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用超声方法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常见病。多数患者因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而演变为血栓后遗症(PIS),引起患肢浅静脉曲张、肿胀、疼痛和踝部营养障碍性病变,如皮炎、湿疹、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等。轻者活动受限,重者危害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少数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可因并发肺梗塞(PE)而致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 1年12月收治4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动脉腔内溶栓治疗,其中27例进行导管直接溶栓,6例导管直接溶栓前行血管内球囊扩张,7例导管直接溶栓后进行血管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溶栓前后均进行球囊扩张有3例.腔内溶栓治疗无效转而手术取栓13例.结果 30例(69.8%)患者血管再通及肢体保存,但其中1例因出血并发症死亡,发生脑梗死1例.8例(18.6%)截肢,均为移植物血栓形成.1例肢体坏死但未行截肢.4例溶栓无效但肢体未坏死而最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结论 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总体安全有效,可优先考虑,根据病情的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据统计,60岁以下发病率为2.5%,60~69岁为8.3%,≥70岁发病率为18.8%。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已成为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是临床上导致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sDVT)的疗效及总结单中心经验。方法 自2014年至2019年期间,所有在我院诊断为sDVT,并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并分析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名患者,其中男性11名,女性12名,平均年龄35.2±11.7岁。溶栓入路采用足背静脉者8例,采用腘静脉7例,采用对侧股静脉和股动脉者各1例,联合或者序贯采用足背静脉和腘静脉者有6例。辅助采用球囊扩张、支架者或者血栓清除者有6例。溶栓过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经过保守治疗后好转。溶栓后,分别有6例实现完全溶解,8例实现部分溶解,9例无明显缓解。其中,采用辅助策略的例患者均实现了完全溶解或者部分溶解。术后大腿和小腿的腿围分别减小2.8(2.4)cm(P=0.003)和3.8(2.9)cm(P=0.001)。结论 对于sDVT患者,溶栓治疗仍然有良好的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溶栓入路根据病变范围和溶栓效果灵活采用。辅助策略包括球囊、支架、AnjioJet血栓清除装置等,可能提高溶栓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尿激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2例已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溶栓导管直接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应用肝素、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配合适当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症状、彩超及深静脉造影等指标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32倒病人痊愈12例(37.5%),显效16例(50%),有效4例(12.5%)。结论:采取适当的临床护理是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疗效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单纯抗凝治疗比较,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LEDVT患者资料,其中20例接受单纯抗凝治疗(单纯抗凝治疗组);23例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术后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组)。测量两组治疗前、后患肢腿围,统计临床见效时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腿围均有缩小(P均〈0.05),溶栓治疗组患肢腿围缩小程度较单纯抗凝治疗组明显(P〈0.05);且溶栓治疗组患者临床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单纯抗凝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急性LEDVT患者,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溶栓治疗能明显缩短临床见效时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9.
消栓灵并罂粟碱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的临床观察王书桂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性疾病之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中深部静脉血栓疾病,在西方国家是常见的疾病,而在我国近年来此病也有增多之势。相当多的病例是由于对本病缺乏必要的检测方法和人们对本病缺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输精管结扎(男扎)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8例结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两组均给予临床保守治疗,实验组结合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方面也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对提高男扎后遗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血流障碍性疾病。它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严重的危及生命。如果血栓未发生脱落,没有及时治疗,DVT患者可产生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12.
小儿多发性下肢骨折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下肢骨折是指下肢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骨折。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因此,对患儿及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尤为重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科自1999年5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11例多发性下肢骨折患儿和家长进行了科学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3岁,平均年龄8.5岁。双下肢骨折4例,一侧下肢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骨折6例。入院时合并休克2例,祷疮2例,创口感染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5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及 3 0例本病后遗症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患者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动态观察其血浆CGRP水平。结果 急性组患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后 6h、1d、3d、7d及 14d血浆CGRP水平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P<0 .0 1) ,而 3 0例后遗症患者及 12例第二次治疗者 ,血浆CGRP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浆CGRP水平可初步反映溶栓治疗效果 ,并可作为了解疾病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6,采用患肢腘静脉入路置入溶栓导管)和对照组(n=46,健侧股静脉穿刺入路置入溶栓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分别为(79.05±6.69)%、(70.96±12.1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2.70±6.35)%、(55.33±18.48)%(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腘静脉入路置管CDT治疗下肢DVT疗效优于健侧股静脉入路置管,其静脉瓣膜损伤少,溶栓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合并下腔或下肢静脉血栓的布加综合征(BCS)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29例BCS,造影发现下腔静脉(IVC)肝段上方狭窄或闭塞,同时伴有IVC血栓形成,部分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腘静脉置管溶栓后,其中25例二期行血管腔内成形术。结果 18例血栓基本消失或明显缩小、管腔通畅,其中6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12例行球囊扩张加支架成形术;9例患者溶栓后陈旧性血栓范围仍然广泛,其中7例行腔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2例有明显出血倾向后停药,闭塞范围仍然广泛,无肺栓塞发生。25例随访2~62个月,平均31个月,21例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2例明显缓解后复发,2例未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84.0%。结论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BCS合并下腔或下肢静脉血栓的溶栓效果优于全身用药,溶栓后介入治疗微创,疗效好,可作为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家属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张丽梅 《护理学杂志》2005,20(15):58-59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COPD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周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第2周时,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同时段(均P<0.05)。结论对COPD患者和家属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笔者于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对200例住院骨科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性132例,女性68例;年龄10~82岁。其中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88例,骨盆骨折7例,胸腰椎骨折14例,其它骨折19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5例,高中45例,初中64例,小学及小学以下66例。职业:干部42例,工人68例,农民52例,其它38例。2.方法:自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共213例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2例行单纯激光腔内治疗(激光治疗组);101例行联合泡沫硬化剂、激光腔内消融及点式剥脱治疗(联合手术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切口感染、皮肤烧伤、淤血、局部硬结及皮肤溃疡)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术后1个月,联合手术组皮肤瘀斑发生率高于激光治疗组(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生活治疗改善明显优于激光治疗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曲张血管残留率明显低于激光治疗组(4.95%vs.32.14%,P0.05)。结论:联合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可行且能减少曲张血管残留、改善早期预后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