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开放平行对照法对177例CHB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测定外周血HBVDNA基因型,观察其与辨证分型、肝炎诊断分度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HBVDNA基因型分布特点:B型31例(17.51%),C型131例(74.01%),B/C型11例(6.21%),D型1例(0.56%),未测出3例(1.69%);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2)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肝郁脾虚型98例(55.37%),肝肾阴虚型6例(3.39%),脾肾阳虚型2例(1.13%),湿热中阻型12例(6.78%),瘀血阻络型59例(33.33%)。诊断为重度的32例CHB患者中,瘀血阻络型16例(50.00%),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患者HBeAg阴性率为62.71%(37/59)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0),提示有血瘀表现的患者肝脏炎症损害较重,炎症反应同时清除了部分病毒。(3)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42.37%(25/59),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型明显高于其他型;瘀血阻络型的CHB患者肝脏损伤较重;HBV基因型与CHB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但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后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治疗36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周(C组),观察其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并与常规内科治疗(A组)及常规血浆置换疗法(B组)比较。结果治疗后B组与C组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P均0.01),C组下降幅度优于B组(P0.01),A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C组总有效率与A组及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能有效降低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DN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治疗,B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干扰素治疗,C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干扰素+复方丹参片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以及超声指标变化,统计3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有所改善(P均0.05),B组和C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均0.05),尤以C组最显著。C组总有效率为93.11%,明显高于B组的79.31%和A组的65.52%(P均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等病毒因素在HBV-GN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1例HBV-GN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GN患者基因型,HBV多态性芯片检测基因变异,同时测定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等临床资料.结果:41例HBV-GN患者,B基因型14例,C型24例(86.8%),B+C混合型3例.B型和C型患者间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尿红细胞计数、血压、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均P >0.05).12例为前C区1896位变异,1896位变异与未变异者间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GN患者HBV基因以B、C两型为主,C型为多.C型患肾脏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前C区1896位变异和YMDD变异对HBV-GN患者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强肝丸与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11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B组给予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C组给予恩替卡韦+强肝丸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HBV DNA载量的变化,比较3组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结果 3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B组、C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A组(P均0.05),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较A组明显减少(P均0.05),HBV DNA载量下降幅度、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5);B组、C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恩替卡韦联合强肝丸或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并有效抑制HBV复制,2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病毒变异后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B组采用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6周;C组采用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联合治疗48周。结果①A、B、C 3组治疗12周内ALT水平反弹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7%(6/22),14%(3/22),5%(1/22)(P<0.05);治疗12周、24周3组rtM204 I变异株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4/22),5%(1/22),0和5%(1/22),0,0,48周变异株检测阳性率均为0。②治疗48周3组间ALT水平、e抗原阳性患者血清转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4%(14/22),77%(17/22),100%(22/22),A组rtN236T、rtA181V+rtN236T变异各1例,B组rtN236T变异1例。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出现rtM204 I变异后采用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A组疗程6个月,B组疗程12个月。结果 2组疗程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ALT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2个月时,B组ALT复常率显著高于A组。B组疗程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A组。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α-2b长疗程(12个月)治疗比短疗程(6个月)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同中医证型与HBV基因型及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对95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同时检测HBV基因型及HBV DNA载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证为主。4个主要证型间的HBV DNA载量比较,肝阴虚证>肝气郁结证>肝胃不和证>肾阴虚证。不同HBV基因型中HBV DNA载量比较,C型>B型。结论:不同中医证型与HBV基因型及HBV DNA载量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08-1910
目的:评价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TBIL、PT、ET均明显改善(P0.05),B、C组比A组改善更为明显,而C组比B组明显改善(P0.05);3组ALT也均明显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HBV DNA无明显变化(P0.05),但B、C组血清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C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8周后3组HBV DNA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最高。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与G-CSF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及内毒素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路清治疗解脲支原体(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9例以尿路清(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崩大碗、黄柏、黄芪、旱莲草、地肤子等组成)治疗,B组35例以强力霉素治疗,C组45例以尿路清加强力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71.8%,B组为48.6%,C组为88.9%,A组与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Uu阴转A组20例(51.3%),B组15例(42.9%),C组33例(73.3%),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路清治疗Uu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CG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CGI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尿路清1剂/d,连用2周;B组29例给予红霉素肠溶胶囊口服,每次500 mg,4次/d,连用2周;C组35例给予尿路清加用红霉素肠溶胶囊口服,用法同A、B组。所有患者均于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A、B、C 3组痊愈率分别为27%、27%和53%,总有效率分别为77%、81%和97%。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或阴性)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的关系,探讨不同血清标志物(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ALT及HBV DNA水平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8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乙肝标志物(HBeAg)和HBV DNA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频数的比较用Ridit分析。