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脊液呈一致血性的低颅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女性,35岁,以站立后剧烈头痛、颈痛、背痛,伴恶心、呕吐3天就诊,既往无外伤、开颅术、引流术、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漏、脊髓造影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病史,无感染及脱水病史。入院查体:BP16/9kPa,神志清楚,颅神经正常,四肢无瘫痪,颈强(+),Kernig征(-),Babinski征(-)。入院后腰穿示CSF压力0.7kPa,血性,离心后上清液黄染,蛋白1.8g/L。头MRIGd-DTPA注射后示硬脑膜弥漫性强化,可见桥脑扁平,桥池变窄。全脑DSA显像:双侧动脉和静脉系统…  相似文献   

2.
2000-2003年我们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 血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5-85岁,平 均44岁,均为首发病,其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 脑皮质出血致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全部病例发病 后均出现短暂昏迷造成烦躁,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双侧或单侧巴宾斯基征,布鲁斯基征及克氏征阳性;其中28 例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10例出现短时去大脑皮质状态;颅 脑CT检查证实,42例患者侧裂池(双侧或单侧)均呈高密 度影,脑脊液均为血性。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541总医院(043801)潘德生,张建武1989年5月~1992年12月我们采用CSF置换术治疗结脑1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均属住院病人,男5例,女6例;年龄17~46岁(平均25岁),发病...  相似文献   

4.
13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脑至今仍是边远地区的常见病,及时诊断是合理治疗、改善预后的前提。我们分析了132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2例结脑患者均为我院1984~1999年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73例,年龄2~58岁,平均25±14岁。12 诊断方法:诊断结合以下几点:①起病缓慢,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颅神经损害及精神异常为主。②有颅外结核证据。③皮肤PPD试验阳性。④脑脊液异常。⑤头颅CT扫描提示。⑥抗结核治疗有效。2 结 果21 临床表现:见表1。表1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例 数所占比例(%)发  热123…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结核性脑膜炎 (以下简称结脑 )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改变的关系 ,现对我院 1 987年以来的住院结脑患者中作脑电图检查的 50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  50例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最小年龄 5岁 ,最大年龄 68岁 ,平均 2 6.4岁。有发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恶心、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等症状和体征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81 % ) ,而且均经临床、脑脊液检查及抗结核治疗有效所证实 ,入院后所有病例均在 7天内行腰穿检查 ,脑脊液符合结脑脑脊液表现。本组有 1 4例入院一周内行头颅CT扫描 ,有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6例脑囊虫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该病以青壮年发病为多;农村与城镇发病构成比约为2:1;临床以癫痫和颅压增高表现多见:脑脊液及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囊虫抗体阳性具有确诊意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致误诊,其中发生脑梗塞者以腔隙性梗塞多见:在全身整体治疗的基础上,吡喹酮可有效地治疗脑囊虫病。结论:流行区需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早期脑梗塞32例,均在发病24h内做CT平扫,并经临床及DSA确诊。结果:早期梗塞的CT征象;大脑中动脉高 征发生率为46.9%;早期低密度征为37.5%;豆状核征为40.6%,脑沟裂消失为31.3%;脑岛带征为28.1%。结论:早期脑梗塞具有特征性CT表现,若出现两种以上的阳性征象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所收集到的 33例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的脑脊液 (CSF)细胞学检查结果 ,分析讨论其应用价值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33例均系我院或经外院会诊临床确诊为结脑 ,符合结脑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男性 17例 ,女性 16例 ,平均年龄 4 1 4 6岁。发热 32例 ,头痛 33例 ,脑膜刺激征 33例 ,意识障碍 12例 ,肺结核 13例。1 2 方法与结果 经腰椎穿刺获取新鲜CSF 1ml置于沉淀仪中 ,自然沉淀 30~ 5 0min ,玻片风干后进行MGG染色 ,经脱色、透明、固封后光学显微镜下计数 2 0 0个白细胞 ,分类并计算百分比。全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86例原发性SAH患者。结果:86例患者经过治疗,头痛、脑膜刺激征在短期内均明显好转,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梗死及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能迅速改善症状,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我们在降颅压、止血、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健脑护脑、预防感染并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CSF)冲洗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6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无实体瘤病史脑膜癌病(meningealcarcinomatosis, MC)的临床特点,为MC的诊治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细胞学确诊的无实体瘤病史5例MC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CSF检查特点。结果:5例无实体瘤病史MC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19~60岁。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均头痛。典型颈项强直、克氏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2例。影像学检查:头颅CT平扫检查未提示有和头痛相关的改变,MRI平扫有1例等信号结节影,4例行增强扫描,脑膜、小脑幕、大脑镰强化1例,脑叶结节样强化1例,余正常。CSF常规检查:腰椎穿刺压力增高3例,CSF细胞数均增高 (52~480个/mm3),蛋白增高2 例(0.56~0.95 g/L),血糖降低3例(0.8~1.8 mmol/L),氯化物均降低(98~116 mmol/L)。CSF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其中2例行免疫组化,结果分别为: 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EM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高分化角蛋白CKH(+),低分化角蛋白CKL(-),白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 common antigen, LCA)、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8, CD68)(-),特染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 PAS)(+),为转移性腺癌细胞; EMA、CK、CKH(+),CKL、波形蛋白(vimentin, VIM)(-),LCA:淋巴细胞(+),CD68:单核巨噬细胞(+),为转移性腺癌细胞。无实体肿瘤病史,入院后发现合并肺癌2例,白血病、胃癌、乳腺癌各1例。结论:MC临床表现复杂,进展快,预后差,部分患者无肿瘤病史,对可疑病例应提高警惕,避免误、漏诊,及时予CSF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brainstem encephalitis,BSE)的临床特点、头部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1例B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6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例,临床表现脑神经损害7例,锥体束征8例,小脑征3例,感觉长束征3例。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升高4例,蛋白含量升高7例。头部MRI检查病灶位于桥脑10例,中脑3例,延髓2例。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病毒等治疗后患者均明显好转,随访近1年,未复发。结论BSE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检查异常,头部MRI病灶多位于桥脑,病程多为单相,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糖浓度〈1.0mmol/L的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结脑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CSF中糖浓度是否低于1.0mmoL/L分成高糖组和低糖组。结果:低糖组主诉症状持续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共济失调、意识模糊、人格改变、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均高于高糖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低糖组的二便失禁、Glasgow昏迷以及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高糖组(P〈0.05)。结论:结脑患者CSF中糖浓度低于1.0retool/L提示病情较重,预后可能遗留更多的持续性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4.
笔者近年来用温胆汤加味治疗眩晕,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3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9例,女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年。西医诊断属高血压病16例;脑梗塞9例;美尼尔氏征8例;脑动脉硬化8例;神经衰弱5...  相似文献   

