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抑癌基因PTEN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宫颈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石蜡切片中PTEN蛋白表达情况。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阳性细胞数,比较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表达于细胞浆。48例宫颈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0%(19/48),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96%(46/4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24%)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织(52%,P<0.01),另外,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趋势,而与病理分级、浆膜浸润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PTEN异常表达可能与部分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KIP基因的DNA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77例ESCC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发生率(7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7%)(2=35.582,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甲基化率(8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59%)(2=7.494,P<0.01);低分化ESCC组织中甲基化发生率(94%)高于高、中分化ES-CC组织(50%,25%)(P均<0.01)。77例ESCC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率(36%)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RKIP蛋白表达率(7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25.39,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蛋白表达率(2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53%)(2=6.648,P=0.01)。结论 RK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ESCC的发生机制之一,可作为反映ESCC生物学行为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范伟  卢丽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868-1869,187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微血管密度 (MVD)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2例PHCC组织及 10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42例PHCC组织中 2 3例 (5 4.8% )VEGF阳性表达 ,MVD均值为 15 3 .7± 5 6.0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VEGF表达阳性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5 )。VEGF ,MVD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形成、包膜完整性和患者生存期长短密切相关 (P <0 .0 1) ,而与癌结节多少和患者HBsAg是否阳性无关。结论 :PHCC组织中VEGF ,MVD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 ,可作为监测PHC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黏蛋白1(MUC1)的表达与胃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207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EGF-C及MUC1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C和MUC1在正常胃黏膜细胞系(GES-1)、胃高分化腺癌细胞系(N87)、胃低分化腺癌细胞系(BGC-823)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VEGF-C和MUC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及癌旁组织;在区域淋巴结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癌转移组(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VEGF-C,MUC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均<0.01);VEGF-C及MU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P均<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VEGF-C及MUC1在正常胃黏膜细胞系、高分化胃癌细胞系、低分化胃癌细胞系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VEGF-C和MUC1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转移与复发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住院手术的60例喉癌患者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0例喉鳞癌组织标本和32例癌旁组织标本中GRP78和bFGF表达情况,并用D2-40阳性产物定位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及细胞膜,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GRP78、bFGF、MVD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GRP78、bFGF、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喉鳞癌组织中GRP78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3%(47/60)和83.33%(50/60),癌旁组织中分别为37.50%(12/32)和34.38%(11/32),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高倍视野下,喉鳞癌组织中MVD值为25.12±3.77,癌旁组织MVD值为14.65±3.80,喉鳞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P78和bFGF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有无吸烟史、肿瘤大小、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P均0.05);MVD值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无吸烟病史、性别及年龄均无相关性(P均0.05)。GRP78和bFGF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喉鳞癌组织中GRP78和bFGF阳性表达者的MVC值均明显高于二者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 GRP78和bFGF在喉鳞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喉鳞癌转移及预后的预判指标,通过抑制GRP78和bFGF的表达可减少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mRNA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S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KIP基因的DNA甲基化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 ESCC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发生率(7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7%)(P<0.01);77例ESCC组织中RKIP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36%)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RKIP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77%)(P<0.0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KIP基因甲基化者mRNA阳性表达率为(26%)与非甲基化者mRNA阳性表达率(68%)比较明显相关(P<0.01);RKIP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P<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RKI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该基因的mRAN表达缺失可能是ESCC发生的机制之一,RKIP基因的高甲基化率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评估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启动子超甲基化的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和MSP检测胆囊癌及癌旁组织各46例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启动子区超甲基化。结果46例胆囊癌中33例(72%)p16超甲基化阳性,癌旁组织有14例(30%)p16超甲基化,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46例胆囊癌中31例(67%)端粒酶阳性,而癌旁组织端粒酶阳性仅有4例(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超甲基化和端粒酶阳性率这两项指标在胆囊癌的不同分化程度中无明显差异(P>0.05);中、低分化胆囊癌与高分化胆囊癌端粒酶积分光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囊癌p16甲基化和端粒酶检测一致性较好(P<0.01)。结论联合检测端粒酶活性与p16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对胆囊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间接原位移植肝癌裸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肝细胞癌细胞株Bel-7402间接原位移植,造雄性肝癌裸鼠模型48只,造模后24 h随机分4组即中药复方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FT207化疗组,4周后处死裸鼠,观察正常肝组织、肝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的组织形态情况,并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肝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PTEN 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解剖证实获得100%的成功率,中位生存时间24 d(12~28 d);瘤鼠肝脏PTEN蛋白表达强度癌旁组织最高,癌组织最低,正常肝组织次之(P<0.01)。中药治疗相对于FT207化疗而言可明显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中药组组间比较提示中剂量组效果最好(P<0.05或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差别不大。