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孤阴”与“独阳”,是阴阳失衡三大病理变化(阴阳偏胜、孤阴独阳、阴阳离决)中较严重而关键阶段,重于阴阳偏胜而轻于阴阳离决。如医治得法,可挽救病人于危难;若失治,则势必形成阴阳离  相似文献   

2.
“肾阴”与“肾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阴、肾阳,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正确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不仅对掌握肾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掌握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肾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笔者仅将与肾阴、肾阳有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归纳陈述如下。1肾...  相似文献   

3.
胡克武 《国医论坛》1998,13(5):42-42
李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因重视顾护脾胃,被称为补土派。他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法则,创立了补中益气汤等甘温除热方剂,治疗内伤热病。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中,使用了“阴火”一词来阐述内伤发热的机理。其防火之说曾引起争论,遭到许多医家的否定。通常水属明,火属阳;寒凉为阴,火热为阳。而将火归属明,的确让人有些费解,加之东垣有时将明火与相火、心火等混谈,就更让人不知所云。其实,笔者认为,东垣独具匠心地以“阴”饰“火”,有以下几个目的。1强调内伤外感为阳,内伤为明。金元时期,因战…  相似文献   

4.
“扶阳抑阴”与“益火消阴”是两种不同治法,然在古今医籍中常将二法概念混为一谈,屡见不鲜。笔者认为有必要予以澄清,遂索检方书,考究原委,试述区别辨析。一、扶阳抑阴的概念扶阳抑阴,是指阴寒极盛、阳气相对大衰所致阴寒实证的一种治法。所谓“扶阳”,就是以振奋肾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家围绕"扶阳抑阴"的学术观点,衍生出针锋相对的争辩,这为后学者带来不少的困惑。因此,"扶阳抑阴"的学术内涵亟待明确。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发现争辩双方"阴"、"阳"内涵不在同一层次。明晰"阴"、"阳"的层次与内涵,明确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扶阳抑阴"和看待历史上的各种争辩。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与当代“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明  张国霞 《吉林中医药》2011,(10):925-926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关注亚健康。"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传统医学的"治未病"理论通过辨证论治判断机体是否处于"亚健康",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对"亚健康"诊疗的指导作用,符合现代医疗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亚健康防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生活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很实在,我们把它称为显性世界。很多人、很多科学家或哲学家就在想: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有明就有暗,有阴就有阳,有正就有负。那么与之相对的就一定还有一个隐性世界存在或称负世界、暗物质。它在哪里呢?许多前哲先贤苦苦求索,但至今仍无满意答案。  相似文献   

8.
“卫气夜行于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卢曼 《河南中医》2002,22(3):5-6
卫气是营养各脏的源泉,是联系整体的纽带,卫气与五脏的整合,反映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此反映卫气夜行于阴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中医习称道泄或房事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四肢不温、少腹阵痛等病症为“夹阴伤寒”。陶华在《伤寒全生集·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第九》中说:“若脉沉.足冷,面赤、身热或燥,此盖夹阴伤寒也,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里散寒。”指出此症为“欲事劳伤,肾经虚损,复感寒邪”所致。但对此说,诸多学者持有异议。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肾虚非阴症》中说:“今之医者曰,有人入房之后,其复感冒风寒而发热者.谓之明症,不问见证若何,总用参。术、附、桂、姜、萸等温热峻补之药,此可称绝倒者也。”蒋宝素在《医略·伏邪》中说:“毋为夹阴…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眩晕从最初的“阴阳”辨证发展至“八纲”辨证,最终又由“八纲”辨证重新回归到“阴阳”辨证,充分契合了中医学认识疾病的规律。提纲挈领地用“阴阳”二分类法归纳其病理核心不但有利于全面把握和认识眩晕病,而且有利于从本质上分析眩晕发生的机理,对临床遣方用药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阳杀阴藏"出自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文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由于这段文字精简,文意颇丰,历来诸家对此的理解众说纷纭,然而其注解多是将"阳杀阴藏"放置在"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中去理解。笔者在跟随严石林教授学习中,发现严师从另一个角度对"阳杀阴藏"有独到的见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阳加于阴,谓之汗出自《素问.阴阳别论》其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汗为阴液,靠阳气的蒸腾与宣发,阳加于阴则汗出;二是脉来为阳,脉去为阴,阳加于阴即来者盛,去者衰,指脉象与汗出的关系。如张志聪注: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毛,若动数之阳脉加于尺部,是谓之汗。当知汗乃阳气之加于阴液,而脉亦阳脉加于阴部也。笔者临床根据阳加于阴谓之汗的理论,对前人所论之汗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试论张景岳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家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水火同源认为补阴必须补阳,补阳必须益阴,“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善治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善治阳者亦必于阳中求阴。”精辟地阐述了虚损证的治疗,对后世影响甚大,因此积极探索其临床意义,更有利于从古典中医治疗学中发掘和寻求合理、有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阴阳,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本文结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阳浮而阴弱《伤寒论》第十二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浙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对于“阳浮而阴弱”,成无已谓:“阳以候卫,阴以候荣。”成氏虽言阴阳是指脉,然未明确是指诊脉的部位及诊脉的手法。方有执认为:“关前阳”,“关后阴”。而程应旄说:“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五版《伤寒论讲义》则模棱两可地说:“阴阳指切脉的指力……。但从后句  相似文献   

16.
17.
对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句话,自古医家解释各异,笔者从医史、医理、语言等方面考证,这是"阳生则阴长,阳杀则阴藏"省略语,讲的是阴阳共同消长的特性,并指出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阴”“阳”在《伤寒论》中包含于44条原文中,其含义可总结为7大类,即部位之阴阳、生理之阴阳、病因之阴阳、病机之阴阳、证候之阴阳、脉诊之阴阳、六经之阴阳。通过对每一类含义具体条文的阐释来浅谈仲景的阴阳思想。  相似文献   

19.
小建中汤药物性味配伍与临床运用机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华阳 《中医药学刊》2005,23(5):904-905
小建中汤以生姜合桂枝,伍以大枣、白芍、甘草、饴糖。诸药共建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故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效。建中者,建其脾。由桂枝汤倍白芍加饴糖而成。酸以敛阴.阴收则阳归附,甘以润土。土润万物生,中气必自立,而谓建中。此汤寓发汗于不发汗之中,日小者,取名为小建中汤。其主要运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皖痛、腹痛、泄泻、呕吐、反胃、便血、水肿、痰饮等病证。  相似文献   

20.
中医病因之“寒”的概念分类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自《内经》以降的代表性著作中寒邪致病的相关内容,对其中病因之寒的致病性质、产生条件与致病特点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论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