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剂量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与中剂量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的麻醉效果。方法曲马多组(T组,n=30)诱导插管:泵注曲马多20 m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全麻维持:丙泊酚起始泵速10mg/(kg.h)。芬太尼组(F组,n=34)诱导插管:泵注芬太尼5μg/kg、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5 mg/kg;全麻维持:丙泊酚、芬太尼起始泵速分别为8 mg/(kg.h)、10μg/(kg.h),切皮前静注芬太尼10μg/kg。结果 T组诱导后MAP降低百分比值、插管后MAP升高百分比值,拔管时MAP、HR升高百分比值均显著小于F组(P<0.01);切皮后T组的HR减慢,F组的HR增加,麻醉中T组MAP稳定指数值显著低于F组(P<0.01);T组拔管时痰少,无呛咳、躁动、寒战;T组术后镇痛优秀率显著高于F组(P<0.01)。结论曲马多20 mg/kg剂量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的麻醉效果比芬太尼40μg/kg剂量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镇痛时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50例,仅用全身麻醉;A组50例,先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记录在围麻醉期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满意。A组患者的MAP、HR、全麻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I、Ⅱ、Ⅲ三个组,应用不同剂量的曲马多进行术后的麻醉镇痛,其中I组曲马多剂量为300mg,II组为400mg,Ⅲ组为500mg,对三组患者均行PCEA,背景剂量为2ml/h,追加剂量为1ml/次,锁定时间为20min。结果:①对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的比较发现,随着曲马多浓度的增高,VAS评分呈下降趋势,I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②对三组患者白控镇痛总按压次数的比较发现,随着曲马多浓度的增加,实际按压次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各组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对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发现,随着曲马多浓度的增加,术后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结论:400mg曲马多用于老年硬膜麻醉术后的镇痛是较为合理的临床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共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32例,全身麻醉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后低血压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出现低血压者8例,全身麻醉组17例,两组比较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9.4%)低于全身麻醉组(27.3%),两组比较且: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不同浓度配置用于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手术治疗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药物浓度配置的不同而将患者随机分为成A、B、C、D四组,每组患者32例。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6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5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4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D组患者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300mg:1mg配比维持麻醉,并分别对四组手术患者的静脉全身麻醉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和分析。结果:A、C、D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D组的用药量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警觉/镇静评分与B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对四种因素的综合评定,C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最短,拔管时间最早,用药量最少,警觉/镇静评分值最高。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以浓度配置为400mg:1mg用于静脉全身麻醉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曲马多与地塞米松在预防剖宫产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0 月 至 2019 年 10 月于乐昌市中医院住院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 ~ Ⅱ级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曲马多组、地塞米松组,每组 30 例。曲马多组给予 50 mg 曲马多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组给予 10 mg 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监测产妇围术期的循环变化,观察两组产妇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组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BP)、 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相同时间点的 MBP、HR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相较于地塞米松组,曲马多组没有寒颤的产妇占比更多,Wrench 分级 1 级、2 级的产妇占比均更少,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曲马多与地塞米松均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循环无明显影响,但曲马多能显著降低 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的发生率,且有利于减轻术中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2 月于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 80 例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6 mg布托啡诺+0.6 mg芬太尼进行镇痛,B组给予4 mg布托啡诺+0.8 mg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呛咳评分、躁动评分、镇静评分、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血清学指标、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 组患者的呛咳评分、躁动评分均较 B 组更低,其镇静评分较 B 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2 h、24 h、36 h、48 h,A 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 B 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给药后的血清心肌细胞 P 物质(SP)、前列腺素 E2(PGE2)、白细胞介素 –6(IL–6)均较给药前降低,而给药后 A 组的各项疼痛血清学指标均低于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手术后应用 6 mg 布托啡诺+ 0.6 mg 芬太尼进行镇痛,可在确保镇痛安全性的前提下,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术后静脉曲马多镇痛的广泛应用,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基本满意,但由于大剂量曲马多静脉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笔者观察了曲马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ASAⅠ~Ⅱ级;年龄21~68岁;体质量51~82kg。其中脊柱骨折3例,腰椎滑脱37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A、B 2组各20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相似,均无严重的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及严重的肝肾疾病。1·2麻醉方法全部采用…  相似文献   

9.