结果:1不同ALT范围的HBe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HBeAg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ALT、HBV DNA拷贝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T≥80U/L时HBV DNA拷贝数无差异(P0.05);3整体上,HBV DNA拷贝数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且HBeAg阳性患者ALT、HBV DNA拷贝数升高趋势明显。结论:联合、动态监测血清标志物HBeAg、ALT及HBV DNA的指标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的抗菌药物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于阳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70例分为3组,A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C组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分别比较3种药物的性价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成本/疗效(C/E)值最小的为A组,经敏感度分析,A组药物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性价比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78/90)、87.8%(79/90)、88.9%(80/90),3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经济实惠、疗效显著,是性价比最高的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探讨乙肝优化治疗方案和安全性,减少耐药率发生,控制病情发展。方法筛选100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例,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分组,A组50例每天口服拉米夫定100 mg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B组50例每天口服恩替卡韦0.5 mg,进行抗病毒治疗96周,定期检查监测指标,比较疗效及病毒变异情况及安全性。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96周后,HBV DNA转阴率(<300 copies/mL)、HBeAg转阴和血清转换指标A组分别为88%,85%和46%,B组分别为88%,84%和17%,2组肝功能皆明显改善。2组对比除HBeAg血清转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无明显差异性(P均>0.05)。治疗96周后,B组发生病毒变异3例(6%),A组无一例发生病毒变异,2组病毒变异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相当。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初治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与恩替卡韦相似,在减少病毒学耐药发生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配合针刺治疗肾气虚证小卵泡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滋肾育胎丸加针刺治疗组(A组)30例,滋肾育胎丸对照组(B组)27例,和枸橼酸氯米芬对照组(C组)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检测3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等激素水平变化,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情况,并对3组排卵率、妊娠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排卵率为53.3%(16/30),B组为33.3%(9/27),C组为66.7%(20/30),A组排卵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妊娠率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F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LH、E_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A组FSH、LH、E_2改善水平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A组优于B组及C组(P0.05),C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疗效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配合针刺治疗对小卵泡排卵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成熟卵泡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患者采用干扰素配合CO2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94例HPV感染并VAIN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A组(64例,采用CO2激光治疗),B组(64例,采用CO2激光配合保妇康栓治疗),C组(66例,采用CO2激光配合干扰素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阴道排液量低于A组、B组,且阴道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少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病变逆转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年各组患者恶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患者的不同时段病变复发率均低于A组、B组,且不同时段HPV转阴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配合CO2激光治疗可显著减轻本研究患者术后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年前后,患者体内HBV DNA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基因变异情况,及其与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乙肝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及速率法分别检测60例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其血清YMDD、HBV DNA、乙肝标志物及ALT的变化情况。结果拉米呋啶治疗9月、1年后YMDD的变异率分别为5%、13.3%。YMDD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12.5%,无变异组HBV DNA阴转率为67.3%,两组阴转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呋啶治疗1年后YMDD变异组ALT为(40.7±14.7)U/L,无变异组ALT为(26.5±10.1)U/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名HBeAg阴转患者无YMDD变异。结论乙肝患者经拉米呋啶治疗后,YMDD变异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可逐渐增加,当其HBV DNA、ALT含量出现明显反跳时,应及早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复方四黄液联合VSD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9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冲洗,B组为复方四黄液外敷,C组为VSD引流。比较三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疼痛VAS评分,细菌转阴数,感染控制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A、B、C3组两两比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d7、d14的创面外观评分,A组B组、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A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转阴数、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比较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四黄液联合VSD能有效促进骨科感染创面修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西医内科综合治疗组)、B组(MSCs移植组)、C组(MSCs移植联合柔肝化纤颗粒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PT)、HBV DNA载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Child-Pugh。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P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白蛋白(ALB)高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PT均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后3组HBV DNA载量显著下降,且C组治疗后HBV DNA载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后3组Child-Pugh评分低于治疗前,且C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低于A组、B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ADC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C组患者治疗后ADC高于A组、B组(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凝血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独针天枢穴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3例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57例、B组73例和C组63例。A组采用针刺天枢穴治疗,B组采用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C组采用清洁保留灌肠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疗效维持时间。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9.3%,B组为88.6%,C组为92.1%,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显效及好转患者疗效维持时间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针天枢穴是一种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