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22例无明显腹胀的空回肠闭锁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患儿术后常规全静脉营养5—7天,术后5天开始经口喂养并逐渐增加喂哺量;At后随访6个月,仅1例小肠长度约70cm患儿因腹泻、体重不增而再次行肠外及肠内营养治疗,余21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通过对肠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新生儿术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围手术期应用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7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 36例于手术前 7d(手术当天停用 )至术后恢复进食期间实施肠外营养支持 ,对照组 36例未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肠外营养组 (11% )低于对照组 (2 5 % ) ;手术后血浆白蛋白值 :肠外营养组为 (35 46± 3 93)g/L ,对照组为 (30 0 7± 5 31)g/L ,两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可减少血浆白蛋白丢失 ,并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2例临床小肠移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效的总结,探讨小肠移植中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方法 对2例小肠移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术前采用肠外营养(PN)辅助肠内营养(EN)的营养支持方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术后采用先给予全肠外营养(TPN),接着PN+EN,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的营养支持方案.观察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改善及术后小肠吸收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体重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2例患者术前行营养支持治疗后体重均有所增加,营养状况改善,顺利进行手术;术后2例患者小肠吸收功能恢复良好,均从TPN顺利过渡到TEN,时间分别是术后20和24 d.结论 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是小肠移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给予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进行辅助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肝功能、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等指标,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和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后第1天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好转,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但是观察组在第7天CD4、CD8水平回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术后出血、2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裂开、3例静脉导管感染,并发症率为26.0%,对照组:5例术后出血、3例肺部感染、6例切口裂开、5例静脉导管感染,并发症率为38.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转归作用良好,不仅能改善患者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4例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例及38例胃肠吻合口瘘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4例分别采取肠内及肠外营养进行术前营养支持的病例中,血清血蛋白水平变化存在差异,而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38例胃肠吻合口瘘的患者中二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愈后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中,条件许可时及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6.
陈希容 《重庆医学》2007,36(15):1478-1478,1480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对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普外科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500人,营养风险评分3分有248人,其中行肠外营养支持180人;营养风险评分≥3分有252人,其中行肠外营养支持200人,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252例存在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肠外营养的200人中,出现并发症有5人,占其2.5%,未接受肠外营养的52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0例,占其38.5%。在248例不存在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肠外营养的180人中,出现并发症5例,占其2.78%,未接受肠外营养的6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有2例,占其2.9%。结论: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有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无营养风险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旋转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治疗10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术前加强营养,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预防并发症,给予合理喂养。结果:10例患儿治愈,随访1年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积极有效预防并发症,是新生儿旋转不良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本院1995年5月至20014年1月收治的腹部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60例,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进行分析。结果:60例新生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治愈58例,死亡2例(3.3%),并发症4例(6%)。结论: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根据新生儿的病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使患儿能够迅速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科会诊并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31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肠外营养支持,监测营养治疗前、术后3天、术后7天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数值,并观察伤口愈合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无合并感染及术后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较营养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合理的糖尿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控翩血糖,减轻代谢紊乱,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在腹部外科周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4例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腹部外科手术病例及38例胃肠吻合口瘘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64例分别采取肠内及肠外营养进行术前营养支持的病例中,血浆血蛋白水平变化存在差异,而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在38例胃肠吻合口瘘的患者中二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愈后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中,条件许可时及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围手术期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4年来48例新生儿围手术期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介绍胃肠外静脉营养混合液(PN)的组成和应用原则。方法 对48例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围手术期经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进行总结,包括(PN)组成成份、配制程度、应用方法、监测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应用(PN)均在5天以上,最长14天。治愈40例,好转6例,放弃2例,无死亡。治疗前后体重、淋巴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明显升高(P〈0.0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38例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蛋白、营养支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低,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蛋白增加明显,加快了机体康复。结论 胃肠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各脏器的储备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手术康复。  相似文献   

14.
危重新生儿常见疾病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及需要早期手术干预的先天畸形等.目前,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名患儿生后早期即需住院治疗,其中绝大多数无法正常喂养,需要接受营养支持.因此,建立危重新生儿营养支持规范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自1985年起,围绕新生儿临床营养支持,进行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包括:①分析我国新生儿血清氨基酸代谢特点,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小儿专用型静脉氨基酸制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②通过静息能量代谢测定发现正常新生儿能量消耗值低于公式预计值,据此在国内外首次提出60~80 kcal/(kg·d)这一新生儿肠外营养能量推荐量(较传统值降低30%),并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有效验证;③临床推广并培训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率先开展经空肠穿刺造口术和经皮内镜胃造口术,完善肠内与肠外营养输注的新途径;④发现氧化应激线粒体凋亡途径是肠外营养相关肝损害的重要作用机制,并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个层面证实谷氨酰胺对肠外营养相关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课题组还成功实施了新生儿短肠综合征的肠康复治疗,目前已成功救治来自全国各地共46例患儿,其中1例患儿剩余小肠仅25cm.2005年和2010年,课题组依据循证医学原理,分别制定了《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和《中国儿科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为国内儿科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提高了临床营养的实践水平.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78例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的患者,给予明确的诊断后行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激素应用等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8例患者77例治愈,仅1例行再次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98.7%。结论腹部手术后经常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通过合理的综合保守治疗可以解除早期炎性肠梗阻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过程,完成疾病治疗获得康复。  相似文献   

16.
营养支持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对15例胃癌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了以肠外营养为主的阶段性营养支持的组合方法,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得到改善,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费用。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时机及其作用。方法 将2001年6月到2003年6月收治的88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8)和肠外营养组(n=40),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肝功酶谱、并发症、营养支持费用情况,了解肠内营养实施时机。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均可较好维持,肠内营养组对肝功能无影响,较肠外营养组并发症明显减少,且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有益且可尽早实施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嵌顿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手法复位成功,14例手术治疗,6例肠切除,肠造瘘二次关闭瘘孔1例.术后4例有并发症,因中毒性休克和全身脏器功能衰竭(MOF)死亡1例.手术治愈率92.85%,并发症率28.5%,死亡率7.15%.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防止中毒性休克及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救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腹部外科危重患者,实施阶段性、合理性个体化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97例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病理阶段、代谢特征、应激状况依次实施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个体化治疗中可循环式再转入PN。结果 营养支持时间5-65天,全组患者顺利渡过应激期,应激期后病程期间恢复顺利。结论 建立营养支持对腹部外科危重患者的阶段性、合理性个体化应用模式,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姚远  万进  麦韵屏 《广东医学》2003,24(5):520-521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合并多脏器病变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胃癌并多脏器病变患者142例的临床资料,术前做好相应的内科有效治疗同时,积极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使其调整到满意状态下再行个性化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监护,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42例中117例可行相应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2.4%,并发症发生率为18.3%,手术病死率为3.5%。结论:高龄胃癌并多脏器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营养支持至关重要,手术方式应强调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