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50例)和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愈合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具有较高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文 《西部医学》2006,18(1):59-60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 髓核摘除术。其中开窗17例,半椎板切除66例,全椎板切除5例。所有病例未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结果3例硬脊膜损伤,1例复发,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优良率82.95%。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病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具体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与随访结果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乐安  肖巍 《海南医学》2002,13(2):59-61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属于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的一种类型 ,也是腰椎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我国目前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逐渐趋向于以小开窗来达到减压的目的 ,以免术后出现不稳情况 ,但对于已经伴有退变性不稳的开始进行融合手术 ,对伴有退变性脊柱畸形 (如侧凸 )的矫形则争论较多。1  单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一直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 ,长期随访观察 ,一些术后并发症如脊柱滑脱、顽固性腰腿痛、脊柱小关节骨折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由全椎板切除引起的腰椎不稳也逐…  相似文献   

5.
吴兴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7):559-560
腰椎管狭窄并腰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采用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及髓核切除术,由于切除了腰椎管后部结构,常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瘢痕粘连,医源性椎管狭窄。所以近10多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均在探讨更加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法。2002年-2007年我院应用了保留棘突及薄层黄韧带行椎板扩大开窗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完整资料的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22例,采用全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t=14.95,P<0.01),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t=25.57,P<0.01);A组术后优良率为80.77%,B组术后优良率为81.8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05).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半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及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分析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全椎板切除组451例和半椎板切除组167例。结果:半椎板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全椎板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创伤小,出血少,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与全椎板切除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表明全椎板切除创伤大,出血多,中远期随访出现脊柱不稳.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疗效评定优良率高.对于外侧偏中央型及中央型间盘突出不大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摘除是较可取的手术方式.对于特大的中央型间盘脱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出现马尾神经损害者骨质增生严重,可考虑行全椎板切除减压.若术前存在腰椎不稳,还须行椎板间植骨,内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B组22例,采用全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的差异。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t=14.95,P<0.01),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t=25.57,P<0.01);A组术后优良率为80.77%,B组术后优良率为81.8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半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及手术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株洲市二医院9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B组接受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VAS评分、JOA评分评价2组手术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术前比较,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对比2组术后VAS评分发现,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JOA评分优良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下肢功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8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总数的47.4%。男49例,女33例。年龄28~70岁,平均46.3岁。9例全椎板切除,35例半椎板切除,38例椎板间开窗手术。术后73例经1~5年随访,优46例,良23例,进步4例。优良率达94.5%。本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一组混合症状,确诊需要靠CT扫描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进路以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为首选。手术的关键不但要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而且要使神经根完全减压,并强调术后的稳定治疗。这对于提高治愈率和远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显露方式、处理要点及术后稳定性保护问题。方法:对1990~1996年间,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首次施行手术治疗的57例中的49名患者进行为期1~6年的随访。将结果按手术方式分类、对比并进行分析。结果:优27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8%。其中开窗或扩大开窗优良率与半椎板和全椎板手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手术实际采用扩大开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神经根的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加强术后稳定性保护。  相似文献   

13.
张聿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479+148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分析,讨论失败原因。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共有138例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施行开窗髓核摘除,扩大神经根管,随访(1~2)年,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采用Arnoidi标准,优102例(73.9%),良26(18.8%)例,进步10例(7.3%),优良率92.7%。结论:手术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诊断,在手术中扩大神经根管和神经根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随访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5-74岁。单侧开窗减压8例,双侧开窗减压11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3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同时行神经根通道扩大21例,26例均行相应椎间盘髓核切除。结果:26例患者经过27-70月随访,术后腰腿疼痛不能完全缓解4例,术后12月时存在慢性腰痛6例。术后24月时慢性腰痛或合并下肢麻木疼痛需要治疗者7例,其中单侧开窗减压术后1例,双侧开窗减压术后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3例,其中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2例。结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减压不彻底、术后腰椎不稳是其术后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之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其中合并退变性腰椎管狭窄52例(44%)。由于二者具有共同的发病诱因,故一并讨论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诊断依据和手术指征是放射性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神经功能障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线平片提示腰椎退行性改变,CT扫描证实有椎间盘突出,中央椎管矢状径<11.5mm,侧隐窝矢状径<3mm,黄韧带厚度>4mm或伴有骨化以及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方式是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间盘切除同时扩大侧隐窝以使被卡压的神经根获得彻底减压,使其能移动0.5~1cm。除有退变性或椎弓崩裂性滑脱不作融合术。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优良率86.5%,无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等并发症。为获得优良效果,作者强调在处理椎间盘突出的同时必须彻底解除侧隐窝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才能彻底根除症状。  相似文献   

16.
报告8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和手术疗效.经CT扫描58例,椎管造影23例,全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认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腰腿痛严重而顽固,椎管造影CT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应在切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的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单纯切除椎间盘髓核,效果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17.
[背景]比较观察椎板切除术和多节段开窗术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结果.[病例报告]对资料完整的6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椎板切除术者为35例,接受多节段开窗术者为34例,分别于术后1,5年进行JOA疗效评分及影像学观察.椎板切除术组术后1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多节段开窗术组为88%;椎板切除术组术后5年临床疗效优良率为69%,多节段开窗术组为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年X线检查均未见腰椎不稳,术后5年椎板切除术组6例出现腰椎不稳或I0腰椎滑脱.[讨论]椎板切除术和多节段开窗术治疗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均满意,而多节段开窗术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椎板切除术,且腰椎不稳及腰椎滑脱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显微内镜(MED)下双侧扩大开窗减压与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进行比较。方法:把腰椎管狭窄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显微内镜下行双侧扩大开窗减压50例,对照组42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结果: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05。结论: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MED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比较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的疗效。方法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112例,分别采用狭窄节段上一椎体的全椎板和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42例病人,平均随访时间6.8a,疗效优良率达88.1%,复发率2.4%,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随访32例病人的腰椎过屈过伸位片发现,大部椎板切除病人的腰椎滑移距离比全椎板切除病人的要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中要保留棘上韧带,术后要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腰椎问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43例.主要采取半椎板切除、摘除髓核加侧隐窝扩大减压术.优良率94.6%.手术的关健是切除侧隐窝关节突内侧肥厚的黄韧带及椎体后缘骨赘,注意神经根管受压,要彻底减压.通过病史及手术所见,我们认为其发病是先有椎间盘突出,而后继发侧隐窝狭窄.故狭窄基本上是继发于椎间盘退变和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