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质量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饮片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厂(场)只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关心质量的积极性,切实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才是中药饮片加工炮制质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首都医药》2005,12(3):i001-i001
为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犤2004犦514号文件要求,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积极完成认证程序、检查标准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于2005年1月1日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中药饮片GMP认证工作。2005年1月1日正式受理了北京双桥燕京中药饮片厂、北京晨益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认证申请,并于日前对其实施了现场检查。经检查,上述企业符合GMP要求,根据有关规定予以认证。至此,继2003年北京华邈、北京琪景中药饮片厂成为全国首批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试点企业之后,北京相继又有9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通过了中药饮…  相似文献   

3.
应用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中药饮片采用定量小包装,确保调剂质量.方法:根据医师习惯使用剂量,确定每种饮片所需的规格,由中药饮片厂代为加工,供调剂使用.结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明显提高,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调剂工作环境也大为改善.结论:采用定量小包装是确保中药饮片调剂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为宝 《安徽医药》2005,9(8):639-640
为切实加强中药饮片管理,提高其质量,确保皖西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们结合"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和"基层用药质量大检查"及日常监督抽验工作,对皖西基层医疗机构中中药饮片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根据北京市药监局开展中药质量专项检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启动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环节专项检查工作。根据北京市药监局中药质量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辖区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实际情况,药监开发区分局对实际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从外埠购进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企业,是否从合法渠道采购中药材、中  相似文献   

6.
刘小琼  钱利武  薛正莲 《药学研究》2021,40(10):687-689,700
目的 研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药品GMP符合性检查中发现的检查缺陷,探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以2020年82家次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符合性检查中存在的缺陷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缺陷项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发现的严重缺陷所占比例最高,饮片生产企业应牢固树立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切实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中药饮片质量符合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药饮片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有其独特的生产、流通过程.加强中药饮片在各环节的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与人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中药饮片自身价值的最终体现.医院中药房是这些环节中的最后一道关口,加强医院中药房的饮片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药房的饮片管理工作主要有采购、质量验收、贮藏的供应工作;有调剂、合理用药、煎药等直接的临床工作.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需要对上述各环节加强管理,严格考核,要做到工作有依据,考核有标准,检查有方法,控制有指标,这样才能保证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从中药房的日常工作来看,中药房的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采购、入库养护和调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首先要把好采购入库关,入库药品必须由药品质量监督小组严格验收,不符合手续和质量标准的饮片,决不能人库房.要严格控制库内的温湿度,做好通风、晾晒工作.  相似文献   

8.
核心提示:目前,部分省市已重新修订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检测要求进行检测,但以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条件,很难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完成中药饮片的检测.为此,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州分局局长刘术旺、北京人卫中药饮片厂厂长刘振启为饮片行业支招,实施中药饮片品种分配制、建立中药饮片集中检测中心、统一配送销售中心,以改变中药饮片行业状况.他们希望该建议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揭开假劣"中药饮片"的黑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婷  李玉衡  刘媛  高军 《首都医药》2005,12(13):16-21
近年来,中药饮片假冒伪劣现象时有发生,以劣充优、以旧代新、不依法加工炮制的现象屡见不鲜。2003年,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结果显示:中药材、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57.04%和59.10%;2004年上半年甘肃省药监局中药材(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率为55.4%……日前,记者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场中药饮片合格率总体上好于其他省市,合格率为80%。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季度药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药材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抽检样品的合格率平均为67.5%。中药饮片质量如此令人担忧,长此下去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究竟还能不能吃?中药饮片究竟存在着哪些质量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人卫饮片厂、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等饮片生产企业及相关医院。  相似文献   

