献   

17.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裕华  李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24-3126
肾阳主导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肾阳虚之证迭出,因此肾阳虚的本质一直是中医研究的重点[1]。自1959年始至今对肾阳虚证的研究已近50年了[2],现已知道肾阳虚的发病环节为下丘脑-垂体所辖的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这三条轴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相似文献   

18.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抑郁相与躁狂相之间常相互转化。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相和躁狂相分别属于中医"癫证""郁证"与"狂证"的范畴,同时二者在病机上也具有共同的特征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张锡纯在论述心脑相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癫狂发病及癫与狂转化的痰火病机,认为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是癫狂的始动因素,痰火瘀塞心脑相通之窍路是癫狂的核心病机,痰火的郁积与外散是癫狂转化的关键机转。现尝试从痰火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动态病机,探讨抑郁相与躁狂相转化的病机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明末清初名医,学验俱富,晚年撰成《证治汇补》[1],以示后学.《证治汇补》论治癫狂以气郁痰火为主要病机,博采众长,多所发挥,临证活法,别具匠心.兹就其经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唐启盛教授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心身同调、肝肾同治,尤其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治疗上独具心得。唐教授治疗焦虑障碍由辨病入手,根据肝郁化火的核心病机,分肝郁化火证、肾虚肝旺证、肝胆湿热证对证治疗。唐教授认为,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所记载"灯笼病"与焦虑障碍的瘀血内阻证临床特征十分符合,临床从疏肝清热、活血化瘀角度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