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急性胰腺炎为腹部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重型胰腺炎发病率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为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所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炎症。临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病变轻重不等,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数日后可完全康复,而重型有胰腺出血坏死者死亡率30%~60%。现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5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叶梅惠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71-1972
<正>急性胰腺炎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胰腺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进而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患者常表现急性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有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的明显升高。可分轻型(间质型)和重型(坏死型)两种类型。轻型预后良好,重型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脓  相似文献   

5.
胡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63-663
急性胰腺炎(AP)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按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胰腺明显充血、水肿;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坏死、渗出、感染且合并内毒素血症,加之胰腺组织损伤过程中一系列炎性递质,如氧自由基、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有着重要介导作用[1],以及急性胰腺炎时出现的消化道激素分泌紊乱,均可刺激腹部或肠管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胀、频繁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肠鸣音减弱或消…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见、多发病,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轻者多见,预后良好;少数为重症胰腺炎,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中医以“胰瘅”命名,按“腹痛”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伴或不伴有其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水肿型和出血性坏死型,出血性坏死型占20%~30%,水肿型较为多见。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变程度较轻,采用非手术治疗1~2 W可逐渐痊愈,预后良好。临床治疗主要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发病率为10~80/10万人,国外报道死亡率为5.7%~10%,国内为10%左右,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严重可致坏死的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病因与胆石症、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有密切关系,同时,胰管阻塞、手术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甲状旁腺肿瘤、高血脂、糖尿病昏迷、尿毒症等都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临床以急性水肿性占绝大多数,病变轻微,主要波及胰腺间质,病理表现为胰腺肿大、间质水肿、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而出血坏死性则病情凶险,基本病理改变为胰腺内组织坏死、出血,常易合并休克、多脏器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危重情况。由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具有发病急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上采用手术疗法,其中全胰坏死者病死率则更高。近年来临床统计表明,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本病由于胰腺组织受自身外分泌的消化作用及自溶,导致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部分病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急性胰腺炎虽然是一种内、外科常见的急性腹痛症,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病人容易漏诊,重症病人可迅速出现休克以至死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本病由于胰腺组织受自身内分泌的消化作用及自溶,导致胰腺水肿、出血和坏死,部分病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本病原则上以内科治疗为主,绝大部分水肿型和一部分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均可治愈,但重症若经24~48h治疗不见好转者,则应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治疗急性胰腺炎61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型,是由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暴饮暴食、高脂食品、饮酒、胆道疾患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为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部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从而成为临床的一大难题。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目前针对尚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多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102例徐家青易沪萍(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1984年马赛国际胰腺学术会,将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和重型。重型胰腺炎即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预后极差,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同治疗观点,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正>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由于胰腺细胞的大量破坏,胰腺分泌物(主要是胰酶)可发生广泛的自体消化。为了解决外科治疗中多次进腹清除坏死胰腺组织、充分引流的需要,我院自1990年12月起,开展腹壁横切口缝置双层拉链术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21例,这是外科治疗方法的新改进,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是非常常见的腹部疾病,它的病因很多,其致病机理就是胰酶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发生消化、出血、水肿、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和急性上腹痛。在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胰腺水肿,预后不会对身体造成其他影响,因此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少数重症患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并会有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癌,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其中重症胰腺炎发病速度快,病情非常严重而且复杂,因此在临床上死亡率较高。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是非常难以治疗的疾病,现在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从2001年2月-2010年9月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居急腹症的第3—5位。它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器官本身产生自体消化所引起的炎症,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水肿型及出血坏死型(重症胰腺炎)两大类,其中出血坏死型较少见,占急性胰腺炎的5%-10%,死亡率约30%-50%。中医对本病无系统阐述,但类似记载散见于“脾心痛”、“结胸”、“胁腹痛”等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它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发病多与饮食不当有关,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多数病人为单纯水肿型,表现为急性剧烈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病程呈自限性;20-30%病人中临床经过凶险,表现为出血坏死型,可出现休克、呼吸衰竭、腹膜炎,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我院消化科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诊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2例,采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