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VIG,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变化。结果IVIG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在治疗后24h、48 h7、2 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IVIG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IVIG组治疗后黄疸消退快(P<0.01),住院时间短(P<0.01)。结论IVIG具有免疫封闭作用,能阻止新生儿溶血病的溶血过程,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VIG,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变化。结果IVIG组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在治疗后24h、48h、72h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IVIG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IVIG组治疗后黄疸消退快(P〈0.01),住院时间短(P〈0、01)。结论IVIG具有免疫封闭作用,能阻止新生儿溶血病的溶血过程,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组的30例患儿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方法,剂量:1.0g/(kg.d);对照组的30例患儿连续4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0.3g/(kg.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24例(80.0%),有效5例(1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患儿显效13例(43.3%),有效6例(20.0%),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6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索血症主要原因之一。较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重度贫血、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40例,采用静脉大剂量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行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取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2,蓝光疗法)与观察组(n=42,蓝光疗法+免疫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更低,血糖值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可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神经性行为、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可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疗效及其对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8例足月分娩的溶血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联合静滴IVIG 0.5g/d,1次/d,连续服用3 d;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联合静滴IVIG 1.0 g/d,1次/d,连用3 d,观察2组新生儿治疗前、治疗72h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并采用神经性行为(NBNA)评估患儿的行为。结果观察组治疗72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网织红细胞RC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治疗2~3 d后NBN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可更好地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总胆红素及黄疸消退期的NBNA评分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采用成分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BO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O型红细胞悬液联合AB型血浆换血,对照组行浓缩洗涤O型红细胞联合AB型血浆换血,比较2组换血前后血常规指标、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变化,总结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换血前相比,2组HTC、Hb、Plt、WBC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均0.05);研究组患儿换血后HTC、H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换血术前相比,2组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均0.05);研究组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输血、二次换血治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术后蓝光治疗时长、术后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O型红细胞悬液联合AB型血浆换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效果更为显著,可以切实防止换血后贫血,降低二次溶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多为母亲O型、婴儿A型或B型[1]。  相似文献   

9.
<正>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由于母体存在着与胎儿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体IgG,这种IgG血型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后,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出现溶血,多为母亲O型、婴儿A型或B型[1]。我国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约占新生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根据是否在产前对产妇进行AB0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和患儿是否接收光疗分为4组:产妇进行产前AB0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的新生儿,分为检测组22例和光疗检测组29例;未进行产前AB0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的新生儿,分为未检测组31例和光疗未检测组22例。比较4组的性别、日龄、出生时体重、光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等治疗前的资料以及光疗后的TB、血红蛋白(Hb)水平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4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和出生时体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检测组和光疗检测组的光疗前TB比未检测组和光疗未检测组低,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光疗后,光疗检测组和光疗未检测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检测组和未检测组短,血红蛋白水平上升,血清胆红素下降明显。结论:产前产妇的AB0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和新生儿的光疗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ABO溶血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2例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或激素、蓝光、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监测血清胆红素,观察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对新生儿ABO溶血病予以人血丙种球蛋白、蓝光及茵栀黄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疗效肯定,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并比较临床路径组(n=45)和对照组(n=45)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和家长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患儿住院日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路径对于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均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3.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名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该病可引起冠状动脉增生性炎症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蓝光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3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蓝光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结果:31例ABO溶血病新生儿在蓝光治疗的过程中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和伤害发生,家长信任度和满意度高。结论:实行舒适护理有利安全有效进行新生儿蓝光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应用球蛋白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长安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71 例 ABO 溶血病新生儿,按照球蛋白(球蛋白注射液)治疗时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 对照组(43 例,出生后 36 ~ 72 h 内使用球蛋白)和观察组(28 例,出生后 0 ~ 36 h 内使用球蛋白),比较两组新生儿治 疗效果、一般情况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09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新生儿光照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 ABO 溶血病新生儿在出生后 0 ~ 36 h 给予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光 照治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脓疱疹是由第Ⅱ嗜菌体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以出现薄壁水脓疱为特点的皮肤炎症。本病传染性强,极易扩散,如不有效治疗,可出现发热和腹泻,甚至并发败血症。1998-2003年,笔者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脓疱疹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妊娠4个月以上和曾有不明原因流产,死胎或可疑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以极早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的孕妇。结果:共检出有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者256例,对其中血清免疫抗体效价高于或等于1:32者给予治疗。结论: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可做到极早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给予有效的治疗,可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溶血病 (HDN) ,是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其原因已被证实[1] ,为孕妇体内有特异性不完全抗体 (LgG)的存在 ,导致婴儿在宫内和出生后死亡 ,即可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为更好落实计划生育国策 ,优生、优育 ,笔者对 2 17名孕妇作了A ,B ,O血型系统鉴定和HDN血清学检测 ,现将实验结果分析如下。1 方  法1 1  2 17名孕妇及其丈夫血液做血型鉴定 ,夫妻不同血型者均做中和试验。1 2 抗大D诊断血清及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血清诊断试剂均为上海血液中心国家血型参比研究室提供。1 3 实验方法为国际抗人球蛋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263例新生儿ABO溶血病。该病发病率占同期出生儿的1.3%,占同期住院儿的8.7%。血型分布O-A131例例,O-B109例,其它23例。263例开始治疗时间均在出现黄疸36小时之内,大部分病列采用中药、山莨菪硷治疗为主,并设用酶诱导剂加激素治疗做对照组。通过观察中药组退黄时间优于酶诱导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