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提高川崎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护理过程,即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护理、发热的护理、饮食的护理、预防感染、心血管系统的护理等。结果 60例川崎病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用大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冲击治疗,同时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的损害,提高疗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和糖皮质激素对急性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3组,1组单纯给予激素治疗,2组予激素+大剂量IVIG治疗,3组予激素+标准剂量IVIG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 lt)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3组血小板上升速度明显增快,1组与2组、3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组与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ITP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剂量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97例儿童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55例实施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纳入观察组,42例单纯予以激素治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峰值、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到达峰值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到达峰值时间均小于对照组,血小板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提高治疗效果,可快速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快速、有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方法 分别用强的松口服、地塞米松冲击、丙种球蛋白冲击对三组患儿进行治疗。结果 丙种球蛋白及地塞米松冲击疗法能迅速控制ITP患儿的出血症状 ,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提升血小板数最有效。结论 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对于治疗ITP最为快速、有效 ,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次之 ,强的松口服疗效不如二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中西药调整自身免疫系统与联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方法:设立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6例,2组病情、基本治疗、护理、激素使用相同,治疗组另静注丙种球蛋白、中药贞芪颗粒,用至激素停用后3~6个月。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血小板计数回升快,血小板显著回落减小,机体抵抗力增强,激素治疗期缩短,激素总使用量减少,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明显出血期显著减少。结论:小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中西药调整自身免疫系统与联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确切,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ABO溶血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2例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或激素、蓝光、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监测血清胆红素,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对新生儿ABO溶血病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蓝光及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疗效肯定,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邓玉萍  齐铮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076-107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西药激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总进步率分别为85%、97.5%,对照组为62.5%、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血小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T细胞亚群异常改变均有所纠正。结论中药联合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减少激素用量,从而有效降低激素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宁血饮对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宁血饮干预治疗组23例和单纯激素组17例.宁血饮干预治疗组采用宁血饮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单纯激素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患儿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如)和远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宁血饮干预治疗组在改善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PAIgG的水平、治疗的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宁血饮联合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疗效好,远期疗效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21例明确诊断为IT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开始回升的时间、血小板峰值,不同的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显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用皮质激素与其联合免疫抑制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议成人ITP的患者采用含有丙种球蛋白的方案,早确诊早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成人ITP患者的疾病分型及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浅谈调肝扶脾法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原名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易于反复,易发生显著血小板减少而诱发明显出血,甚而危及生命;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各类免疫抑制剂、脾脏切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等治疗,甚至少数难治性患者采取联合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1],然而,常因激素抵抗或者依赖,免疫抑制剂失效,丙种球蛋白与生长因子效果短暂且费用昂贵等原因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值得专科医生的思考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确有一定疗效,多数采取从热(或火)、阴虚、脾虚等角度辨治,难治性者辅以活血药[2],但对病情反复,激素依赖,脾脏切除后无效或复发的难治者仍然令医生困惑与无奈!如何进一步提高效果,是摆在血液专科医生面前的难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8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治疗护理、并发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兀丽仙 《山西中医》2008,24(12):56-56
笔者自2008年1月至9月,在临床护理中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鼻衄的发生,收到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笔者将61例用激素和宁血Ⅰ、宁血Ⅱ治疗的ITP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1例,男11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等,但临床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复发率高。笔者跟随导师甘欣锦教授门诊,以中医药为主治疗IT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糖皮质激素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42例难治性ITP后,根据维持治疗的方案不同分为5组:激素组9例,长春新碱组8例,甲氨蝶呤组9例,脾栓塞组8例,脾切除组8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激素组显效率11%,总有效率33%;长春新碱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38%;甲氨蝶呤组显效率44%,总有效率78%;脾栓塞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75%;脾切除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88%。甲氨蝶呤组、脾栓塞组及脾切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激素组及长春新碱组(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后尽快行脾栓塞或脾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ITP较好的选择,而对于拒绝手术者,采用甲氨蝶呤维持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49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治疗措施: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输新鲜血及血小板,并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49例均母婴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恰当合理的治疗、适宜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平安渡过妊娠期及分娩期。  相似文献   

16.
丙种球蛋白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种球蛋白 (丙球 )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极为密切 ,在人体体液免疫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自 1997年以来收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患儿 4 0例 ,其中14例采用大剂量丙球静滴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0例患儿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为急性 ITP[1] 。治疗前病程 4天~ 4月 ,平均 2 8天 ,均为初发 ;其中男 19例 ,女 2 1例 ;年龄 60天~ 12岁 ,平均 4岁。患儿均有皮肤出血点 ,另有鼻衄 10例 ,巩膜下出血 12例 ,口腔粘膜或齿龈出血 4例 ,消化道出血 2例。按治疗方法分三组 : …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 70 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观察组采取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即在对照组基 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血小板水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血小板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 及血小板达到峰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既可以改善患儿的血小板指标,又可以增强患儿的 免疫力,且治疗效果较好,不易引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儿采用临床中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在对采用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药物进行治疗,在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程度和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及随时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疾病的复发情况,用于判断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病情改善所用时间也要远远短于对照组;根据对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行记录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疾病的治疗中效果相较于常规治疗方法更为显著,再确保显著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疾病的复发率,有效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中、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47例ITP小儿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用药后3 d(治疗中)、用药后1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比较其治疗前、中、后的差异。结果Plt、PDW、P-LCR治疗前、中、后相互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PV治疗前与治疗中、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TP使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血小板的上述参数可以作为ITP治疗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4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联合治疗组24例,采用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抗生素、激素及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并与单纯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组16例患儿相比较,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两组有效率差异。结果:重症支原体肺炎单纯治疗组有效率66.6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5.65%;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治疗组(均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需并用头孢类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