急诊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730例足月行急诊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静脉麻醉(IA)患者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低血压、不良反应以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EA组起效慢、麻醉效果不够完善;CSEA组麻醉效果好,但低血压发生率较高;I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2组比较略有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急诊剖宫产手术,CSEA具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I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芬太尼剂量慢速推注对全麻病人呛咳反应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芬太尼的诱导量为2ug/kg,B组为4ug/kg,C组为6ug/kg,记录各组麻醉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记录各组给予不同剂量芬太尼后呛咳等副反应发生的例数和程度.结果:A组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与T0、T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各时段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不同剂量芬太尼诱导后所引起的呛咳等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间静脉慢速、足量注射芬太尼能够显著降低呛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气管插管所带来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实施开胸手术患者19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D1组(观察组98例)与D2组(对照组98例)。D2组:全身麻醉;D1组: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开胸手术患者分别完成麻醉后,在麻醉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96例开胸手术患者中,都未出现临床死亡的情况,对患者停止选择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全部在5~10 min范围内。手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中和手术后,D1组SBP、MAP均低于D2组,SaO2高于D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患者吸入麻醉药物剂量两方面,D1组优于D2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开胸手术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呼吸循环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清醒时间,在促进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加快疾病恢复速度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麻、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在颈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行颈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用全身麻醉,麻醉维持用丙泊酚、阿曲库铵、异氟烷;B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麻醉。记录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药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结果 A组术中MAP高于B组,HR快于B组,A组全麻药用量多于B组。结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有利于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用量减少,苏醒早,拔管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时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Suf组)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F组)。分别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结果Suf组除了在诱导3 min时SP、DP、HR、RPP较诱导前明显(P<0.01),其他各测定时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F组在诱导后3 min上述指标亦明显下降。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时,两者在全麻诱导时对循环的抑制相似,但前者气管插管后循环较后者稳定,术后苏醒更快,术后止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全麻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74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minN.麻醉复苏后1h心率、血压,血糖、血清肾上腺素、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血糖、血清肾上腺素、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无显差异,手术开始后30min,研究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血糖及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无显差异,复苏后1h,研究组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血糖、血清肾上腺素、丙二醛及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心血管应激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加麻醉及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循环的影响,以及麻醉药用量和术终恢复时间的差异,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手术中采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清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间点的HR与MAP均与T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T3时间点的HR与MAP明显高于T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芬太尼相当,但瑞芬太尼对拔管后与手术60min时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更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的腹腔镜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比腰一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方法和静吸复合全身全麻方法。结果:两种方法的总优良率均为100%。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妇科的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适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麻与硬膜外麻醉手术中病人的体温变化规律和低体温对麻醉病人的影响,为加强术后病人体温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伞麻开腹手术患者10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50例,硬膜外组50例,观察两组术前、术中及术毕时体温的变化情况及术毕时寒颤、躁动发生率。结果相比术前,术中和术毕两组体温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术毕完全清醒时全麻组比硬膜外组寒颤、躁动发生率高。结论病人麻醉后食管温度会明显下降,全麻时下降更为明显。体温降低对寒颤、躁动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麻醉手术中应监测体温,注意病人体温保护,以降低上述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各种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268例,分别对其临床手术施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具体可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一硬膜外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对它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经分析研究得知,在对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在各种方法中,选择使用腰一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对产妇的生理作用迅速,麻醉效果好,用药量少、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安全有效。结论:剖宫产手术大多数属于急诊手术,在实施手术前应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临床首选的是腰一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成功率高,费用少,值得在一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股骨头置换手术而有椎管内麻醉禁忌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A组为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为全身麻醉组。患者入室后,A组先行股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起效后,两组按常规给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药用量,随访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与全身麻醉组相比较,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股骨头置换手术中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少,术后镇痛效果好。结论: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有椎管内麻醉禁忌拟行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