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法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活血利水法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选取同期33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对两组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d对两组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患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14d行超声检查,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利水法能够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田美欣 《光明中医》2012,27(4):798-800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在预防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时的作用;方法选择剖官产患者877例,分实验组445例,对照组432例;对照组术后实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手法推拿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同期发病率监测,对照组发病率2.1%,实验组发病率0.2%。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手法推拿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6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预防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下肢骨折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法推拿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时的作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患者877例,分实验组445例,对照组432例;对照组术后实行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手法推拿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同期发病率监测,对照组发病率2.1%,实验组发病率0.2%.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行手法推拿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术后心率、血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活动护理,有助于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措施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予以临床常规护理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预防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双下肢按摩。结果记录两组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有利于提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涌泉穴在下肢骨折术后消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入院和手术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涌泉穴。2次/d,9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9d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涌泉穴在下肢骨折术后消肿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应用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能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9):166-168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下肢静脉抗栓泵预防胸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胸腰椎术后的手术病人共301例,其中A组实验组110例,采用下肢常规抗凝锻炼与抗栓泵结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B组对照组191例只采用常规抗凝锻炼,患者在术后3日至3月,结合临床情况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A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B组共有11例血栓形成,P<0.05,两组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下肢静脉抗栓泵可以有效的预防胸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6,21(8):72-7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并与以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3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推拿按摩手法在预防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笔者所用的手法对患肢进行了推拿按摩,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术后第2天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采用术前、术后7d监测深静脉血流速度的方法,实验组于推拿按摩后测量,对照组于主动活动前后测量。结果:实验组所测的股深静脉和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按摩手法可有效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泵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16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行神经外科术后早期采取间歇充气加压泵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行神经外科术后采取术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而分析间歇充气加压泵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患者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3.75%,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6,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早期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泵,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下肢肿胀,缓解下肢疼痛,起到预防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按摩、艾灸等中医护理方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饮食调护,委中、三阴交、内膝眼、地机穴按摩、艾灸),空白对照组则在试验组选穴外或上约1寸的非穴位处进行相同的中医护理措施,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27-127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健康训练等预防措施。结果:7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仅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9%。结论: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2013,(Z1):130-130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该研究所选对象为该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术前30 min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μg皮下注射,并给予科学和合理的护理配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在血小板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有效预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艾灸联合功能锻炼,观察效果。方法:对我院2021年7月~2022年4月收治的71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艾灸组(n=36)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术后采取功能锻炼,艾灸组在此基础上选涌泉穴,实施艾灸治疗,对比两组术后VAS评分(NRS疼痛评分量表)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760);干预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下降,但艾灸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t=5.549,P=0.001)。艾灸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8%(1/3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6/35)(χ2=0.042,P=0.042)。结论: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艾灸联合功能锻炼能够进一步缓解疼痛症状,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预防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采用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D-二聚体、APTT、PT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及周径。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踝上5 cm、髌下10 cm、髌上10 cm肢体体表温度、肢体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针配合术后系统早期活动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临床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该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间治疗宫颈癌患者15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干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开展术后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间隙式充气加压装置干预,治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和平均速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过预防措施干预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54.1±9.3)cm/s、股静脉平均速度(32.6±6.0)cm/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46.7±8.1)cm/s、股静脉平均速度(27.1±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