结论:癌旁组织中PTEN的高表达,有可能是机体的应激保护反应之一;适宜的中药浓度与抗癌效果有关;本方治疗肝癌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PTEN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化抑制因子-2(Id-2)在人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d-2蛋白在60例食管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d-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d-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Id-2蛋白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d-2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Id-2蛋白及Id-2mRN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分子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P-AK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旨在为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48例卵巢恶性癌组织中P-AKT、MMP-9的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 P-AKT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63%,87.5%,在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较晚和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明显增高(P0.05);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4.00%,75.00%,在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分级较差和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明显增高(P0.05);MVD值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KT和MMP-9在卵巢恶性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AKT、MMP-9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指标之一,检测淋巴结转移者中的MVD值对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0例甲状腺腺瘤手术切除标本中的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而PTE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的阳性表达率(P〈0.001)。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VEGF—C和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癌组织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C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5,P〈0.05)。结论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二者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为缺失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且PTEN表达在G1级肿瘤高于G2、G3级(P均<0.05),PTEN蛋白缺失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为高表达,HER-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均显著相关(P均<0.0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HER-2与PTE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缺失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蛋白表达缺失常发生于细胞分化较差的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HER-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HER-2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蛋白为缺失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且PTEN表达在G1级肿瘤高于G2、G3级(P均〈0.05),PTEN蛋白缺失率与肿瘤组织类型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为高表达,HER-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以及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均显著相关(P均〈0.05),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均〉0.05)。HER-2与PTE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PTEN表达缺失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蛋白表达缺失常发生于细胞分化较差的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HER-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TEN、p16和CyclinD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TEN、p16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表达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至胃癌,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p16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CyclinD1在不典型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胃癌组(P<0.05)。在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和p16呈正相关(rs=0.585,P<0.01),和CyclinD1呈负相关(rs=-0.587,P<0.01),p16表达与CyclinD1呈负相关(rs=-0.522,P<0.01)。结论胃癌发生机制涉及PTEN、p16和Cy-clinD1等基因的异常,随着病变进展,PTEN、p16表达降低,CyclinD1表达升高,提示PTEN、p16和CyclinD1可能是胃癌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Bcl-2、PTEN、P53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测肿瘤标本中Bcl-2、PTEN、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Bcl-2、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则明显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中Bcl-2、PTEN表达下调,而P53表达上调,提示三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直肠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白藜芦醇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在人直肠癌细胞株Caco-2和SW480及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中的表达;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体外SW480细胞后,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TEN,p53以及AKT蛋白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构建慢病毒介导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下调SW480细胞中PTEN的表达,检测下调PTEN的表达后是否影响白藜芦醇对体外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结果表明,与NCM460细胞相比较,PTEN在Caco-2和SW480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白藜芦醇对体外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白藜芦醇对SW480细胞中Caspase-3,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上调作用,而抑制磷酸化AKT的表达;shRNA PTEN可明显下调PTEN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同时降低白藜芦醇对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提示白藜芦醇可通过上调PTEN的表达从而调控体外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肝癌中比较槐耳与IL-2对PTEN和IL-2R阳性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槐耳清膏与IL - 2对抑癌基因PTEN表达和IL - 2R阳性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二乙基亚硝胺 (DENA)制备 4 0只大鼠肝癌模型 ,分为 5组 ,对照组 (G1)、单纯诱癌组 (G2 )、诱癌加槐耳清膏组 (G3)、诱癌加 9周后槐耳清膏组 (G4 )和诱癌加 9周后IL - 2组(G5 )。于实验第 2 0周处死动物取肝组织 ,用RT -PCR检测PTEN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IL - 2R阳性细胞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比较各组中PTEN的表达量和IL - 2R阳性细胞数。结果 G3,G4 ,G5肝癌的形成率明显降低 ,肝内IL - 2R阳性的活化T细胞数G3和G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均 <0 .0 1)。在G5中 ,无癌形成的肝内IL - 2R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有癌形成者。PTEN相对表达量G3显著高于G2 (P <0 .0 1)。结论 槐耳清膏和IL - 2均能增加肝内IL - 2R阳性细胞数 ,增强体内细胞免疫功能 ,有效抑癌 ;槐耳清膏还能抑制抑癌基因PTEN的缺失而发挥抑癌作用 ,槐耳抗癌的应用前景将优于IL - 2。  相似文献   

18.
Zhang Z  Wang X  Wu W  Wang J  Wang Y  Wu X  Fei X  Li S  Zhang J  Dong P  Gu J  Liu Y 《Phytotherapy research : PTR》2012,26(6):932-937
Although matrine, a primary active component of dried Sophora flavescens root (ku shen), is known to induce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tumor cells in vitr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uch apoptosis remains elusive. This analysis of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matrine-treated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GBC-SD) showed that matrine can indeed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G1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An additional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matrine-treated cells also showed caspase-3 and Bcl-2 activation, as well as cyclinE down-regulation.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trine perturbs gallbladder cancer cell progression during the G1 phase by down-regulating cyclinE and induces apoptosis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 and increasing expression of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x.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TEN和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和MMP-2的表达。结果PTEN和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4%(23/52)和52%(27/52)。随着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的阳性率逐渐降低(P<0.01),MMP-2的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在初发肿瘤和复发肿瘤中,PTEN的阳性率分别为56%(20/36)和19%(3/16)(P均<0.05),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47%(17/36)和63%(10/16)(P均>0.05)。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和MMP-2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9,P<0.01)。结论PTEN和MMP-2的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有关,PTEN的表达缺失和MMP-2的过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