10.
摘 要为全面理解中药饮片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相关标准,提高企业对中药饮片GMP的认识,逐步统一检查员的检查尺度,本文对2017年湖北省中药饮片检查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对GMP认证过程中缺陷项目进行分类描述,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企业和检查员理解GMP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运林  李艳霞  邵婷  王阳  韩加情  唐强  李晓哲 《中国药房》2007,18(27):2154-2155
目的: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方法:结合日常监管工作的实践经验,分析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几点建议。结果与结论:应继续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检查与抽验力度;加强供货方资质审查,规范购药渠道;加大药品监管与执法力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部门应各司其职,努力探索加强中药饮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一次检查中,药品监管人员在某村一居民院内发现一处无证加工中药饮片窝点.现场起获大量已经包装的中药饮片及未包装的中药材,价值约人民币31万元,同时收缴粉碎机等生产工具.经检查,在还未使用的中药饮片包装袋上,分别标示了多个合法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现场电脑中电子票据显示销售金额达98万元,涉及多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在场人员李某声称自己是员工,老板为孙某. 经调查,饮片包装袋上所标示生产企业均称未在该处设库(厂),员工中也无孙某、李某等人.现场发现的电子票据与企业使用的生产票据格式均不同,但却与涉及的部分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购进票据内容格式一致.  相似文献   

13.
高自飞 《中国药房》2012,(12):1142-1143
目的:对基层医院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走访调查,结合药房实际工作,分析导致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较低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有人为养护不到位、管理不完善、药渣入药、药材污染、炮制不当等。结论:严格出入库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揭露中药饮片造假现象.方法 收集近年来市场检查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并加以梳理、归纳.结果 中药饮片人为造假问题严重.造假手段花样层出不穷.结论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亟待解决,中药从业人员亟需提高对中药饮片造假现象的识别能力,管理部门应及时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相似文献   

15.
薛菊霞 《海峡药学》2013,(12):66-67
目的 揭露中药饮片造假现象.方法 收集近年来市场检查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并加以梳理、归纳.结果 中药饮片人为造假问题严重,造假手段花样层出不穷.结论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亟待解决,中药从业人员亟需提高对中药饮片造假现象的识别能力,管理部门应及时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相似文献   

16.
袁建龙  张江清  吴春敏  黄榕珍 《中国药事》2022,36(11):1222-1228
目的: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提出改进措施,为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监管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福建省开展的33家次中药饮片GMP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检查发现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检查缺陷项408项,其中主要缺陷29 项,一般缺陷379项,主要集中在机构与人员、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厂房设施与设备、确认与验证、文件管理等方面。结论:企业应从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检验能力、扎实开展自检等方面着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共性问题研究,运用智慧监管手段提升中药饮片监督检查效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饮片调配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5年1月至12月开具处方单(此阶段未运用PDCA循环方法,设为对照组)和2016年1月至12月开具处方单(此阶段运用PDCA循环方法,设为观察组)进行随机抽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中药处方审核正确率与饮片调配正确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药处方审核正确率为90.6%和95.1%,中药饮片调配正确率为91.8%和96.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中药饮片调配工作进行管理,能够控制调配差错,提高发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陕西省12种常见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评估其潜在风险。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金银花等12种中药饮片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耐热菌数及控制菌检查。结果中药饮片TAMC>104 cfu·g~(-1)的为70%(84/120),TYMC>102 cfu·g~(-1)的为65%(78/120),耐热菌数>102 cfu·g~(-1)的为49.2%(59/120),预培养处理有助于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检出,为75.0%(90/120),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33%,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7.5%。结论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卫生质量亟待提高,应建立合理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汤剂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它适应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需要,能迅速发挥药效、缓和药性,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历代医药学家均以汤剂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八十年代,国内部分中药饮片厂,如邯郸市中药饮片厂、铜川市中药颗粒饮片厂等,根据古代大量使用"煎散"的经验,将单味中药饮片粉碎成粗颗粒或粗粉,称之为"颗粒饮片",并进行了工艺与质量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层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为贯彻执行省、市局有关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活动的实施意见,我局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开展了中药饮片质量的专项检查。通过眼看、口尝、鼻闻、手摸等手段对中药饮片进行形状、色泽、质地、气味等方面的外观鉴别,发现中药饮片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抽样40批次中药饮片送聊城市药品检验所做法定检验,结果(以检验报告书为准)28批次不符合规定,不合格率为70%。现就造成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