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和",《说文解字》释为两义:一曰"相应也",一曰"调也";《尔雅》谓"谐,和也";《辞源》谓"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可见,和谐指融洽调和、协调相安。和谐观即运用和谐理念认识和研究事物,属于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2.
正万全,明代著名医家,世医出身,享年90岁,精通养生之道,善于摄生颐养,清康熙年间,被封为"医圣"而名声远扬。其健身益寿经验主要总结在《养生四要》之中,提出"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矣",尤其强调"寡欲第一"的养生观,可见"寡欲"在万全养生观中占首要地位。今就万全"寡欲"养生观从寡性欲、寡食欲、寡心欲等3个方面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3.
生命观是人类关于如何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研究中医药学和中医学的生命观,必须从它的文化基因作为切入点,"从文化解读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黄帝内经》从生命来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要素"形神合一,乃成为人";生命价值"人者,天地之镇也"和珍爱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四个方面综合阐述其生命观。  相似文献   

4.
《难经校注》是《难经》整理校释的重要著作,其词语训释仍难免偶有疏误:《五难》中"菽"指作物"豆",非谓重量单位"豆";《十五难》中"前曲后居"的"居"指"仰直",非谓"微曲如锯";《十六难》中"善洁"指"嗜好洁净",非谓"瘈瘲"病。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源、同病,痰瘀同治",古有此说,并得到后人的普遍认可.《内经》认为"津血同源",然痰乃津血所成,这是痰瘀同源同病的最早记载.到了元代,朱丹溪首先明确了"痰瘀同病"之说.《丹溪心法》曰:"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景岳全书》谓:"津凝血败,皆化为痰";《血证论》则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相似文献   

6.
芦少敏  张雅娴 《新中医》2014,46(4):241-243
<正>中医学认为,汗属阴液,是人体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津血化生而来。关于汗液,古人论述颇为详尽。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评热病论》曰:"汗者,精气也";《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清·徐定超《内经注》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为津,津渗于孔窍,留而不行者,是为液",故有"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又"肺为水上之源……通调水道","心主血脉","脾统血","肾  相似文献   

7.
吴济夫 《养生月刊》2020,41(4):351-353
诗谓韭曰:"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春韭,清香味美,壮阳却病,自古以来就是受人喜爱的食疗佳蔬。我国种韭,源远流长。殷周古籍《夏小正》有载"正月囿有韭";西周时,韭与葫芦等已被人工栽培。元代《农书》说韭"剪刀而复生,久而不乏也,故谓之长生"。正因其特点,故名曰"韭",寓"久"之意。  相似文献   

8.
正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篇,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王冰注:"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必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郭霭春注云:"其下"之"下"谓二便。"适其脉",《太素》"脉"下有"候"字。"适"有"察"的意  相似文献   

9.
雒映宏 《新中医》2014,46(9):220-222
<正>肺主皮毛理论源自《内经》。《素问·痿论》曰:"肺主身之皮毛";《素问·五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等。《内经》中计有12篇、15处明确论及肺主皮毛理论,后世历代医家对该理论多有论述,散在于各类中医学文献中。近年来,许多现代学者也对"肺主皮毛"从文献、记录、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笔者仅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深度发掘,发现"升"为肝之性,"降"为肺之性。《素问.五运行大论》里"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所说的"右行"是下降,"左行"是上升。"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是"上下升降就是一周,如此反复往来",正符合《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相似文献   

11.
正失眠,中医学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是指以不能持续获得正常睡眠时间为主的一类病证。顽固性失眠是指失眠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不能缓解者。就病因而言,《医宗必读》论述失眠之故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从病机方面,诸医家多认为其总属阳盛  相似文献   

12.
趣说手杖     
曾庆鸿 《养生月刊》2011,32(8):752-753
手杖,即拐杖,老人、病人、旅游者,常拄着它走路。手杖还有好几个绰号,一是"木上座";二是"直兄"。"木上座",苏轼诗曰:"留我同行木上座,赠君无语竹夫人。"(《送竹几与谢秀才》)"直兄",指竹杖。宋人陶谷《清异录·木·圆通居士》曰:"比丘海  相似文献   

13.
<正>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关于素食的名词有不少,《诗经》里则称"素餐"。《礼记·坊记》里有"齐(斋)戒"的记载;《庄子·南华经》中称为"蔬食",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古汉语中,"素食"有三种含义,一指蔬食,如《匡谬正俗》及《南华经》所言"案素食,谓但食菜果饵之属,无酒肉也";二指生吃瓜果;第三指无功而食禄。《诗经》里的"素餐"包含上述三种含义,今天所谈的素  相似文献   

14.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冬至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 冬至别称 冬至在古时有不少别称,有的称"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有的称"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有的称"长日",因冬至后,白天变长而得名;有的称"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节曰严节";有的称"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年,故称,如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有的称"一阳生",冬至后始生阳气,故称,唐代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有的称"书云",宋元时用"书云"代称"冬至";有的称"冬节",《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问讯,诸王皆出,晔独后来."  相似文献   

15.
<正>眩晕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眩即眼花,晕指头晕,因二者常并见,故统称眩晕。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晄白,甚则晕倒。《证治准绳》云:"眩谓眼黑眩也。"眩晕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历代医家多有阐发。《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满,耳为之苦倾,目之为眩"的记载;刘完素主风火生眩论,李东垣谓脾虚生眩;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张介宾力倡"无虚不作眩"。《素问·至真要大论》  相似文献   

16.
<正>海藻也称落首、海萝。《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苦,寒"。《名医别录》曰其"味咸,无毒"。《药性论》载"咸,有小毒"。《本草新编》云"入脾"。《本草求真》曰"入肾"。《本草再新》载"入肺、胃二经"。《神农本草经》云"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本草便读》曰"海藻,咸寒润下之品,软坚行水,是其本功,故一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和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瑞震 《河南中医》2009,29(2):108-110
《伤寒论》中的“和法”,和后世所谓的“和法”,在概念上及内容实质上完全不同。后世所谓的“和法”,只是指“和解”与“调和”而言,很大意义上是指少阳病的治法;而《伤寒论》一书中的“和法”,则是在贯穿全书始终的“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汗解表谓之和,清热泻火谓之和,攻下逐实谓之和,温补散寒谓之和,亦即凡是能祛除病邪,匡复正气,促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气血和顺、功能谐调,进而恢复健康的方法,都属“和法”之列。所以,后世之“和法”,属于狭义之“和法”,而《伤寒论》之“和法”,则属于广义之“和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汉书·艺文志》最早将古代医学典籍归列"方技"一门,并指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这是给医疗技术所下的古老定义。"生生之具",语本《易经》"生生之谓《易》"和"天地之大德曰生"。遵循生物之理,生其所当生,这也就是扁鹊所说的"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相似文献   

19.
人体之气分布在中焦的谓"中气",贯通上下,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位于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难经》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相似文献   

20.
李玉胜 《光明中医》2007,22(11):11-12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精气夺则虚";《素问·三部九候论》曰:"虚则补之",补法属八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体内某种物质的不足和机能衰减的病证,是八法中唯一着眼于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大法门,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