15.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异常升高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例1,9个月,因发热、咳嗽10d,呕吐、惊厥2d入院。第一胎第一产,未接种卡介苗,有可疑结核接触史。体检:体温377℃,脉搏120次/min,呼吸46次/min,浅昏迷,面色苍白,前囟15cm×1.5cm,隆起并紧张,颈抵抗,右肺呼吸音减低,但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肋下15cm,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升高,巴氏征、布氏征及克氏征均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68×109/L,中性080,淋巴020;血沉27mm/h;脑脊液:外观混浊呈米汤样,潘氏试验…  相似文献   

16.
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10%-15%,常见原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病及外伤等。典型的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为三联征,即眼征:双眼出现水平性眼球震颤;小脑征:头痛、眩晕、呕吐及平衡障碍;脑干受压征:意识障碍,颅神经及锥体束损害的局灶体征。小脑出血病情多凶险,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笔者采用颅骨钻孔穿刺治疗小脑出血2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眷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4例经脑脊液细胞学证实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脑膜癌病患者,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75岁±9.65岁,临床病理诊断7例为肺癌,1例为乳腺癌,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卵巢癌.1例为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未查明的3例.首发症状以头痛、呕吐为主,可伴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均不同程度增高,细胞学检查均发现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为恶性肿瘤颅内转移的特殊形式,脑脊液细胞擘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多次反复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TNFa对细菌性脑膜炎儿童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a水平。结果:细菌性脑膜炎(化脑11例,结膜8例)CSF中TNFa(112.72mg/L,77.49ng/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29.31ng/L);病脑组(31.27ng/L)与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化脑组、结脑组TNF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脑组(P<0.05),且明显高于同组CSF蛋白含量、糖含量的检出率。但与白细胞数之间无差异。结论:CSF中TNFa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指标:TNFa较常规参数蛋白含量、糖含量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梁昌华 《广西医学》1999,21(5):1016-1018
脑室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亡率高达40%(1)。1996年9月~1998年9月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脑室出血,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73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  相似文献   

20.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们运用脑脊液置换治疗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在发病后 1小时~ 4天入院 ,均为头部CT证实的住院病人。男 8例 ,女 1 2例 ,年龄 1 7~ 75岁 ,平均 51 2岁。其中自发性 1 5例 ,继发性 5例 (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入院时均有头痛、呕吐 1 6例 ,意识改变 5例 (嗜睡 3例 ,浅昏迷 2例 ) ,眼底玻璃体膜下出血 2例 ,单眼动眼神经麻痹 1例 ,项强 1 8例 ,偏瘫 3例 ,克氏征 ( ) 1 7例 ,巴氏征 ( ) 3例。1 2 治疗方法 除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