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可经母婴传播感染胎儿,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乙肝高发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乙肝发生的关键.作者探讨了妊娠晚期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经母体对胎儿进行被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为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高发区,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149/6以上,乙肝携带者达1.2亿余人,并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宫内传染、产时传播及产后传播是母婴传播的3种途径,是新生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于2004年3月起采用产前孕妇被动免疫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产后婴儿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乙肝传播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可经母婴传播感染胎儿,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乙肝高发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阻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乙肝发生的关键。作者探讨了妊娠晚期孕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经母体对胎儿进行被动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62-62,66
目的:探讨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188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怀孕28周起开始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隔1个月注射1次,共3次。对照组产前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观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及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率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5例,感染率为5.3%;对照组94例,新生儿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45例,感染率为47.8%;治疗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70例(74.46%);对照组94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抗-HBs检出2例(2.12%)。结论: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蛋白被动免疫方式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加强产时、产后新生儿主被动免疫,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了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方式,也是乙肝高流行区大量HBsAg携带者存在的重要原因。乙肝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Schweitzer报道美国围产期母婴传播率为15.8%,Okata报道日本高达72.7%,Stevens报道台湾省为32.8%,  相似文献   

6.
李允亮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150-15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区,其感染率达10%以上。我国HBV感染方式主要是母婴传播,而宫内感染是导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1]。因此,切断该途径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对HBsAg阳性的母亲在妊娠期接受被动免疫,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后婴儿HBV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接受免疫阻断措施后HBV垂直传播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15%,母婴垂直传播占30%,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自新生儿普及接种乙肝疫苗以来,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已经明显下降,但对于发生宫内感染的胎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无效,且极易成为慢性HBV携带者。为预防围生期胎儿宫内感染,提高新生儿的免疫成功率,我院自2001年3月起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产前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多次被动免疫治疗,以探讨婴儿感染及乳汁带乙肝病毒情况。  相似文献   

8.
蒋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251-251
我国是乙肝大国,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10%,其中半数是由母婴垂直传播,采取有效的免疫措施就可降低HBV婴儿感染率。笔者通过6年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结论是乙肝标志物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孕妇及婴儿进行母婴联合免疫可降低HBV婴儿感染。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流行区,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6.4%。乙肝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献报告 HBsAg 携带的母亲产的婴儿6个月以内约30~70%可出现HBsAg 血症,且大部份为长期携带。国内外应用 HBsAg 灭活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已取得初步成功,但在广西尚未见报告。现将我们进行的一次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仍是威胁人们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HBsAg携带者中大约有1/3~1/2是经母婴传播造成,其中约有5%~15%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V感染的发生最大可能是经宫内传播造成。国内外资料报道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宫内感染率高达13%~44%。活产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为10%~16%。宫内感染HBV是导致生后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主要原因。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效果为70%~90%。现就国内外有关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有关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据估计乙肝母婴传播率为40~50%。目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抗 HBs 的 PHA 滴度1:10,000以上)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约71%。本文报道用中效价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2年效果达7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定时即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自孕28周起3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HBsAg(+)孕妇79例(A组)及未注射的41例HBsAg(+)孕妇(B组),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及其新生儿血HBsAg.HBV-DNA。结果A纽新生儿血HBsAg、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可经性接触、吸毒、器官移植、母婴间和输血等途径传播。母婴间的AIDS传播率为25%~30%,而感染HIV的血液其传播率高达90%。所以国内外一直将献血员作为HIV监测的重要高危人群。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情况以及对HBsAg阳性孕妇实施孕期被动免疫对新生儿乙肝免疫及感染的影响,为制定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来院生产的HBsAg阳性孕妇,以孕期接受被动免疫的68例孕妇为观察组,以孕期未接受被动免疫的125例孕妇为对照组。观察组自孕20周起,每4周肌肉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次,如孕妇为乙肝“大三阳”,则注射量加倍,直到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在乙肝免疫及感染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24h时的HBsAg阳性率、抗体保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HBsAg阳性率较高,但孕期接受被动免疫治疗,可以减少阳性率并增加抗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15.
金生  任红 《肝博士》2005,(3):11-15
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300O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现行的免疫措施用于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时,仍有免疫失败发生。以前我们就乙肝母婴传播问题访问过一些相关专家,但仍有读者询问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约有1.2亿,而孕妇乙肝病毒携带者阳性率高达10%左右,南方比北方发生率高。母婴传播是形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国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约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传播。宫内感染率约13%~44%,主要是通过受损的胎盘屏障或通透性改变的母血渗漏而导致;产时传播约占40%~60%,主要是通过母血、阴道分泌物及羊水传播;产后可通过母婴接触、唾液及母乳水平传播HBV病毒。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者约20亿,其中慢性携带者约3.5亿。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HBsAg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高达90%。且感染时年龄越小,变成慢性携带者的概率越高。乙肝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何阻断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情况调查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乙肝病毒 (HBv)传播途径复杂。HBv从无症状携带HBsAg母亲传播给婴儿 ,使婴儿感染HBv被好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所证实。孕妇HBsAg和HBeAg阳性者所生婴儿 1岁时 90 %~10 0 %已受感染。因此 ,干预HBv母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措施。目前由于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 ,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变为可能。现将我们于 1992~ 2 0 0 0年对我市孕妇产前进行HBsAg筛查情况及采取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措施 ,其结果情况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统计,全球已有20多亿人经历了乙肝病毒(HBV)感染,其中有3.5亿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占1.2亿)。每年全世界有100万~500万的病人死于急性或慢性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谒和肝癌。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血液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而母婴垂直传播约占感染人数的一半以上。所谓母婴垂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在子女的生命早期即胎儿期、分娩过程中和产后新生儿期将自身的HBV传染给子女。受其感染的子女,约85%以上都会成为慢性HBV携带者,进入成年期一直带着病毒而不发病或步入乙肝“三步曲”——肝炎、  相似文献   

20.
苏晓霞  郭艳巍  刘新伟 《医学争鸣》2005,26(13):F003-F003
0引言 乙肝病毒(HBV)可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在实行免疫预防程序后,婴儿通过产程和产后感染HBV的途径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HBV宫内感染难以阻断[1],是形成慢性乙肝的主要途径和原因. 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及预防HBV相关肝病的关键[2]. 寻找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措施已成为世界上控制乃至消灭乙肝的关键课题. 我们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mmunoglobulin,HBIG)联合乙肝疫苗(Hbvac)治疗,有效地阻断HBV宫内传播,同时对应用联合免疫的产妇母婴喂养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